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像
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上待烦了,便下到人间。有一天,他变成一个老头,来到一家店铺,看到一尊自己的坐像,青铜所铸,像极自己,于是非常高兴,想买下来,可店铺老板一看他衣冠华丽,坚持这尊像要2000元,少一文都不行,玉皇大帝无论怎么讲价,店老板就是咬定价钱不松口。玉皇大帝依依不舍离开店铺。
玉皇大帝回到旅店,对他9个随从谈起此事,随从们很着急,问他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玉皇大帝说:“500元。”随从们大为吃惊:“那怎么可能?”玉皇大帝说:“你们都去,我肯定最终能买回来。”
第一天,一个随从来到店铺里和老板讲价,1600元,老板想起昨天那个老头想买像,虽说没买万一还回来呢?于是坚决不卖,第一个随从未果回旅店。
第二天,第二个随从来到店铺和老板讲价,咬定1200元不放,店老板想起昨日1600元想买佛像的人,依旧不卖,第二个随从未果返回旅店。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随从,在第九天去店铺买像时所给的价钱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为这尊坐像每天都有人问价,但给的价钱却一天比一天低,店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将此像卖给前一个人。
店老板深深地责怪自己太贪心。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不住地说,今天若再有人来买或问这尊坐像,无论给多少钱我都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玉皇大帝来到店铺,说要出500元买下坐像,店老板高兴得不得了,他认识这个想买坐像的老头,他想起好多天前这个人就想买。他十分高兴,他不想讲价了,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玉皇大帝龛台一具。
玉皇大帝拿着那尊坐像,付了钱,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
古董桌子
一个古董商人走村串户收购古董。一天,当他来到一户人家,看到厅堂里有一张古代的桌子,雕刻精美,木质稀贵,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实际价值,都可称之为绝品,于是商人便开始打起了小盘算。
商人摸着桌子说:“这真是张表面看很精美的桌子。”
这户人家的主人并无言语,只是看着他。
商人马上又叹道:“和我家的那张桌子简直太像了,唉!只可惜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桌子。”
这户人家的主人仍没作声,只是看着他。
商人又说:“我家的那张桌子在搬家时给弄坏了两条腿,你可否将此桌子卖与我?我愿出一千元的高价。”
这户人家的主人说:“你既然说中看不中用,你家那张桌子也别要了,还买我这张桌子干吗?”
商人笑道:“我是想用你家桌子的腿来代替我家桌子腿恢复原貌,我家桌子对我有特殊意义,我买你桌子,出的价钱高,也算是你成全我一桩好事,如何?”
这户人家的主人想,这张桌子虽然用了许多年,但太大太重了,移动又不方便,一千元钱也挺高的,便答应卖掉它。
此时的商人,高兴至极,心想这张桌子起码能卖十万元以上,现在竟花一千元买下;他暗暗抱怨自己刚才出的价太高,他要求这户人家的主人帮他将桌子搬到院里,等他来车接。说完,便三步变两步跑出去叫车去了。
这户人家的主人招呼家人,将桌子搬到院中,担心商人嫌桌子重,拿起放下这张桌子不方便,心想反正商人用的是桌腿,不如将桌子劈为两半,也好方便搬运。于是,便拿锯将桌子从中间锯开。
当商人引导着车回来后看到此场面,听到这户人家的主人想法后,气得目瞪口呆,又无话可说。
现实中,一些人经常认为自己才智过人、聪明绝顶,故做事喜欢耍小聪明,占小便宜,实际上做人也好,经商也罢,讲究的都是一个“诚信”。
“桐叶封弟”
周武王死时,成王年龄非常小,由他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十分有才干,短短几年,就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一天,成王与自己小弟弟叔虞在宫中的一棵梧桐树下玩耍。
忽然,一阵风吹来,梧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在地。
成王一时兴起,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用小刀切成一个玉圭(当时分封诸侯的符信)形状,随手将它递给叔虞,说:“我要封给你一块土地,这就是凭证。”
叔虞听到哥哥这么说,高兴极了,拿着这片用梧桐叶做成的“圭”,跑去将此事告知他们的叔父周公旦。
周公旦听了叔虞说的话,立刻换上礼服,走来向成王道贺。成王不解地问:“叔叔,您为什么要特地穿上礼服,向我道贺呢?”
周公旦面带微笑地对成王说:“我听说,你已经册封给你弟弟叔虞一块土地!这是件大好事啊,我怎能不赶来道贺呢?”
