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清玄散文集(2)

(2025-04-19 20:21:1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林清玄散文集(2)
        假乞丐
        市场里,经常看见一个乞丐,他坐在轮椅上,腰部以下覆盖一块脏污的毛巾,上半身歪斜,松软地瘫在椅子上,表情哀伤而茫然。
        他那哀伤茫然的表情最令人伤痛,因此有许多人布施给他。
        今天中午,我穿过市场,看见一个眼熟的人站在西瓜摊旁吃便当,和卖西瓜的人有说有笑。我心里一惊:这个人怎么长得如此面熟,难道会是我的朋友?
        我不敢确定,又走回去,站在屋檐下看他,并搜寻记忆。
        呀!原来是坐在轮椅上的那个乞丐!
        他原来是可以站着走路,他原来可以吃便当,他原来可以高声谈笑,他原来是假的!
        接着我又看见他破旧的轮椅和毛巾被弃置在西瓜摊旁,证明了我的所见。
        这一惊非同小可,使我整个下午心绪不宁,好像被好朋友欺骗一样。
        一直到夜里,我的心才平静下来,因为我想到一个好好的青年,要整天歪斜,伪装瘫痪,是多么辛苦的事,而且他哀伤茫然的表情表演得多么传神,胜过一般的演员。
        他不是乞丐,他是街头艺人,他表演瘫痪、哀伤与茫然,我看了感动,自然就赏钱了,还有什么可懊恼的!

        西瓜偎大边
        我打电话给妈妈,请她趁暑假,带孙子到台北来走走。
        妈妈一面诉说台北的环境使她头昏,而且天气又是如此燠热,一出远门就不舒服。
        然后一面轻描淡写地对我说:“而且,前几天才闪到腰,刚刚你大哥才带我去针灸回来哩!”
        “闪到腰?是不是又去搬粗重的东西?”我着急地问。
        大概是听出我话里的焦虑,妈妈说:“没什么要紧,可能是上次闪到腰的病母还在呀!”
        “什么病母?”这是我首次听到的名词,一边问,一边想起一年前,母亲为了拉开铁门,由于铁门门卡住,她太用力,腰就闪到了,数月以后才好。
        我的妈妈是典型传统的农村妇女,从少女时代就养成勤俭、事必躬亲的习惯,一直到现在,只要她能做的事,绝不假手他人。甚至到现在,她还每天亲手洗衣服,我们也劝不动她,只有在闪到腰那一阵子,她才肯休息。
        “病母就是闪到腰以后,时常会记住一个地方曾经闪过,就会记在脑子里,然后就很容易在同一个地方闪到,就是病母。”妈妈还告诉我,病母虽是无形的,但“看一个影,生一个子”,就会制造出有形的病痛来,总要很久才会连根拔除,到病母拔除的时候,就是“打断手骨颠倒勇”的时候。
        妈妈是很乐观的人,她说:“这一次,我把病母也抓出来治一治。”
        台语所说的病母,使我联想到另外一句台语叫作“西瓜偎大边”,一般人都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趋炎附势,投靠有权势的一边,其实,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像西瓜这样的水果,身体好的人愈吃愈补,身体虚的人愈吃愈虚。
        因此,在农村里,我们如果遇到身体虚的人爱吃西瓜,就会劝他“西瓜偎大边”,“半瞑呷西瓜,会反症”;如果遇到身体好的人担心西瓜太凉,我们也劝他:“西瓜偎大边,像你这么勇,吃西瓜有什么要紧?”
        问题不在西瓜上面,问题是在身体,听说西瓜凉冷而导致不敢吃西瓜的人,就是本末倒置了。
        在我们台语的母语里,早就知道心的力量很大,因此在遭遇到团境的时候,经常教我们应该回来观照自己的心,而不要去怨恨环境的不顺,例如“昧晓驶船,嫌溪窄”(不会驾船的人通常不会反省自己驾船的技术,反而怨怪溪流太窄)。“家已担肥,不知臭”(挑粪的人,久而不闻其臭)。“是不是,问家己”(事情的是非对错,要先反问自己,再责问别人)。
        并且,我们还应该时常放下自己的悲观情绪,克服心灵的盲点,口为环境的现象是与心的现象对应的,例如:
        “窜惊窜遇到。”(愈担心的事就愈容易遇见。)
        “昧晓剃头,偏遇着胡须的。”(不太会剃头的师傅,往往会遇到大胡子的客人。)
        “屎紧,裤头搁扑死结。”(急着大便的时候,裤头往往打着死结。)
        这些语言虽然粗俗,但很有生命力,与禅宗所讲的“心净则国土净”“息心即是息灾”意思是相通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系数叫作“乐观系数”或“悲观系数”,这种系数的力量占实际现象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乐观的心,他比平常会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开心的事;反之,如果一个人心情“郁卒”,也会比平常人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痛苦的事。这不就是“病母”吗?不就是“西瓜偎大边”吗?我们如果要开开心心过日子,那非得先有一个欢喜的心不可,老祖母不是教过我们“坐乎正,得人疼”吗?
        要有欢喜心,一则不要太执著,对自己的习性要常放下,老先觉们时常教我们“无鱼,虾也好”“一兼二顾,摸蛤兼洗裤;有就摸蛤,无就洗裤”“这溪无鱼,别溪钓”。
        一个人如果老是放不下,“一脚户定内,一脚户定外”(一脚在门槛里面,一脚在门槛外面);或者“柄惊死,放惊飞”(抓着鸟不放,捏太紧怕它死了,放了又怕飞走),那日子就会很难过,就会“烧瓷的吃缺,织席的困椅”(烧瓷器的人用破的碗,织草席的却睡在椅子上)“裁缝师傅穿破衫,做木的师傅没眠床”。
        放不下的人,往往是“好额人,乞食命”。明明是很富有的人,却过着像乞丐一样的生活,使我们想起《佛经》里那个不知道衣服里有宝珠的穷人。
        要有欢喜心,二则要常有感恩的心,并常常把福分分给别人。
        “相分吃有春,相抢吃无份。”(互相分食,就会有剩余,互相抢食,就会吃不够。)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看。”
        “大家赚,卡昧贫。”(大家都有赚钱,才不会穷,不要想所有的钱都自己赚。)
        “吃人一斤,要还人四两。”
        “食果子,拜树头;食米饭,敬锄头。”
        在人生的过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正常的,但不要使那不如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病母”,而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酵母”,增长我们的智慧,常养我们的悲心。
        不要害怕吃西瓜,因为有欢喜心的人,吃什么都补。
        “欢欢喜喜一工,烦烦恼恼嘛一工”,我们这一天何不欢欢喜喜地来过呢?在痛苦爱欲的人生,许多人在寻找快乐的秘方,却很少有人知道会心不远,欢喜的心才是生命真正的快乐之泉。

