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的国家体制形成中,英格兰最早发展出议会制,议会后来成为约束王权的一种力量。但是到了17世纪,西欧普遍呈现王权增长的趋向,英格兰也不例外。
在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议会的独立性比以前小得多,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
,继承王位的是她的表兄弟詹姆斯六世,可是詹姆斯六世同时又是苏格兰的国王。
詹姆斯希望进一步扩大王权,要求征收更多的税,按照惯例,这需要得到议会的批准,可是詹姆斯将议会解散。同时直接干预商业活动,这违背了英国人想尊崇的商业自由原则。宗教方面,詹姆斯极力维护主教制,而清教徒恰好最激烈的反对主教制,他们在议会的下院居多数。
詹姆斯去世后,其子查理一世即位,他依然推行其父的扩大王权政策。因而在革命爆发之前的几十年间,国王与议会和全国臣民的矛盾非常尖锐。
使矛盾激化为内战的导火索是苏格兰起义,1634年,苏格兰爆发反对英格兰的起义,
查理需要更队的资金招募军队,只好召开议会要求得到支持,但是下院的清教徒领袖趁机决定将政府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仅处决了国王的首席大臣,废除了国王的特权法庭和早就被人们反对的船税,还通过了国王无权解散议会的法律。国王与议会对权力的争夺终于到了以武力解决的程度。
战争于1642年开始,终于1649年,站在国王一边的是显要的贵族和大地主,拥护议会的是小土地持有者,商人和手工业主,他们大都是清教徒
,国王最后战败,在清教徒领袖柯伦威尔的坚持下,查理一世被斩首,世袭的上议院被解散,英国成为共和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