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铸币

(2011-01-01 14:31:44)
标签:

财经

黄金作为货币,在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时,会遇到两个困难,成份和重量。

黄金的成份不同,意味着开采的难易不同,对于同样重量的黄金而言,意味着所需的劳动时间不同。因而价值不同。

重量的不同,也同样意味着价值量的不同。

这就使对黄金的化验和称重的工作成为必要,最终结果是铸币制度的出现。

所谓铸币,就是按照统一的重量和尺寸标准,把用于流通的黄金铸造成标准的钱币。,一方面保证成色相同,另一方面保证重量相同。

所有的铸币表面还会加盖官印,这种官印实际就是一种保证或者承诺,用以增强公众对于使用标铸币的信心,我们在硬币表面上,还能看到这些官印。

一般来说,铸币都是由国家来制造,因为国家提供的保证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但是,由于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磨损,因而会出现铸币的名义重量和实际重量的分离。

我们已经知道,英国的货币1镑就是真实的1磅白银。可是使用多年之后,它的重量不到1磅了。

这时候,它的名义重量是1磅,可实际重量却不到1磅,就是说,这块名义是1磅的白银,其实只是1磅白银的符号,可是还能够继续流通。

这说明,铸币是能够用符号代替。

所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君主,都利用铸币的符号性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例如,向臣民借款时,收到的白银重量为100万磅,在还款的时候,有意减低铸币的重量,使之只有原来的90%。可是在铸币上,仍然打上“1镑”的数字符号。

归还的100万英镑的铸币重量。其实只有90万磅,君王独吞了10万磅白银。

如果铸币的重量和成色有所改变,那么商品的价格也会随之变化。

假如一块重量10磅的白银,用成色和重量十足的英镑购买,价格必然是10英镑。

因为10英镑的实际重量就是10磅。

如果用重量9折的英镑购买,虽然它的货币名称还是“镑”,可是价格却为11英镑。

因为这时候,11英镑的实际重量才等于10磅。

铸币在发挥流通手段的时候,它可以只是货币的符号,就是说,重量不足也可使用,人们愿意接受它。

但是在购买的那一刻,它仍然被当做货币,就是说,人们不承认它的名义重量,而看它的实际重量。因为它是以金属的形象出现,所以人们不再把它看成符号,而认为它是真实的货币。

即使刚出炉的铸币,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磨损,名义重量和实际重量会发生分离。所以即使社会生产稳定,商品价格依然会看涨。

如果用纸币代替铸币,纸币的发行量又和需要的铸币量相等。那么,人们始终认为它是货币符号。商品价格会按照纸币的名义价值计算。

现在我们的结论是,假如国家真能严格按照货币流通规则发行纸币,纸币给市场带来的稳定性要优于金属货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货币名称
后一篇:货币数量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