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腐斗争策略之一    犯罪心理

(2013-01-29 13:31:27)

曾经有位做律师的朋友,向我介绍了一个基本的法律常识:假如犯罪人在作案现场被捕,他会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就是说,犯罪人这时候不会说谎,因此,一旦抓获罪犯之后,首要的工作就是立刻录口供,该口供是法庭判决的基本依据之一。犯罪分子如果企图日后翻供,希望是微乎其微的。

类似的现象在我们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比如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作弊,一旦被监考老师发现,他只可能张口结舌,惊慌失措,绝不会狡辩。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不论是罪犯,或者这个作弊的学生,在作案或作弊的时候,已经在内心深处给自己定了罪,。所以,他们尽管有可能逃过人们的耳目,但是逃不过犯罪带来的羞耻感,因此,犯罪是需要勇气的,他们在作案或作弊的过程中,必然也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犯罪成功所带来的利益,和犯罪本身产生的羞耻感,使他们左右为难,这时候,外来的力量就显得至关重要,一旦被抓获,道德的力量必然占据上风,在这时候,他们的心理防线就会彻底崩溃,完全丧失了继续说谎的勇气,所以在被捕现场,他们不会说谎。

如果当场不作处理,那么第二天,他们就会编出无数个理由来解释或否认自己的行为,因为经过一晚上的修整,他们的心理防线得以巩固,他又有足够的勇气来狡辩。

腐败作为一种犯罪行为,不可能不给腐败分子带来做贼的心虚感,因此,腐败分子在行不法行为的同时,也逃不过他们内心深处良心的审判,正如一个窃贼准备伸手的时候,假如有人当头棒喝,他们会立即止手。一个决定行腐败的官员,在把手伸向金钱的一刻,如果有某种外在的力量激发他的良心,他也会停手的。

任何惯贼都是从新手开始的,如果第一次成功,他的心理防线就会加固一些,羞耻感会被成功的喜悦代替,他的胆子也就会越来越大。同样,任何腐败份子也都有第一次,一朝得手,后患不止,最困难的则是跨出腐败的第一步。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反腐败最有力的措施,不在于对腐败份子的打击力度,而在于防之于未然,即是说,使掌权者无腐败的思想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