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笑得出来的养育(1)|李一诺

(2024-12-27 20:22:43)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笑得出来的养育(1)|李一诺
李一诺,知名作家

        前言|笑出来,不容易

        怎么还笑得出来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做父母的,恐怕是“苦不堪言”吧。像我自己:为了腾出时间写这本书,不得不在几个周末,托朋友把孩子带出去玩。也就是说,为了写一本育儿书,我需要“暂停”育儿一段时间。我知道,这挺可笑,但又笑不出来。
        这种笑不出来的可笑,便是做父母的真相。
        因为做父母,特别是做母亲,是一份“三无工作”:无休止,无报酬,无限责任。这“三无工作”,让每一个凡人,在生活的泥沼和情绪的漩涡里,刚爬出来,又掉进去……无穷尽也。
        伟大梦想放不下,鸡毛蒜皮躲不过。时间不够,精力不够,钱不够;不够强壮,不够能干,不够平和;再怎么做,似乎也做得不够多、不够好。在这种现实里,怎么能笑得出来呢?
        但是,但是,让我们停下来,想一想:如果笑不出来,那我们活这一世,养孩子这一遭,图什么呢?

        笑不出来也得笑
        是啊,图什么呢?图孩子读好学校吗?图孩子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吗?图财富吗?图房子吗?
图生活稳定吗?
        这些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仅为了这些而不断受苦,那……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心呢?难道要等某个来世吗?
        有来世吗?我不知道。但眼前,这一刻的生活,这一刻的孩子,是真真切切的,也是唯一真切的。
        既然是唯一真切的,如果没有真的开心,如果笑不出来,那么不管“有”了什么,都是不成功的。你说是不?
        “笑”的能力,其实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生活太苦、太累,我们常常忘记。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里,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使命”的话,我想其中一个一定是来提醒我们:别忘。
        我凭什么写写这本书,我经历了两年的内心挣扎和犹豫。你凭什么写?别人为什么要看?你是教育家吗?你的孩子已经“成功”了吗?考上哈佛大学了吗?得世界冠军了吗?显然没有。
        “一土教育”做了八年,真实的感受是灰头土脸。
        自己的3个孩子——安迪13岁,鲁迪11岁,一迪9岁,都是最普通的样子。如果孩子们知道我在写这本书,肯定会说:“啊?你?!圣海伦火山?”
        圣海伦火山,位于美华盛顿州的腹地,在1980年有过一次震撼世界的大爆发,爆发威力之大,以至于整个山头都被夷为平地。现在,这座山远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梯形轮廓,没有山峰。不仅没有山峰,顶部还有个大坑。
        孩子们说我发火的时候就像圣海伦火山喷发。他们时常问我:“你能不化身成圣海伦火山吗?”以至于一旦觉察到我有发火的苗头,鲁迪就会打开水龙头,两手蘸水轻拍我的额头,同时嘴里念念有词:“不要爆发,不要爆发。”
        嗯,是管用的,偶尔。
        其实,这座被炸飞了顶的火山已经是进阶版本了,更早的版本是微波炉清洗器——安迪七八岁的时候提出的。那天,我带安迪去超市采购,他突然神秘兮兮地靠近我耳边说:“妈妈,你就是个微波炉清洗器。”我莫名其妙,完全不知所云,一看才知道是这样一个东西。很想笑,又难免觉得被羞辱!
        如此这般,我得背着他们偷偷地写。但又不敢在书里撒谎,毕竟他们迟早会洞悉一切,若是信口开河,会被秋后算账的。所以,凭什么写?大概是因为脸皮厚吧。实在找不到别的更合适的理由了。

        你为什么要看
        作为读者,你为什么要看?因为,我在育儿方面虽然没有什么耀眼的成绩,但至少,笑得出来吧。不仅自己笑得出来,和我在一起的孩子也笑得出来。
        当然,除去“清洗微波炉”和“火山爆发”的时候。而且,我得说,咱至少做到了,哪怕是微波炉清洗器和被炸飞了顶的火山,也是可以被孩子取笑的。脸皮厚的我,认为这也不失为一种成功。
        安迪得知我在写书,说:“妈妈,你这么爱发火,还写书,不就像一个300斤的胖子,教人瘦身吗?”
        我说:“可不嘛!那怎么办呢?我已经答应写了呀!”
        他说: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你知道吗?美帼拉斯维加斯有一家餐厅名叫心脏病烧烤(Heart Attack Grill),是一家汉堡店。这家餐厅很有意思,所有食物都非常不健康,高油、高热量,吃了会得心脏病。餐厅最大特色,就是体重超过150公斤的人,所有食物免费吃。还真有很多人去吃,也确有好几个人因此死于心脏病。这个餐馆定位很糟糕,名声也超级差。但是,它也的确从反面教育了很多人,要注意健康饮食呢!所以,你的书,也许可以有这个功效?
        我一听,好嘛,以毒攻毒啊。嗯!我看行!
        这也许是为什么你可以看此书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自2019年年底开始,受新冠疫情影响,基本是我独自带三个孩子,还得工作。
        虽然这几年我妈妈帮了大忙,但是整体情况还是比较艰难的。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还搬了好几次家。最后一次,我先把妈妈和孩子们送去新房子,然后一个人开车来回折腾了九趟,从老家搬东西到新家。虽然每次都有妈妈和孩子们帮忙卸货归置,但仍然疲惫不堪。最后几次搬运,开到之后得在车里歇老半天,才有力气下来。
        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若此,家里依然笑声不断。以至于有一次我和妈妈视频,妈妈旁边的一个朋友问:“你们说什么呢,这么乐?”我妈说:“说废话呢。”
        嗯,说废话,乐。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本事。最近的一段废话:
        孩子们放学回家,11岁的鲁迪忍不住笑地告诉我:“妈妈,妈妈,你知道吗,我今天在地铁上,那个……打了一个超级大的嗝,特别响!我没想到会这么响!好多人回头看我,我只能转转眼睛,假装不是我干的。”鲁迪边说边忍不住咯咯地笑。
        妹妹一迪也在旁边添油加醋,我听了也觉得超级好笑,问:“那到底有多响?”
        他重演了一遍,果然效果惊人,我们又一起乐了半天。
        别走,还有第三个原因:
        除了自己的孩子,我也特别受其他孩子的欢迎。只要给我5分钟和孩子相处,保准100%俘获孩子的心。5岁以下尤其擅长,不论肤色和语言;9岁以下也还可以;13岁以上的,对我也还不是很嫌弃。
        这里允许我自夸一下,因为我认为,5岁以下组,是难度最高组。他们才不管你那些外在的标签,什么学历、工作……如果喜欢你,就是喜欢你。如果不喜欢你,根本就不理你!所以5岁以下的孩子是试金石。
        13岁的孩子嘛,家长如果说这是一诺阿姨,可能还假装对你热情一下……
        如果你的周围有一个甚至几个不同年龄的孩子,一定别浪费,可以借他们的眼睛和笑声帮你“穿透性识人”。他们喜欢的人,是相对清澈、清爽的,比方说我。
        (谦虚地清清嗓子)所以有这三个原因傍身,可以看看这本书?
        本书写的,不是对教育高线的探索,而是对教育底线的维护。读完之后,希望你能认同,其实“底线”就是“高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