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和利润

标签:
杂谈 |
生息资本的运动特点是,货币资本家把货币让渡给产业资本家,过一段时间后,产业资本家把增多的货币额还给货币资本家。也就是说,借入方连本带利还给借出方。
我们要问,第一,利息是从哪里来的。第二,货币资本家凭什么获得利息。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利息是产业资本家支付的 。
但是,产业资本家为什么能够支付这笔利息呢?
只要我们考察产业资本家的行为,就会发现,原来产业资本家是用这笔借来的货币执行产业资本的职能。
就是说,产业资本家用借来的货币去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吮吸了工人的无酬劳动,生产出了利润。
假如借来的资本额是100,一般利润率是20%,那么最后出售后实现的平均利润就是20。
产业资本家把数额为20的利润分割为两部份,例如给自己留下15,给货币资本家5。当然他也要把100的本金一同奉还。
产业资本家留给自己的15,我们称为企业主收入。
产业资本家支付给货币资本家的5,就是利息。
现在我们很清楚利息的来源了。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份,是产业资本家给货币资本家的供奉。
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产业资本家要支付这部份利息。
货币留在货币资本家的口袋里,能否增值?
不行,因为增值来源于工人的无酬劳动,如果货币不转化为产业资本,也就是不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就无法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
但是问题在于,产业资本家手中没有货币,可是一切生产要素都需要用货币购买。
货币在哪里呢?
——在货币资本家的手里。
现实情况就是如此简单,货币资本家并不想劳神当产业资本家,可是他拥有货币。
产业资本家想剥削工人,可是没有货币。
于是产业资本家只好借用货币资本家的货币,但是,作为条件,他必须支付一定的利息。
我们再来深入分析利息的性质。
产业资本能产生利润,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它吮吸了工人的剩余劳动。只要货币是作为产业资本发挥职能,就一定会产生利润。
可是生息资本是不是一定能生出利息?
仔细想想,如果货币只是留在货币资本家的口袋里,能不能生息?
不能,它如果要生息,就必须借给产业资本家。
这就是说,并不是因为它是生息资本,就会生息。
而是说,因为它被借贷给产业资本家,所以成为生息资本,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它才可能获得利息。
也正是这个原因,货币资本家在贷款给产业资本家的时候,对产业资本家的经营情况特别关心,因为只有在产业资本家获得利润的前提下,他的利息才有保证。
我们再想想,既然利息是利润的一部份,而货币资本家在生产利润的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劳动。
他凭什么获得利息?
因为他把货币借给产业资本家了,所以有权获得利息作为回报。
如果产业资本家拒绝支付利息,他就可以拒绝借出货币,而货币是产业资本家需要的。
所以货币资本家没有参与生产活动,他能得到利息,是因为他是货币的主人。
就是说,他能够获得利息,是因为他对货币的所有权,或则说垄断权。
我们再继续询问:垄断权能否产生利润,或则说,产生新价值?
如果垄断权能产生新的价值,那么请问,
货币留在资本家的口袋里时,资本家是否还对货币拥有垄断权?
毫无疑问,他还是自己货币的主人,对自己的货币拥有垄断权。
如果垄断权能够产生新价值,那为什么资本家口袋里的货币量不自行增加呢?因为这些货币永远被资本家垄断着。
为什么这些垄断权只有在货币被借出的时候,才能够获得利息?
所有这一切,都只能说明,利息只能来源于产业资本家的利润,是货币资本家利用对货币的所有权,分割走的部份利润。
许多庸俗经济学家在解释利息来源地时候,总是说,对货币的所有权能够产生新的价值,我们只消问他们一句,你们对自己的货币有无所有权?如果有所有权,你的货币额为什么不增长?
最后要问,产业资本家能否拒绝支付利息呢?
不能,因为货币的借贷是通过订立契约来完成的,而契约受国家的法律保护。就是说,由于国家对私有产的保护,承认个人对社会财产的所有权,货币才有可能成为生息资本。
一旦借贷行为通过契约的方式发生,货币资本家也就不关心产业资本家的经营情况,因为国家权力能够保证他的货币发挥生息资本的职能。
现在我们明白利润和利息的关系了。
在以前的讨论中,利润全部归产业资本家所有,因为产业资本家用自己的货币资本经营。但是在现代社会里,产业资本家要依靠货币资本家的支持才能执行职能。
所以,产业资本家榨取的利润。从此分割为两部份,1,利息——归货币资本家。2,企业主收入——留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