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晚安,大猩猩》(始读于25个月) [转载]《晚安,大猩猩》(始读于25个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晚安,大猩猩》(始读于25个月) [转载]《晚安,大猩猩》(始读于25个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买这本书的目的再明确不过了,不要说看这篇博客的巴巴和麻麻了,连艾柏都知道妈妈拿起这本书就是要他睡觉了。
动物园管理员跟动物们一个个晚安,结果大猩猩领着动物们一个个跟着管理员回家了,后来,管理员的夫人发现了家里有一屋子的动物,又把动物们一个个送回笼子里,再次道了晚安,可还是不小心把大猩猩带回了家。
这样迂回的劝睡过程,是孩子和父母最熟悉不过的了。这个过程看上去很痛苦,回头想想挺好玩,为了睡觉,孩子和父母斗智斗勇,都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就像大猩猩一样,既聪明又幽默。
看过《晚安,大猩猩》,我们家也依葫芦画瓢弄了个睡觉仪式——跟房间晚安。
到睡觉时间的时候,我就把艾柏抱起来,让他依次将客厅、饭厅、厕所、厨房、妈妈房间和宝宝房间的灯关掉,并跟每个房间说晚安。
仪式完毕,艾柏就老实地躺在床上,哪怕他一下子睡不着,也老实地躺在床上玩安抚用的毛绒小兔子,玩会儿就自然睡着了。
有时候,也会例外,因为艾柏发现了《晚安,大猩猩》里有趣的细节,在每一页,都有一只老鼠和一根香蕉,有时候老鼠拖着香蕉,有时候举着香蕉,有时候拉着香蕉,到最后,大猩猩睡着了,香蕉也没有了,被大猩猩吃完只剩香蕉皮了,于是完成任务的小老鼠也睡觉了。
自从艾柏发现这个细节后,睡前总要嚷嚷着:“我要找香蕉。”他要把每一幅图画里的香蕉和老鼠都找出来,才放心地睡觉。
虽然很烦他这个要求,但是不得不感叹他的发现力,那么多大体型的动物占据了满幅的页面,他竟然能发现那么小的老鼠和那么小的香蕉;我也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创意,随着页面的翻动,故事的流动,就连那么小的老鼠和那么小的香蕉之间都不停地在变化动作和情节。
孩子的发现力和作者的创意都让我觉得《晚安,大猩猩》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