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货币名称

(2010-12-31 13:49:20)
标签:

财经

一旦黄金成为货币,它就充当了价值尺度,我们在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时,会先把它们想象成一堆堆得黄金。价值量在人们的观念里,从劳动时间的长短变成黄金的多少。当我们说,劳动时间长短的时候,是谈论价值,我们讨论黄金量的多少时,价值转变为价格。

紧接下来的,就是计量这些黄金量。也就是计算价格的多少。

于是需要一种计量单位。这就是黄金的重量单位,如果我们说以盎司金为单位,那就是说,我们要衡量别的商品价格等于多少盎司的黄金。

“盎司”就成了价格标准,因此,货币金属的重量名称也就是货币名称。

但是,重量名称成为货币名称,只限于金属货币。古代世界的人用牲口做货币时,货币名称以“头”来表示。

历史上由于某种原因,货币的名称逐渐和重量名称发生了分离。

例如在欧洲,磅和盎司都为重量名称, 1磅=12盎司。

可是货币名称里,1镑=100 便士,1镑是指1磅重的白银,便士却不是重量名称。

磅是重量单位,镑是货币名称,在这里,货币名称和重量名称是统一的。

可是盎司只为重量名称,便士只为货币名称,在“便士”这个名称上,我们再也看不到重量的痕迹。

12盎司=1磅,1镑又是1磅重的白银,1镑=100 便士,如果我们说,商品值100便士,其实是说,它值12盎司的白银,或则说,值1磅重的白银。

可是,一旦我们习惯了货币名称之后,就再也想不到,原来价格是指一定重量的贵金属,所以在人们的观念中,价格仿佛是一种虚幻的数字。

我们再举个例子。

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因银本位,即用银做为货币。

那时候的货币名称是“两”,它也是银的重量名称。在电影《甲午风云》里,我们可以看到方伯谦因谎报军功,被赏银千两,朝廷官员当面用天平秤足银两。

可是到了民国时期,实行“改元废两”的货币改革,人们不再使用银两,改用银元。

其实银元仍然是用十足的银铸造,重七钱二分,但是,人们不再用“两”这个名称计算,改用“块”,比如说,“2块大洋”,“大洋”是民间对银元的俗称。

“2块大洋”的本意是2个重七钱二分的白银,可是在“块“这个名称里,根本看不出重量的含义。

货币名称“元”的起源大概也类似,因为银元形状呈圆形。

所以,现在人们谈论商品价格的时候,很少人知道“块”或则“元”表达什么意思。

其实,那是指一定重量的白银。

正因为贵金属的重量名称和货币名称发生分离,使人们对价格的理解发生了混乱,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争论不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价值尺度
后一篇:铸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