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她是明朝大才子钱谦益的侧室,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诗人。柳如是原为歌妓,能画工诗,其文学和艺术才华被誉为“秦淮八艳”之首。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柳如是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
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译文】
花红新裁绿叶染碧雨泪漫漫,南国早春来临正是料峭轻寒。
嫩黄美好的柳花俨然是梦中景况,阴云笼罩下的月亮向来容易搅动不幸者的愁肠。
身处画堂然而内心的信息仍然难以知晓,躲在翠帐中独自审视自己的花容月貌。
嫁来你家兰桂之室自应珍重,春风吹绿也可随意观赏凭栏。
【赏析】
这首诗写于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为妾之后。婚后钱谦益为柳如是特辟居室“我闻室”,在室中夫妻诗歌唱和,该诗是其中之一。诗中写出了柳如是嫁给钱谦益的喜悦而又疑惧参半的复杂心情,既抒发了漂泊江湖的痛苦,又有新嫁之后的欢欣和对未来岁月的憧憬,还有隐隐的不安。全诗巧妙化用典故,辞藻精美,结构紧密,情绪一波三折,委曲婉转而又含蓄蕴藉。
《次韵奉答》柳如是
谁家乐府唱无愁,望断浮云西北楼。
汉佩敢同神女赠,越歌聊感鄂君舟。
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
莫为卢家怨银汉,年年河水向东流。
【赏析】
钱柳因缘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可贵可传,依陈寅恪先生之见,最重要的是男女之间的知己相感。无论钱柳,双方都在对方那里发现了深度的知许。柳如是《次韵奉答》正是一个心灵秘密的真实记录。
此诗是酬答牧斋崇祯十三年《冬日同如是泛舟有赠》之作,诗的主旨是表达对于牧斋心许之意。陈寅恪认为,柳如是与钱谦益相互酬唱的三百余首诗中,此诗为明末清初之最佳,非钱谦益所能为。这首诗,写于钱柳热恋期,充满对钱的赞美和期待。柳如是后来痛悔的是,青眼相加的这一白头男子,哪里有望断浮云、乐府无愁的大格局。
《西湖八绝句·其一》柳如是
垂杨小苑绣帘东,莺阁残枝蝶乘风。
大抵西陵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译文】
精巧的小院里有依依垂柳在屋宇绣帘,静谧的莺阁里残花点点,蝴蝶乘风飞舞。在寒食节里,走在西泠路上,这里的桃花灼灼,是因为得到了美人之气,愈发妖娆,艳丽无比。
【赏析】
柳如是《西湖八绝句》是当时广为传诵的名篇。诗一出现,便得到当时文人的称赞。钱谦益更是以诗为赞:“近日西湖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杨柳长条人绰约,桃花得气句玲珑。”
《梦江南·怀人(二十首)》柳如是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人去也,人去鹭鶿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
人去也,人去画楼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端有夜来风。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猜。一望损莓苔。
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杏子是春衫。
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人去也,人去夜偏长。宝带乍温青骢意,罗衣轻试玉光凉。薇帐一条香。
人何在,人在蓼花汀。炉鸭自沉香雾暖,春山争绕画屏深。金雀敛啼痕。
人何在,人在小中亭。想得起来匀面后,知他和笑是无情。遮莫向谁生。
人何在,人在月明中。半夜夺他金扼臂,殢人还复看芙蓉。心事好朦胧。
人何在,人在木兰舟。总见客时常独语,更无知处在梳头。碧丽怨风流。
人何在,人在绮筵时。香臂欲抬何处坠,片言吹去若为思。况是口微脂。
人何在,人在石秋棠。好是捉人狂耍事,几回贪却不须长。多少又斜阳。
人何在,人在雨烟湖。篙水月明春腻滑,舵楼风满睡香多。杨柳落微波。
人何在,人在玉阶行。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人何在,人在画眉帘。鹦鹉梦回青獭尾,篆烟轻压绿螺尖。红玉自纤纤。
人何在,人在枕函边。只有被头无限泪,一时偷拭又须牵。好否要他怜。
【赏析】
崇祯八年,陈子龙与柳如是同居徐氏南楼,两人情投意合,却因种种因素,不得已劳燕分飞。即便如此,柳如是仍难忘旧情,在1639年寓居西湖期间,写下《梦江南·怀人》二十首,追忆了与陈子龙相处的点点滴滴。小令前十阙以
“人去也”开头,表达失去恋人后的迷惘。后十阙以 “人何在”开头,描绘两人昔日相处的画面。
《金明池·寒柳》柳如是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舫,冷落尽、水云犹故。念从前、一点春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赏析】
此词为诗人离开陈子龙以后感怀身世之作。是柳如是的长调代表作。上阕明写柳而暗射其人生的遭际,下阕借回忆过去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固贞执守,通篇读来凄楚动人,抒发了“美人迟暮”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