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人生”
一个青年去问老师:“您生命中的哪一天最重要?”
老师不假思索地答道:“今天。”
“今天,为什么?”青年问。“今天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老师回答:“到目前为止,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青年不解:“那您觉得今天重要是不是因为我的来访?”
老师回答:“即使今天没有任何来访者,今天对我也仍然重要,因为今天是我所拥有的唯一财富。昨天不论多么值得回忆和留恋,它都过去了,不再回来;明天不论多么让人期盼,它还没有到来;而今天不论多么平常、多么一般,它都属于我,由我自行支配。”
青年还想问,老师制止了他:“在谈论今天的重要性时,我们已经浪费了我们的‘今天’一部分时间,我们拥有的‘今天’也已经减少了许多时间。我们不要再谈论什么了,你赶快回去吧,不要去想昨天的事,也不要去想明天会怎样,做好你现在的事吧。”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走了。
立足“今天”,因为生命中的“今天”真的很重要。
开锁
有一个无锁不能开的老锁匠,想将最后开锁保留的绝活传给两个徒弟中的一个,于是他决定测试一下两个徒弟。
他搬来两个柜子,一人一个,两个徒弟很快都打开了。
老锁匠问两个徒弟看到了什么。
徒弟甲两眼放光,兴奋地喊道:“里面有好多钱!”
徒弟乙说:“我只按照你的要求开锁,并没注意看里面有什么。”
老锁匠当即决定把开锁绝活传授给徒弟乙,因为他忠厚老实,他心中有一把“锁”,能够“锁”住邪念和贪欲。
做忠厚老实之人,做诚心诚意之人。
真的扫干净了
有一师父,凡遇徒弟第一天进门,必要安排徒弟做一例行功课——扫地。
一次,又新来一小徒弟,师父仍叫他“扫地”。
过了些时辰,小徒弟来禀报,地扫好了。
师父问:“打扫干净了?”
徒弟回答:“打扫干净了。”
师父再问:“真的扫干净了?”
徒弟想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扫干净了。”
谁知,师父沉下脸,说:“好了,你可以回家了。”
徒弟很奇怪,“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收我了?”
师父回答:“是的,是真不收了。”
师父摆摆手,徒弟只好走人,不明白这师父怎么也不去查验查验就不要自己了?
原来,这位师父先在几个犄角旮旯处悄悄丢下几枚铜板,看徒弟能不能在扫地时发现。但凡那些心浮气躁,或偷奸耍滑的后生,都只会做表面文章,才不会认认真真地去清扫那些犄角旮旯处的。因此,也不会捡到铜板交给师父的。
师父正是这样“看破”徒弟,或者说,看出徒弟的道德“破绽”——如果他藏匿了铜板不交,那错误就更大了。不过,师父还没遇到过这样的徒弟。因为马马虎虎的人是不会认真地去做别人交付的事情的。
盖房
有一个老木匠,因为敬业和勤奋深得老板的信任。老木匠年纪大了,他告诉老板说,自己想回家和家人一起共度晚年。
老板虽然十分舍不得他走,但看他去意已决,还是成全了他,并希望在他走之前能够再帮自己盖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
老木匠归心似箭,心早就不在房子上面了,因此用料没有平时严格,做出的活也完全失去了平时的水准,比如一个地方应三天完成,老木匠马马虎虎一天就完成了,老板看在眼里,没说什么。
房子盖好了,老木匠向老板告辞。老板送给他一样东西作为给他的离开礼物——一把钥匙,并且告诉他说:“您最后盖的就是我送给您的房子,您为我工作了这么多年,这是我送给您的最后礼物!”
老木匠愣住了,满脸的悔恨和羞愧。他这一生盖了许多漂亮坚固的房子,最后却为自己造了这样一座马虎粗糙的房子。
这个故事令人深思,一个人做事光有技术还不行,做到尽力也不行,只有做到竭尽全力、用心做事、认真负责才可以。责任面前,没有借口。
抓住机遇不松手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集了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吃饭。吃完饭后,玉皇大帝取出了一双翅膀:“我有一样东西想要赐给各位,如果你们谁喜欢这件礼物,就可以把它拿走放在背上。”
动物们一听有礼物可领,便争先恐后地挤到了玉皇大帝的面前。但是当他们看到放在地上其貌不扬的一对翅膀时,不禁面面相觑,心想,把这么笨重的东西放在背上,不累死才怪呢!
