《市场原理》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
(2013-07-19 09:13:22)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可以感受到,物价随时都在变化,但是这种变动总有规律可循,即涨后必跌,跌后必涨,围绕着某中位线上下波动。
是什么力量使物价总是朝着与上次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或者说,什么力量使物价总是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
是市场价格必须等于生产价格这个规律,但是在市场经济中,该规律只能通过市场来实现,因此它呈现出一种强制性的的力量,只要市场价格偏离生产价格,它就迫使市场价格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也正是因为市场价格总是呈现上下波动,才使得我们发现:调节市场价格的是生产价格。
仔细分析市场价格必须等于生产价格这句话的含义,就会发现,它是“价值规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价值规律”告诉我们,价值由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可是价值通过什么来表现呢?它在市场上的价格,只有某商品价格受到市场的认可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它的价值量如此,我们介绍过,生产价格是价值的一种变体,对中等条件生产的商品来说,生产价格和价值就是一回事,所以,市场价格必须等于生产价格的含义就是:市场只承认生产商品所必须花费的时间,反过来,生产该商品必须花费的时间,市场必须接受。除非该商品丧失其使用价值。
价值由包含于商品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是劳动条件不同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而同类商品具有多种个别价值,而市场上的某种商品只能有一个价值,此为市场价值,它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即为市场价格。究竟哪种个别价值会为成为市场价值,取决于彼此的竞争,一旦某个别价值成为市场价值,它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假定我们处在某一社区,该处的生产与消费处于最自然状态,市场没有任何外来干扰,我们现在来分析某商品的个别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生产者因为其所具备的生产条件不同,可大致分为优等条件,中等条件,劣等条件。生产条件的不同,必然导致生产效率的不同,同样的劳动时间,优等条件的生产者比中劣条件的生产者,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反过来说就是,同样数量的商品,优等条件的生产者花费的时间,比中劣等条件的生产者所花费的要少。因而,在优,中,劣等条件下生产出的单个商品的个别价值分别为,小,中,大。
在上面三种个别价值中,哪种会成为市场价值呢,这取决于它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
如果中等条件企业生产的商品数量,占据市场份额的绝大多数,一旦中断该类企业生产,会极大影响市场的供给,那么中等条件企业的商品价值,就会成为市场价值,优劣企业生产的商品,就必须按照中等价值出售,这时,优等企业就会受益,劣等企业就会受损,因为它从市场换回的价值,少于它付出的价值。
同样原理,如果优等企业的商品占据市场绝大多数,它所生产的商品量就是市场所必须的,那么它的价值就是市场价值,这时候,中等企业就会受损,劣等企业可能会破产。
反之,如果劣等企业的产量占据绝大多数,中,优等企业都会受益,劣等企业也不吃亏。
可见,决定市场价值的因素,取决于个别价值在社会总价值中的份额,也就是取决于不同条件下生产的商品量在市场上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