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标签:
旅游文化图片 |
游完西夏王陵,我们在银川吃罢午饭后,乘车向西北方向行进,下午1点30分到达贺南山口的岩画景区。
接地导游小申买好门票,我们进入景区大门,沿石台阶而上,穿过一片戈壁滩,直达世界岩画馆。馆内陈设有世界岩画、中国岩画、贺兰山岩画、原始艺术、专题展厅及岩画资料信息中心等八个部分。由来自世界31个国家200多个地区的精品岩画图录、拓片、复制品、实物等。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世界的人类文明进程,让人耳目一新。



出了岩画馆,我们坐上景区的观光车,约10分钟左右,到达了贺兰山口中的一个峡谷。沿着峡谷我们看到了雕刻在山谷两侧石壁上的岩画,虽然历经几千上万年的风吹雨打,这些图案依然清晰可见,画面生动,栩栩如生。每幅上边上也都说明标牌,直观明了。有些大的石壁甚至密密麻麻画满了岩画,面对这些岩画,你仿佛能触碰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贺兰山岩画中,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太阳神”。它是贺兰山岩画的精品,磨刻在离地面40米处的陡峭石壁上。古代游牧民族特别信仰崇拜太阳,它主宰世间万物,水草的丰茂,畜牧的丰收都是太阳的恩赐。事实上太阳对于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是主宰着世间的一切。



据了解,早在3万年前,贺兰山一带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以贺兰山岩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自古以来,这里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栖息地,匈奴、鲜卑、突厥、敕勒、党项等多个游牧民族部落相继在此生活。虽然他们有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他们的光彩瞬间被记录在石头上。贺兰山岩画记录的都是游牧民族的一些生活场景,如放牧、狩猎、祭祀、征战、舞蹈,还有一些动植物等。其中野生动物数量不少,根据古生物学家分析统计,共有野牛、野猪、野马、鹿、山羊、马、驴、狗、骆驼、虎、豹、狐、狼、熊等及禽类共35种。动物栖息、捕食、嬉戏、交斗各有表现,构图简练,栩栩如生。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研究远古人类生活、文化、艺术的宝库。
所谓岩画,并不是用颜料绘制的,而是用敲凿、磨刻、划刻三种方法制作图像,其中又以敲凿法为主要方法。我们看到的岩画只是凹槽深浅程度不同,表现的清晰度也不同。
讲解员告诉我们,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贺兰口岩画”。这些岩画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被住在贺南山附近的广大农牧民群众陆续发现,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进行了开发研究,揭开了贺南山岩画的沉睡历史,终于将岩画展示在世人面前,“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我们顺着这个多彩的岩画万花筒,窥见远古人类在3000至10000年前一幕幕富有生气的社会生活,唤起对人类认知的一致性的认识。
游完贺南山口岩画景区,已是下午4点40分了。我们坐车前往中卫,7点10分刚出中卫高速路口,车抛锚了,师傅下车检查了10多分钟,发现问题无法处理,需要拖到修理厂维修。全陪导游和地接社导游不断地与当地旅行社联系,8点30分终于迎来了一辆大巴直接把我们拉市区一家火锅店停下,大家鱼贯而入,一会儿功夫将小小火锅店挤的满满地,6人一桌,每人1个小火锅,荤蔬搭配,菜肴十分丰富。丰盛的晚餐,使大家忘却了车辆抛锚带来的不快,有说有笑,十分开心。吃罢晚餐,到达住宿的宾馆办理好入住手续、洗嗽、已是半夜时分,大家期待第二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