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传说指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白蛇传和梁祝传说。它们都用曲折奇妙的情节讲述着各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里都有一对深受民众喜爱的情侣形象,特别是故事里的女主人公,都聪明美丽、情深似海,而且敢作敢为,更是深入人心;故事的意境也很优美,富于神奇的幻想色彩,常使生活艰辛的民众获得无限的精神享受。四大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已成为传统文化宝藏里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
一、四大传说的基本故事情节与形象系列
(一)四大传说的基本故事情节
四大传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故事情节,但是也有其基本的情节框架,可分别概括如下:
1.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的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女儿(或天帝的女儿,或孙女)。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人间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谁知织女下凡在人间成亲的事让王母知道了,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得隔河痛哭相望。
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他们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传说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细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眼泪。
该传说可概括为三个情节单元:
(1)织女洗澡,牛郎拿去衣裳,牛郎织女相恋成婚;
(2)王母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挑担追到天上;
(3)王母划出银河,牛织隔河相望,鹊桥相会。
其故事融合了两兄弟型、毛衣女型、难婿型等民间故事类型。
2.孟姜女传说
孟姜女传说的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相传有一家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南瓜,在隔壁姜姓人家的房顶上开花结果。收获时,南瓜中生出一个白胖美丽的小姑娘,因为这个瓜是孟、姜两家的,所以取名孟姜女。
孟姜女长大了,当时秦始皇筑长城到处抓民夫,一个叫范喜良的小伙子为躲避差役,进了孟家的花园,正好撞见孟姜女在湖边捞扇子。当时,有一种习俗,一个女子洁白的皮肤如果被某位男人看见,就必须从他为夫;而且,孟姜女也喜欢这个小伙子,于是两人就成了亲。哪知成婚才三天,范喜良就被抓走了。
孟姜女思念丈夫,天天以泪洗面。随后便不顾路途艰险,历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寻夫送寒衣。当她寻到长城脚下,得知丈夫已经死了,尸体被砌进城底。这时,她悲痛欲绝,恸哭得天昏地暗,竟使长城倒塌八百多里。孟姜女滴血认骨,终于找到丈夫的尸骨。她决心背回家乡安葬。
再说昏君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便下令抓来问罪,但看到孟姜女长得荚貌非凡,就硬逼她和自己成亲。孟姜女机智地提出三个条件:一,为范喜良造坟隆重安葬;二,秦始皇得如孝子一般披麻戴孝,在灵前跪哭;三,陪孟姜女游海三日。秦始皇一心想得到美女,便答应一一照办。
孟姜女在完成祭奠自己的丈夫的心愿之后,趁游海之机,投入大海以身殉情。有的说孟姜女后来变成了银鱼(面条鱼);也有的说她变成了一种像蚊子似的飞虫,蛰死了秦始皇。
该传说可概括为五个情节单元:
(1)南瓜里长出孟姜女;
(2)孟姜女与范喜良邂逅成婚;
(3)范喜良远服徭役,盂姜女送寒衣;
(4)得知范喜良已葬身城墙下,孟姜女哭倒长城;
(5)孟姜女智斗秦始皇。
3.梁祝传说
梁祝传说的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生得聪明伶俐,爱好诗文。在封建社会,女于是不得出门求学的,祝英台只得女扮男装,外出求学。路上,她认识了同去求学的梁山伯,两人结拜为兄弟。以后,两人以兄弟相称,同窗读书,同床而息。三年中,梁山伯处处保护、关心着“贤弟”祝英台,始终不知英台是个女子。
三年后,英台回家,山伯相送。一路上,聪明的英台用巧喻暗示山伯,两人可结百年之好,而忠实憨厚的山伯一直未能解悟她的真意。英台只得托词说愿为山伯做媒,将家中同胞妹妹许嫁山伯,让山伯早日来祝家提亲。后来,山伯到祝家拜访“贤弟”,方知英台是位女子,当初由英台做媒许配的胞妹原来就是英台自己。但因山伯来迟,误了约期,英台已由父亲做主,被迫许给了马家,山伯得知实情,悔恨交加,回家后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这边祝英台被逼无奈只得嫁给马家,成亲那日,她要求在花轿经过山伯墓时,让她扫祭一番。当她全身素装来到山伯墓前时,随着“梁兄——”一声揪心撕肝的悲号,顿时天昏地暗,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之中,只见山伯坟墓崩裂,英台纵身投入墓穴。众人抢拦不及,只扯到一片碎裙。瞬间,山伯墓合拢如旧。
