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生气大全集(6)|若谷

(2024-03-24 20:52:14)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不生气大全集(6)|若谷

        宽容让人心静
        一个人若能时刻提醒自己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己对人,以一份豁达的心境面对人与事,那么,这个人就能够除去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布施心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心让人更加柔韧。宽容就像水一样,刀剑斩不断,绳索缚不住,牢笼困不得,而水滴却能穿石。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人,那人愤怒地冲进精舍来。原来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了,因此他大发怒火。
        佛陀默默地听了他的无理辱骂后,等他稍微安静时,对他说:“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那人回答:“当然有了,你为什么问这些呢?”
        佛陀不答,继续问道:“那个时候,你偶尔也会款待客人吧?”
        那个人说:“那是当然了。”
        佛陀继续问:“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谁呢?”
        那个人回答:“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归我了。”
        佛陀以慈祥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说:“你今天在我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谩骂,那是归于你自己的啊!婆罗门啊,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说:“对愤怒的人还以愤怒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击,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
        面对他人的无理谩骂,佛陀并未生气,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甚至以一颗宽容之心为他剖析其中缘由。实际上这是佛陀对他的点悟和开示,是否能够参透,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生活在凡尘俗世,总会与他人发生摩擦,此时,如果总是以牙还牙地拼个你死我活,很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还不如拔除愤怒的毒根,做一个轻松的人。

        不过一念间
        “人生的道路,有时候要直行才能到达目标,有时候要转弯才能达到目的。应该直行的时候你不直行,这是错失良机;遇到转弯的时候你不转弯,这是不懂得回头是岸。”人们常常执著于某个念头,不到黄河不死心,却往往忽视了人生的道路上本就有很多的岔路口,适当的转弯也许能够带来更加美丽的风景。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道。禅师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然后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了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互相谈论过自己的近况之后,不由得感叹起来。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非待在公司?所以就辞职了。”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大惑不解中,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在相同的指引下,两个年轻人各自寻找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选择继续直行,在原来的公司得到升职,成为经理;而另一个则选择了在原来的道路上转个弯,从别处寻觅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
        “不过一念间”,看上去他们都摆脱了原来不如意的状态,获得了快乐,但是细细品味,两人的心境仍旧有着很大的差别:农业专家彻底从原来“难过”的日子中解脱了出来,重新给自己做出了定位;另外一个年轻人看似洒脱,实则仍然处于被动中,只不过他自己也已将那种无奈的心情屏蔽在了个人意识之外。
        在禅宗的无上智慧中,转弯是一种高妙的艺术。所谓殊途同归,若都是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快乐与生活的意义,又何必非要走那一条路呢?适当转个弯,虽不一定是绝处逢生,却也能在陌生的地方领略到更美的风景。
        “在战场上,有时候要勇敢地向前冲锋,有时也要采取迂回战术;开山辟路,想要达到峰顶,必须有九弯十八拐,不经迂回,不能直上。”在人生的直行路上转个弯,纵然道路崎岖,前路难卜,但曲径通幽处,总会别有洞天。

        换个视角看人生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句话很经典,它引导我们学会解脱,而解脱的最好方式是面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思路去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因为事物都是多面性的,视角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同。
        相信一句话:要解决一切困难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任何一个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而每一个矛盾只要找到合适的界点,都可以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这个界点在不停地变换,它总是在与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玩游戏。转换看问题的视角,就是不能用一种方式去看所有的问题和问题的所有方面。如果那样,你肯定会钻进一个死胡同,离那个界点越来越远,处在混乱的矛盾中而不能自拔。
        活着是需要睿智的。如果你不够睿智,那至少可以豁达。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看问题,就会看出事物美好的一面;以悲观、狭隘、苛刻的心态去看问题,你就会觉得世界一片灰暗。两个被关在同一间牢房里的人,透过铁栏杆看外面的世界,一个看到的是美丽神秘的星空,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垃圾和烂泥,这就是区别。
        换个视角看人生,你就会从容坦然地面对生活。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不要悲观气馁,要寻找痛苦的原因、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勇敢地面对这多舛的人生。
        换个视角看人生,你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废,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
        换个视角看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宁静。换一个视角看待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对待人事,人事无不相安。

        换种思维,变负为正
        一个举人进京赶考,住在一家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跟心仪已久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举人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举人一听,如同掉进了万丈深渊。他回到店里,心灰意冷地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就要考试了吗?你怎么今天就要回乡了?”
        举人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举人一听,更有道理,于是振奋精神参加考试,果然考中了。
        换一种思维方式,把问题倒过来看,你就能变负为正,在做事情时找到峰回路转的契机,同时赢得一片新的天地。
        已故的西尔斯公司总裁朱利斯·罗森沃德说:“如果你手中有个柠檬,那就做一杯柠檬汁吧。”威廉·波里索则在他的一本书中说得更详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算作资本,任何一个傻子都会这样做,真正重要的事是从你的损失里获利。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之间的区别。”
        英帼政治家威伯福斯厌恶自己的矮小,但是,他却为英帼废除奴隶制度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所以,著名作家博斯韦尔在听他演讲后对人说:“我看他站在台上真是个小不点儿。但是我听他演说,他越说似乎人越大,到后来竟成了巨人。”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有一次在巴黎举行演奏会,一曲未终,一根弦忽然断掉,他不动声色,继续用三根弦奏完全曲。
        变负为正是许多成功人物都具备的一种能力。人生的遭遇绝不会全都一帆风顺,当你遭遇到负面力量时,你必须努力将负的变为正的,这样才能使你更接近成功的彼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