        灭绝
        参观自然科学博物馆时,在物种演化的历史部分,看到两项说明:
        “灭绝——不死不生,不生不死: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目前已经灭绝的可能达百分之九十九。在演化上,灭绝、生存,几乎同等重要。”
        “如果地球上的每一样生物都不会灭绝,那这个世界必定非常混乱。”
        真的很难想像地球上曾有的物种,有百分之九十九消失了,再看着说明旁边的插图,蛇缠在雷龙的脖子上,猴子在象牙上睡觉、青蛙栖息在恐龙头上……实在拥挤不堪,幸好物种会灭绝,生存才有了空间。
        物种如此,人也是如此,假如人都不死,我们可以想想那可怕的情况,下班回家后可能要和一万年前的祖先一起吃晚饭,吓得不敢回家,逃到街上游逛。但街上游逛也不保险,可能会遇到五千年前或八千年前的祖先呢!
        灭绝可能是不幸的,生存也可能艰辛。
        灭绝可能是好的,生存也可能不幸。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
        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
        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为什么呢?”
        “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妇人听了展颜而笑。
        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
        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爬。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苦瓜变甜
        我很喜欢一则关于苦瓜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
        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
        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
        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
        弟子听了,好几位立刻开悟了。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情爱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
        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
        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胎神吹冷气
        有一位亲戚怀孕了。
        一天,来向我诉苦,说她居住的地方非常燥热,夏天的气温高达三十五六度,怀孕的人怕热,因此每天半夜都要起来泡两三次冷水浴才睡得着。
        我纳闷地问她:“你为什么不安个冷气呢?”
        她说:“我不敢呀!怕动了胎神,再热也只得忍耐。”
        “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连胎神也很想吹冷气呢!”我说。
        我看到她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隔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地笑出来。
        亲戚果然装了一台冷气,从此天天都睡得很甜美安心,几个月后生下一个又白又胖,人见人爱的孩子。
        我去看她,她很感激地对我说:“胎神果然也喜欢吹冷气呀!”
        “是呀,是呀!”我说。
        其实,一位怀孕的母亲有着真正疼惜孩子的心,自己就是胎神了。
        胎神多么远,母爱多么近;胎神多么虚无,母亲多么真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