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敬华:你能动静自如吗?我说太难啦!

标签:
教育情感 |
动静自如,谈何容易!

今日读到道德经中的 “躁胜寒,静胜热” 这句,这是一个简单不能再简单的道理。意思是说当你感觉到寒冷的时候,那就行动起来,摆脱静的,没有活力的情境,那么你就会战胜寒冷;当你感觉很热的时候,那么你内心平静下来,那么即使外界再热,你保持内心清净的心态,就能让自己慢慢减缓热的感觉,也是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在寒冷时行动起来,其实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是比较难的。一个人感觉到寒冷可是从两方面来展现。
一方面是指外界环境的寒冷,这种外界赐予人类的感受,对于人类本身而言,总是能本能的出现条件反射,刺激我们去动起来。比如,遇到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在车站等车,人们会很自觉地搓手跺脚,动起来以增加自己的热量,这样行动几乎没啥难度,甚至连一些动物都有这样的行为举止。
另一方面则是指当人在内心感受到寒冷时,当一个人心寒的时候,往往做法就是静止下去了,甚至有时候会放弃生的希望,走向死亡。很多的例子带给我们启示。比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孩子,在受到老师批评或者家长批评后,内心“寒冷”到一定程度,当这个寒冷超过了他自身承受的程度时,根本指望不上他能自己“动”起来,达到刺激他的目的,结果会把他推向悬崖边上,让他失去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根稻草,后果是很严重的。
这就意味着,当老师的我们一定不能让学生心里感受到寒冷,尤其是超过学生心里承受的“寒冷”这个界限。我们需要就事论事,事后不要穷追究,以免超过学生的度,那么结果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其实很多事情真的没有必要,让学生内心一直处于“漫长寒冷”的冬季。
“静胜热”,这个境界那就更是难了。“热”对于我们而言我认为也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指外界环境造就的,当周围的热量上升的时候,很少有一些人能真正做到“心静自然凉”的,往往这个时候人反而会越来越躁动起来,哪里还能静下心来,享受这外界环境的热呢?估计大部分人会第一时间选择去凉快的区域(空调屋),这是大部分人的生存需求。另一方面指的是内心的燥热,之所以内心能燥热,肯定内心得不到平静,或许情绪受到波动,也许是七情六欲受到挑衅。
总之,此刻的你如果想平静下来,那真是难于上青天啊!这个时候的你估计更和平日你的修炼有关。修炼不到家的人,此刻就是什么都不做,内心估计也会是“内心涌动,汹涌澎湃”,难得清静吧。
总之无论是外界的热,还是内在的热,想静下来与动相比,恐怕是更难了吧。就像有人“难得清醒”,但是智者却偏爱“难得糊涂”一样,修炼到一定程度的人,人生道路上“难得糊涂”反而更难做到。

清静很难,难得清静,再难也希望我们努力去追求。老子曾说“清静可以为天下正”。这句话的意思是清静可以作为天下的规范,正道。越是不好走的路,才是我们越要去追寻的方向。
清静自己的内心,每日反省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对于一些不必要的烦扰因素,那就果断的断舍离。有舍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请该行动的时候就放开手脚,该清静的时候就降低欲望,这才是清静之道!虽难却意义深远!
2022年8月15日星期一
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