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差地租的形成
(2010-12-22 13:57:08)
标签:
财经 |
我们在上文《土地价格》里知道,土地价格原来是地租的资本化,它等于地租除以年利率。
既然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之一是地租,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讨论地租是怎样形成的。
地租根据出现的原因不同,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
级差地租是由粮食价格,土地的肥沃程度决定。
我们先建立一个模型,假设某国的耕地根据肥沃程度分为优等地,较优地,中等地,劣等地,每种等级的地只有1亩。
对于耕作者来说,土地的肥沃有什么意义呢?
土地越肥沃,意味着要得到相同的粮食产量,需要花费的肥料就越少,也就是说,在不变资本方面的开销就越少——因为肥料就是生产资料,所以是不变资本。
我们可以假定,种植同样面积的土地,需要的劳动力相同,就是说,在雇请农业工人话费的不变资本相同。
我们就可以建立以下资本有机构成模式
优等地
较优地
中等地
劣等地
假设一般利润率率为 20%, 我们可以计算出上述土地产品的平均利润
优等地 80 × 20 % ==16
中等地120 × 20 % ==24
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和平均利润的总和。所以4种土地产品的生产价格如下
优等地80 +
16
较优地100 +
20
中等地120 +
24
劣等地140 +
28
就是说,如果各种土地产的粮食按照上述的价格出售,那么各都能得到自己的平均利润。
我们知道,市场价格是由生产价格决定的,既然出现了4种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究竟按照哪一种价格出售呢?
答案是,根据粮食市场的供需状况而定。
假设现在粮食紧缺,必须耕种劣等地,但是耕作者不会因为这种需要就开垦劣等地的。
他要等到市场价格涨到劣等地生产价格,即168,因为这个价格才能使他获得平均利润。
其余各地也都会按照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出售,因为这时候。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就是市场价格。
其余土地产品就会得到超额利润。也就是地租
优等地的地租 168— 96 ==72
较优地的地租168— 120==48
中等地的地租 168—144 ==24
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就是市场价格,所以只能得到平均利润,不会提供地租。
地租总额为:72 + 48 + 24 == 144
如果市场的粮食逐渐充足,即使不耕种劣等地也能满足需要,劣等地就会退出耕种,市场价格由中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中等地这时候只能得到平均利润,优等地和较优地才提供地租,地租总额必然会减少。
优等地的地租144— 96 ==48
较优地的地租144—120 ==24
地租总额为48 +
24
如果市场价格由较优地的生产价格决定,那么只有中等地和劣等地都会退出耕种,只有优等地提供地租 120— 96 ==24
如果市场价格由优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就不提供任何地租。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降低,地租总额会越来越低,反之,则地租越来越高,至于地租究竟落在地主的手里还是耕作者的手里,对我们的分析无关紧要。
我们要理解,只要存在土地肥沃程度不均的情况,就会存在这种地租。
这就是相对地租。
上述模式是假设,土地先从劣等地开始耕种的。
如果我们假定,土地耕种先从优等地开始,即市场价格先由优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关于地租规律的结论还是不会变,即粮食价格越贵,地租就越高。
在本模式中,假定了各等级土地的份额都一样,但是,一国之内,不同等级的土地面积必然不可能相等,所以实际情况还要复杂得多。
比如有些国家,优等地占据绝大多数,而有些国家,中等地占多数,但是这并不会改变级差地租的性质,只要存在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就会出现级差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