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高达近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421家庭模式”及空巢老人问题凸显。】
自从二胎政策放开以后,我个人是非常鼓励大家生二胎的。尤其是年轻的夫妻,趁着年龄的优势,赶紧再要一个,如果年龄大了再想要,高龄产妇的危险可比你想象中还要危险。
作为80后的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独生子女。因为那个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比较紧,很多家庭都选择了只要一个孩子。其中一部分80后,延续了父母的思想,自己也只要一个孩子,组建了所谓的“421家庭结构”。
而现在,这些80后却要面临很多的“忧虑”。甚至有“421家庭”成员感叹:“生活真累,不敢穷、不敢病、不敢死……”,能够想象到,他们身上确实背负着很大的压力。
什么是“421家庭结构”?
简单的讲,就是:夫妻二人都是独生子女,各自的父母健在,而夫妻俩也只有一个孩子。夫妻俩目前的状态,就是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个孩子要养。如果夫妻俩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而父母又没有退休金,孩子正是花钱的时候,这些压力的确会让夫妻俩很忧虑。
“421家庭”忧虑的四个问题,很现实!
一、赡养老人压力大
老人如果子有退休金还好,最起码能自给自足,如果没有退休金,生活上就完全得依靠子女。单纯的吃饱穿暖,子女还是能满足的,怕的就是老人生病。因为老人年纪大了,身体多多少少都会出问题,而且四位老人,这个今天头不舒服,那个明天肚子不舒服。单单陪同老人去医院这件事,就足够让夫妻俩崩溃的。
有人说,送养老院多好?可能他们并不知道,在大部分的城市,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去住,是不孝顺的表现,很多人有钱也不会送的。把老人留在自己身边照顾,才是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现实中更真实的情况,就是双方老人在生病住院,夫妻俩只能轮流着照顾。两人谁都不敢辞职,因为辞职后就意味着没有了收入,自己就算再孝顺,没有钱的支撑,照样白搭。
二、逢年过节时的忧虑
每年的五月节、八月节、春节,都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夫妻俩都有各自的父母,到底去谁家团圆,就会成为一个难选题,甚至有夫妻每年因为这样的事情吵架。
papi酱曾经在某综艺节目中说过,自己跟丈夫都是独生子女,过年的时候都是各回各家,从谈恋爱结婚到现在,双方的亲戚都没见过。因为在papi酱和她的丈夫看来,对于各自的父母来说,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儿子最重要,至于说女婿和儿媳,都是次要的,各自陪好自己的父母就好。
现实就是这样,父母们老了,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多跟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而偏偏这种421家庭,不允许你每次都会去陪伴自己的父母。比如说春节,爷爷奶奶想让孙子回家一起过,姥姥姥爷也想让孙子来自己家过,那到底去谁家?
三、容易教育出“熊孩子”
现在的“421家庭”的孩子,在家里就是掌上明珠,全家所有成员都以“小宝贝”为中心。大家不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只要孩子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哭闹,因为只要自己一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就会围上来帮忙解决问题。时间一长,孩子的受挫能力就会变得很差,也会变得很任性。
因为在家里就是自己说了算,“横行霸道”习惯了,到了外面自己同样会摆出一副我是老大的样子。无理取闹、不尊老爱幼、我行我素等等,就会成为这些孩子的标签。如果父母发现不了这一点,你的“熊孩子”将来终究有一天,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四、共同居住的问题
老人年纪大了以后,很容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子女要上班,还得兼顾着老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老人接到家里来住,这样生活上会方便不少。
我们小区有一家,也是421家庭结构。以前双方父母是轮流来住,谁的父母来了,都是住半年,帮忙照顾着孩子。最近的半年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双方老人都来了。自从家里人口多了,据邻居们说,那真是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整天闹的鸡犬不宁。
80后们多是独生子女,昔日宗族式家庭多转化成了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或421的金字塔式,小家之所在,即大家之所依。谁不想过安逸的生活,谁不想安享晚年,当现实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不得不面对。
(转自欣妈育儿经百家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