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傅说我偶尔会感觉杆头沉,师傅说如果我顺着杆身发力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沉”的感觉。
让师傅看了一下我刚改动作时和现在的左膝形态比较,师傅说细节永远在变,框架问题是关键;欧麦嘎,我现在终于明白师傅之前说的“打到后来感觉每天都会不同”这句话了。
比较注意新注意到的第十二个细节,收杆后就可以看到自己之前其它细节完成得如何;昨天师傅说了第十三个细节,要我注意头还有转胯的关系;这些一时还不能都明白,先做笔记,试着在挥杆练习过程中去慢慢理解。
师傅之前说“还有很多细节”,现在随着自己对挥杆的练习和理解程度,这些细节慢慢都加进来了,有些应接不暇,每次总有那么一、两点来不及做或是做不到;越练到后面越感觉自己基础功还要多加练习,尤其上杆部份的重要性。
师傅要我把所讲关于lag的那几句概括牢记和理解,这是对下杆过程的高度概括。
我的练习还是按照“先下后上,先右后左”来。
昨天悟出了“转肩”和“转体”的区别,看来我还不算笨。

很久没有练习平转了,这些要经常复习了。。。。。。
以前2/3时间练习铁杆,1/3时间练推杆;这两天3/6在练习五号木,2/6练铁杆,1/6练习推杆。练习时间要做调整了,重点放在铁杆上。
昨天推进了27个球,大多数球是“咚”一声掉进洞然后就往回球槽滚出来,之前经常是“咕咚”在球洞里“咚咚咚”几声再滚回来;上杆送杆幅度更小了,也就大概那根木条的长度,送杆杆面都比较方正了,看来推球动作比以前稳多了。
朋友说照着我那篇《对自己要狠一点》做了个推击槽练习推杆,结果不断敲到两边的木头,气得把杆给扔了;后来气消了,自己又把那支限量版的推杆捡回来了,一边留了一厘米,推得很嗨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