这时,雨后的晴空挂着美丽的彩虹,墓地上两只硕大的彩蝶,上下飞舞,形影相随。传说;这就是生不能共枕,死也要同葬的笃情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精魂。
该传说可概括为五个情节单元:
(1)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
(2)结识梁山伯,同窗读书;
(3)英台回乡,山伯家访,始知其为女子;
(4)英台他嫁,山伯病死;
(5)英台祭墓,合葬化蝶。
4.白蛇传
白蛇传的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相传,有一条在西湖里修炼了五百年的白蛇,因为抢吃了许仙口中吐出来的、仙人吕洞宾卖的小汤团,又增加了五百年的仙力。得仙的白蛇十分羡慕尘世生活,就变成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来到人间,取名叫白娘子。跟随她的女婢叫小青,是一条青蛇变的。
白娘子爱慕许仙,就利用西湖游春之日,呼风唤雨,找到与许仙共舟而行的机会。交谈之间,许仙也爱上了美丽、多情而又善良的白娘子,于是两人成了亲。婚后,许仙和白娘子在镇江开了一爿药店。由于白娘子医术高明,又热心帮助穷人,药店名声大振,生意越来越兴隆。夫妻俩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十分美满。
再说,当年没有抢到那颗汤团的癞蛤蟆与白蛇结了仇,它变成了一个和尚,取名叫法海,来到人间处处与白娘子作对。他为拆散白娘子的美满家庭;唆使许仙让白娘子在端午节那日饮雄黄酒。白娘子为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仗着自己有千年仙力,饮了雄黄酒,但还是显露了原形,把许仙吓得昏死过去。为救丈夫,白娘子不顾怀有身孕,飞往昆仑山,经过奋力争斗,盗来仙草,救活了许仙。以后,许仙去金山寺还愿,法海又强将许仙软禁起来,逼他削发出家。
白娘子为维扩自己的爱情,和小青一起上金山寺,水漫金山,与法海进行了一场恶战。白娘子固有孕在身,没能取胜,只得与小青一起回到西湖,准备继续修炼,等待时机再与法海交战。
许仙被关在寺内,死活不肯出家,找个机会逃了出来。回家不见了妻子和小青,又怕和尚再来寻事,也就回到杭州。在西湖断桥处遇见了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小青,便一起寄住到许仙姐姐的家中。不久,白娘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正在大家高兴地准备庆贺之时,法海和尚闯了进来,用金钵收走了白娘子,并将她压在雷峰塔下。
小青为救出白娘子,再度进山修炼,几年后赶回杭州,寻法海和尚报仇。他们交战三天三夜,小青毁掉雷峰塔,救出白娘子,又和白娘子一起将法海和尚打下西湖。法海无处躲藏,钻进了螃蟹的肚脐,小青念咒语将它定在里面,使它永远不能出来。
该传说可概括为六个情节单元:
(1)白蛇成仙,带青蛇来到人间;
(2)白娘子与许仙邂逅相恋成婚;
(3)白娘子被法海施计而现原形,吓死许仙,盗仙草救夫;
(4)许仙被禁金山寺,白娘子一斗法海,水漫金山;
(5)二斗法海,白娘子被困雷峰塔;
(6)三斗法海,小青毁掉雷峰塔,救出白娘子。
(二)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
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可分为三部分:
1.人物形象
可分为正反两面。正面人物是追求自由幸福的一方,其中有核心人物:织女、孟姜女、祝英台、白娘子。陪衬人物:牛郎、范喜良、梁山伯、小青、许仙。反面人物是阻拦、破坏别人幸福追求的一方:王母、秦始皇、祝员外、马家、法海。
2.自然物形象
其中有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天体形象,它们是:牛郎织女传说中的老牛、喜鹊、牛郎星、织女星、银河,孟姜女传说中的银鱼、蚊子、南瓜(或葫芦),梁祝传说中的蝴蝶,白蛇传中的蛇、蛤蟆、仙草。
3.人工物形象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簪子(或金钗)、梭子、织女的衣衫,孟姜女传说中的长城,梁祝传说中的坟墓,白蛇传中的雷峰塔、金钵。
人物形象是四大传说形象系列的中心和主干。可以看出,每个传说的中心人物都是女性,她们是勇敢追求自由幸福的主动者,而且构成其性格的主要因素都集中表现于婚姻爱情方面的叛逆精神。辅助人物有两种:一种是她们的恋爱对象,这些男性都善良质朴,但都有其性格弱点,或愚钝,或软弱,或胆怯;另一种是恶势力的代表。
其他形象在故事情节中也不是被动的道具,而是作为神话色彩的角色超出了本身的自然属性,各以其魔幻性的功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如老牛可以帮助牛郎上天界寻妻,喜鹊可以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银河将爱侣分隔,等等,这些人物以外的形象在故事进程中也起着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使故事充满神奇的魔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