“哦——那件事啊!”成王说:“叔叔,刚才,我只不过是和叔虞闹着玩,不是真要册封土地给他呀!”
成王话刚说完,周公旦说:“无论是谁,说话都要以‘信’为重。你身为天子,说话不能随随便便,更不能任意开玩笑。如果这样,天下的老百姓怎么能信赖你呀!你还有资格做天子吗?”
成王脸红了,他决定将说过的话兑现。于是将唐地封给了弟弟。
人无信不立。答应了别人的事,或许诺了他人,一定要做到。
一文钱救命
有一个富翁,挣了钱回家,在坐船过河时,由于风浪太大,船被浪打翻了,富翁落入水中。由于身上钱袋中钱太多了,使他本来可以游到岸边却游不动。
已游到岸边撑船的艄公以及船上纷纷落水游到岸边的人冲他喊道:“快扔了身上的东西吧,这样可以轻松些。”
富翁虽然听见了,但他想:我已经够倒霉的了,碰上这可怕的风浪落入水中,现在还要扔掉我辛苦赚来的钱,那我不是傻瓜吗?对,我喊救命,谁来救我,我给他一文钱。富翁深为自己的主意得意。他趁大浪将他托起时,高喊:“救命,谁救我给他钱。”
岸上的人对艄公说:“你水性好,去救他吧,他给你钱。”
艄公说:“浪太大,我的水性虽好,但救人救不了。”
岸上的人纷纷说:“你试试吧,毕竟就他一个人没游过来了。”
艄公大声喊道:“你给我多少钱?”
富翁说:“一文钱”。
艄公摇了摇头,“一文钱可不行,十文钱吧”。
富翁说:“就一文钱”。
岸上的人纷纷冲富翁说:“这么大风大浪,一文钱太少,你就给十文钱吧。”然后又冲艄公说:“救人,你这是积德啊!我们给你作证,救他上来让他给你十文钱。”
艄公见众人如此说,便下河向富翁游去。
艄公游到富翁处,拉起富翁的手,向岸边游去,然而富翁人胖,身上又挂着装有许多钱的袋子,艄公也没力气了,风浪越加大起来,艄公对富翁说:“你扔掉包袱吧,我拉你游会轻松些”。
富翁说:“不能扔,包袱里装的都是钱”。
艄公说:“风浪太大,再游不到岸边,我们两人都活不了,我不要你钱了,你扔掉吧,我拉你游到岸边。”
富翁说:“我决不扔包袱,那是我的钱袋。”
艄公放弃了富翁,独自游到岸边。
富翁在风浪中挣扎多时,终于丢掉了性命。
这个富翁就是一个不知道放弃的人。须知钱乃身外之物,没钱了,可以再去挣;而生命没了,所有一切就没了。
金砂坑
很久以前,在一个山谷中有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咚叮咚”往下淌,不知过了多少年,水把岩石冲刷出一个碗大的浅坑。以后,浅坑中总浮着黄黄的金砂,每天不增多也不减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到这里,歇脚在这喝山泉水,偶然看见了“碗中”闪闪的金砂。惊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
从此,老汉不再受苦受累,不再爬山越岭砍柴。每到十天半月,他就会来此地取一次金砂,老汉的日子很快富裕起来。村里的人都感到蹊跷,不知道老汉交上了啥财运。但老汉对这秘密却守口如瓶,既不告诉父母,也不告诉妻小。
终于,老汉的儿子跟踪父亲,发现了秘密。他在认真看了窄窄的石缝、细细的山泉,还有浅浅的小坑后,埋怨父亲不该将这事瞒着,不然早发大财了,他向老汉建议,把小坑凿大。
老汉开始不同意,架不住儿子天天磨他,老汉想了想,终于同意了。于是说干就干,父子俩很快就把小坑凿成了个大坑。父子俩累得大汗淋漓,想到今后可以获得更多的金砂,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然而,从此以后,金砂不仅没增多,反而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父子俩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哪里去了呢?
原来,老汉和儿子将坑凿大,破坏了此处的地理结构,金砂便不存在了。老汉本是个幸运的人,但因为“心贪”最终失去了幸运。
人对财富的追求应有正确的态度,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应不断降低欲求。对待“幸运”也是一样,要正确对待“幸运”——不过分贪婪,只有这样,“幸运”才能长久。
(转载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