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生命的诗和诗的生命

(2023-06-27 07:04:44)
分类: 诗人论

五、生命的诗和诗的生命

 

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是表观性。一件诗歌作品,就是一种表现性与生命体验内涵的共在与契合,或曰是“有意味的形式”。

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构成,有多种要素和组件。陈超重点谈了两项:意象和象征。他认为“意象,是现代诗的基本艺术符号。它是诗人感情、智性和客观物体在瞬间的综合。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图景”,因此,意象“也就是生命中的心象’”。而象征,也是现代诗的基本艺术构成的方式之一,象征不同于意象,它不是单纯的主客观的个体遇合,而是较为复杂、较为隐秘的主客体的大跨度的拼接与暗示。以先锋诗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诗,诗人们创造了大量新奇、独异、陌生化的意象。陈超也说:我们不大在意象征的含义,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它在现代诗中的全面激活、扩展和创造性的实验”。

然而,这一切都需建立在语言本体的根基之上,语言使意象和象征有所依托、附丽和支撑。诗歌语言是整个诗的物化基础。其现代性的审美特质:个人性、异常性、双话性、异声同啸性、张力和弹性。它应该植根生命,贴近心灵,涵泳着诗人生命的肌质、血流与脉动。因此,诗歌的有意味的语言形式,应该有生命的内质和外在表观的样态。

在诗歌中,人的生命感受、体验,乃至经验,它们的组合,不是物理性的,而是精神性的。它们所具有的状态是生命有机体的状态。诸如,血肉的关联性,进展的动力性,脉动的节奏感,以及开始与终结的完整性等,作为诗歌表现形式的话语编码和诗意结构,也应葆有这些特征。 

关于诗歌结构,它不是纯理性的逻辑框架。他说:“我承认结构主义发现的价值,但我更愿意认为——一首诗是有结构的,那些优秀的作品会带来一个有机的独特的整体,它具有自觉的情理线索和彼此呼应的细部技艺环节,它有语境内部的统一性、张力关系、动态平衡。一句话,它应具有自身具足的、持续性的意义深远的东西。”

这样的结构形式,就有与生命的机能的相似性和共同性,因此,一首诗本身就成了独立自足的完形的生命体。作为一个诗意充实的生命的艺术文本,现代诗与传统诗存在着差异:1、现代诗比传统诗更强调结构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2 现代诗比传统诗更强调深层结构的重要性;3、现代诗比传统诗更强调结构中的张力或紧张关系。这种比较,让我们认知到现代诗歌的艺术秩序更带有现代人的生命特征。在这里,诗歌的本体与功能、内容与形式完全辩证统一。恰如,黑格尔所说:“形式,是向形式移行的内容;内容,是向内容移行的形式。”从生命的诗到诗的生命,就体现了语言与生存合一,本体与功能同时到场。如此,当你阅读诗歌,进入诗歌文本,你就会发现,它不是一个死的物件,而是一个充盈着“生机”和“活力”的健朗的生命与你交流、沟通和对话,让你把诗人创造的生命世界变成自己再造的生命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