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情
有人说:杜甫不光是个诗圣,也是个情圣。他的诗为情所困,也因情扬名。
他的亲情
杜甫本就是个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尽管他为了“浪荡”而拒绝家庭逼婚,但是他29岁的时候还是娶了弘农县(天宝年间改灵宝县)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为妻。妻子小他十多岁。婚后育有两儿一女。杜甫一生只结过一次婚,只爱过一个女人,也就是他的妻子杨氏。
杜甫常年奔波在外,夫妻聚少离多,但杜甫始终将妻子牵挂于心。自杨氏和杜甫结婚之后,生活日益穷苦,经常受着饥饿的煎熬。出身官宦人家的杨氏从未跟着杜甫享受过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就连安定的生活也成了一种奢望。可以说,贫穷、饥饿、疾病,以及频繁的分别与担惊受怕成了他们婚后生活的主要内容。多年来,她没有锦衣玉食的日子,没有丈夫的随时陪伴,没有安定的生活,甚至儿子在自己面前饿死也无能为力。
杜甫是个家庭责任感极强的人。身为人父、人夫,却无法解决全家的温饱安宁问题,反而常常让妻子用柔弱的双肩独自支撑全家的生活重担,这使他心存感激并生出深深的自责。例如,在其被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后,探望妻儿时写下了“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杨氏怎么说也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但她没有一点儿娇弱之气,她用小小的肩膀,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之后,在微弱的灯光下缝着补了又补的衣裳。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只是在入住成都之后才享受了一段较为安定、平和的日子。杨氏在这里才找回了一丝她作为书香世家小姐的感觉,与丈夫下棋、泛舟、弄文弄墨,平淡却不失幸福。杜甫在一夫多妻盛行的时代,一生中只娶了杨氏,并且30年来恩爱有加,可见他对爱情是专一的,他的专一还可以从他对妓女的态度中表现出来。
杜甫为仕途也曾与许多官员、贵人应酬,与歌伎接触不可避免,但可贵的是,他并不对这种生活感兴趣,而且还对乐于此道、流连忘返的人进行善意规劝。杜甫一生为妻子写了20多首诗词。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因为在长安谋职,被困十年。当时妻儿寄居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妻舅那儿。一个月夜,杜甫在围城中想念家人,写下了著名的《月夜》一诗,诗中后四句专门倾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对一个饱经苦难的45岁的人来说,还能用这样细腻感性的词句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只能说是爱得深情且执着。
杜甫生逢残唐末世,国家飘摇动荡,人才得不到重用。杜甫自命清高,虽然家里很穷,却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以致他的儿子常常饿肚子。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全面地揭示了家庭的贫寒程度。安史之乱时,他在长安街上看到冻死的老人,听到华清宫里笙歌声声,心被深深刺痛。想不到一进家门,他心爱的小儿子已经饿死在床上。杜甫满腔悲愤地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千古名句。
他的民情
杜甫不仅对家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平民百姓也寄予了深厚的感情。也许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清贫,对民间的苦难感同身受,在颠沛流离中写出了许多反映社会现状的诗歌作品。“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与“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一系列的诗中反映了他亲眼所见底层人民在乱世漂泊和酷吏压迫之下水深火热的生活,他既同情又无奈,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用他的诗来真实记录这些惨无人道的场景。例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等等。这些质朴无华的诗句,字字带血地刻画出那个艰难、残酷、无情的世道。所以,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正因为杜甫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诗,他的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度。但是,也正因为他的真情,才致使他在当朝并不出名,更不能用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杜甫之死的传闻
大历五年(770)冬,杜甫在由潭州开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59岁。
对于杜甫的死因,文学界、史学界存在五种观点:
一是病死。莫砺锋、童强在《杜甫传》一书中写道:“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
二是赐死。此说最早出自于托名唐代李观的《杜拾遗补遗》。这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字中最大的问题,即文中提到唐玄宗李隆基在大历五年(770)赐死杜甫,而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762)。
三是自沉于水而死。此说源于伪托唐代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是食物中毒而死。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这种说法具有文学创作的随意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
五是消化不良而死。杜甫的死与饥饿有关,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九天(一说是连续饿了五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难得包餐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这五种说法中只有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不管怎么说,杜甫的人生终以悲剧落下帷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