于是,许多动物在看了翅膀一眼后,纷纷回到座位上。最后,一只身单力薄的小鸟走过来,看了看地上的翅膀,心想,玉皇大帝应该不会亏待我们,所以这个看起来笨重的东西,或许真的是一种恩赐,一种能帮助我们的东西。
小鸟把地上的翅膀捡起来,放在背上。过了一会儿,小鸟轻轻地试着挥动翅膀,没想到不但感觉不沉重,反而还轻盈地飞了起来。
玉皇大帝笑着说:此对翅膀不仅可以助你上天入地,还可助你遨游天际。
许多动物目睹此景,心中后悔也来不及了。
俗话说,成事七分、机遇三分。当你面对机遇,如果抓得快,抓得准确,做事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可能。
画画
有个画家,画了好多年的画,与他同龄的人,有些画技不如他的人纷纷被人称为大师、著名画家,而他的作品只是偶尔得个小奖,因而他每日仍辛苦作画,赚取画作卖后辛苦的费用。
一天,画家烦了,他扔了画笔,心说:这么多年辛苦画画,总不见长进,莫非我不是这块料?他跑去找自己的老师,向他诉说自己的烦恼。老师听后,给了他一幅自己家里放着的画,要他拿到市场上,并立个牌子,上面写明:请您在画上圈上认为画的不好的地方。
这个人拿着画摸不着头脑走了。他把画拿到市场,按老师吩咐,将画放了一天,晚上再去拿时,发现画已成了“花瓜”,上面东一处,西一处画着圈,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而这个画家认为画作精彩之处现在也被画上圈。
画家拿去给老师,老师接过画什么也没说,又拿起家里放着的与之前一模一样的另一幅画递给他,说明天将这幅画放在市场,如上幅画一样如法炮制,写上请圈上不好的地方。
这个人拿着画摸不着头脑又走了。第二天他把画拿到市场,按老师吩咐,将画放了一天,晚上再去拿时,依旧发现画已成了“花瓜”。上面仍是东一处、西一处画着圈,画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而这个画家认为画作好的地方现在也画着圈。画家拿去给老师。
老师接过这幅画,又拿过昨天那幅画,对画家说,“你看同一幅画,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也有,你认为好的地方,别人认为不好,你认为不好的地方,许多人却认为好。这就是生活常态。好与不好没有定论。人与人欣赏角度不同,审美水平不一样,理解不一致,就会产生不同看法。所以做任何事,关键之处是你的态度。你对自己自信,你就会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人,你对自己不自信,你就会认为自己是不成功的人。”
老师说完,随手又拿过一幅构图简单的静物油画,对画家说:“这是我一个学生画的入门之作,以我们专业人士来看,它很简单,技法也很稚嫩。现在你找个人将它拿到市场去卖,但无论是谁来买都不卖。”画家又摸不着头脑走了。
画家派人去卖画,但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五天都没有人来问价,很多人在画前匆匆走过,偶有人扫视一眼画作,问一问价钱。画家听说后,赶紧去找老师,老师笑着说:“继续放在市场不卖。”
大约第八天后,又有人问价,此后不断有人想买。画家听说后,去找老师,老师说:“不卖。”
半个月后,这幅画已能卖到一个不错的价位了,画家又去找老师,老师说:“拿到拍卖会上去吧。”结果这幅画在拍卖会上被一个富商以较高价买走。
画家对老师的这一系列行为很是不解,向老师询问,老师说:“人与画是一样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普通,自己平凡,那就在普通中、平凡中生活,你不会认定自己会成功;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可塑人才,而且坚定地认为,那么通过自己的努力,你就会成为可塑之人,你也会最终成功。”
低头才能看清脚下的路
很久以前,有个年轻人一心一意要学画画,他走遍大江南北,想找一个名师,但几年过去了,年轻人仍然没有找到一位能够让他心满意足的老师。
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个名师,他告诉名师,自己走南闯北几年来,见到的许多名师都是徒有虚名,有些名师的画技甚至不如他呢。
名师听了,淡淡一笑说:“我其实技法也很一般,但颇爱搜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你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你为我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罢,便吩咐助手拿了笔、墨、砚和宣纸。他希望年轻人能给他画一个茶杯、一个茶壶。
年轻人欣然同意,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个倾斜的茶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茶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注茶水来,注入茶杯中。
年轻人问名师:“这幅画您满意吗?”
名师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都是茶壶往茶杯里注水,哪有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名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高手们的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
确实,涧谷因为低下,才能容纳百川入流;人要把自己放低,才能接受吸取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一个人在走路时要不时低头朝下看路,不然就会被脚下的“坑坑洼洼”绊倒,甚至掉进“陷阱”之中。
(转载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