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陈超《少年之忆:水仙镜像》

(2023-06-03 17:03:20)
分类: 赏析

少年之忆水仙镜像

 

一个男孩的累,沿初放的水仙升起

一直到达他光洁的额头。

往世的水,仅有的石子

在贫血中深人了冬天。

 

倒影中的危险是崭新的。

童年放学后的空教室

碎紫花的球鞋带……啊

“爱情”从一片橡皮下消失!

 

空旷的操场上我等什么?

传错的纸条又该怪谁?

我茫然、走……放弃

啊多么美丽的无告和无知!

 

花盆里的水使枯菱变得漫长。

暮色中纸船更压低了身子。

大耳朵的红小兵女排长

她来啦!盯着我贪长的颈子

往世之水

至清无鱼

 

 

 

赏析《少年之忆;水仙镜像》

 

水仙花,是中外文学/诗歌的原型意象。中国称“凌波仙子”(出自曹植《洛神赋》)。古希腊也有水仙的神话故事,是说有一个美少年,临水自鉴,爱上了自己的影,最终郁郁而死。这个美少年就是纳后来成了水的代称。法国诗人纪德写过《纳思解说象征论》,提出了人与世界的像关系。陈超的《少年之忆:山仙镜像》,显然与这个原型母题有一定渊源。因为,诗人,特别是青年诗人,每个人都是一株水仙。照面世界,检观人生,省思生命,以此在心灵的审美镜像中确证自我的存在: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这首诗,就是以“水仙镜像”映现诗人的少年时代。诗一开始,他就把自己融进一株水仙:“一个男孩的,沿初放的水仙升起/一直到达他光洁的额头。男孩成了水仙,水仙也成了男孩。而水仙的生长境况则是: “往世的水仅有的石子/ 在贫血中深入了冬天”。仙花一般培养在水和石子中, 并且冬季开花。“往世的”,是时间的记忆,“贫血”,是营养不良。这正是诗人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

接着,诗人展开镜像:“倒影中的危险是崭新的。”那“倒影”为什么有“危险”呢因为少年时代内心躁动。依赖与独立苦恼与成长的萌动与不可控。这些心绪纠结与飘浮,都可能让孩子做出出格的事。但对他们生命来说,却是“崭新”,未曾有过的果不其然,他来到“放学后教室见地那条女孩儿“碎紫花的球鞋……” 他本来是喜欢她,但不经意这最初的爱慕却被一块橡皮擦去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错了纸条。那时候,上小学或初中男孩和女孩儿他们表达,彼此的爱意,往往是借橡皮或传纸条。本来约的是这个女接儿,却被同学把纸条错传给了另一个女孩儿。这样 他喜欢女孩儿不会来,不太喜欢的女孩儿却可能来怎么办他只能在“空旷的操场上”徘徊,“茫然”,不知该“走上前”还是“放弃”……啊回想起来那是“多么美丽的无告和无知”!

当时,他到:我这株水仙由于滋润,即便要枯萎”也变得“漫长”但爱的幻也使“暮色中船更压低了身子”。然而,没想到,那个“大耳朵的红小兵女排长”,“她来了!”是来会?还是来批评我?她什么也没说, 只是眼睛紧“盯着我贪长的颈子”。这种目光传神无论如何即使不是“爱情”也有同学之间的情谊。于是,诗人心思悸动,颖悟到: “往世之水/至清无”,对女排的情意采取了包容的回应。“水至清则这是谚语的一句其下一句是“人至察则无徒”。前一句好理解这后一句是一个人对别人过于挑剔,这个人就不会有朋友,反过来,只要你看着别人好,他也就是好。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襟怀,难能可贵?

这首诗艺术生成,并不复杂,它就是以”水仙镜像”反映“少年之忆”。并且属于艺术的再造和增殖。诗中,以水仙拟喻少年,水仙的镜像就是少年生命镜像但在它相互融合与转换中,由于话语的简洁和跳跃性较大,初读有点“朦胧”,不大好懂。特别是最后的引用,只说一半,不说,如果读者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读起来就有点感到突兀和难度。这也许就是陈起要求现代诗阅读要有具备定的学素养的模范读者”的原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