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生气大全集(4)|若谷

(2024-03-22 20:49:02)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不生气大全集(4)|若谷

        第二章|心宽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一个人只有随时在生活当中保持好的心理弹性,不对人对事计较生气,才能自如地应对世事的变迁,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才能达到一种“心宽境自阔,少忧快乐多”的境界。宽心,是智者的必然选择。主宰自己的心灵,改掉生气的习惯,才能收获快乐的生活!心宽一点,烦恼就少一些;心宽一点,日子就顺一些;心宽一点,成就会多一些;心宽一点,朋友就多一些。

        让他一墙又何妨
        当人们纷纷感叹“处世之难,难于上青天”时,星云大师却微笑着将人生比作一场华丽的舞会,聪明人往往选择跳探戈,自始至终保持着优雅奔放、进退自如的姿态。
        “探戈是一种讲求韵律节拍,双方脚步必须高度协调的舞蹈。探戈好看,但要跳好探戈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很多高手均需苦练数年才能练就炉火纯青的舞技。跳探戈与处世,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亲子、朋友、同事、上下级之间,如果能用跳探戈的方式彼此相处,彼此协调,知进知退,通权达变,不但要小心不踩到对方的脚,而且要留意不让对方踩到自己的脚。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恰到好处。”
        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做官。张英世居桐城,其老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势必影响了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寄书京城,告诉张英此事。张英阅罢,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中得到张英寄回的信,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受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谓“六尺巷”。两家礼让之亦被传为美谈。
        一段佳话,留下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让出一堵墙,却换来了两家人融洽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以恕己之心恕人
        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看得远,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当然容易有成就;心量狭隘自私的人,处处与人计较,琐碎小事就能扰乱他的心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减少了。
        做人应该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一个真正的忍者,对待恶骂、打击、毁谤都要有承担、忍耐的力量”。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拳头、武力,也不是枪炮、子弹,而是忍,要做到“遭恶骂时默而不报,遇打击时心能平静,受嫉恨时以慈对待,遭毁谤时感念其德”。
        宽容,是胸襟博大者为人处世的一种人生态度。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能容天下者,方能为天下人所容。据此看来,你若要彩虹,你就得宽容雨点,若是在雨点滴到身上的那一刻便勃然大怒,又怎么能在彩虹出现的刹那拥有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呢?
        森林中有一条河流,河水湍急,不停地打着旋涡,奔向远方。河上有一座独木桥,窄得每次只能容一人通过。
        某日,东山的羊想到西山上去采草莓,而西山的羊想到东山上去采橡果,结果两只羊同时上了桥,到了桥中心,彼此碰到了,谁也走不过去。
        东山的羊见僵持的时间已很长了,而西山的羊照样没有退让的意思,便冷冷地说道:“喂,你长眼了没有,没见我要去西山吗?”
        “我看是你自己没长眼吧,要不,怎么会挡我的道?”西山的羊反唇相讥。
        于是,两只互不相让的羊开始了一场决斗。
        “咔”,这是两只羊的犄角相碰撞的声音。
        “扑通”,这是两只羊失足,同时落入河水中的声音。
        森林里安静下来,两只羊跌入河心以后淹死了,尸体很快就被河水冲走了。
        故事中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有一只羊后退到桥头,等另一只过后再上桥,两只羊便都会平安无事。可悲的是,山羊们都固执地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肯宽容和忍让,最终都葬身河底。
        “宽以待人”既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能够化解人和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友好情感。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处中,严格要求自己,宽恕地善待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尤其是有“我”有“你”再加个“他”,你、我、他之间的纷争就更多了。所以,若能秉持“你好他好我不好,你大他大我最小,你乐他乐我来苦,你有他有我没有”这四句偈语中所含的精神,人与人必能和谐相处,正如《易经》中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化怨恨为宁静
        法帼大文豪雨果17岁那年,与门当户对、年轻貌美的阿黛·富谢订婚,20岁两人结婚。阿黛是个画家,为雨果生了3男2女。这本应是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婚后的第十年,阿黛突然另结新欢,追随一位作家而去。这使雨果十分痛苦,又备受打击。次年,他结识了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两人坠入爱河,这才使他那颗伤痛的心得到抚慰。
        然而,阿黛离开雨果后,生活并不幸福,经济一度很拮据,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有一次,无奈之下她精心制作了一只镶有雨果、拉马丁、小仲马和乔治·桑4位作家姓名的木盒,到街头出售,可是因为要价太高,很多天无人问津。一天,雨果从那儿经过看见了,就托人过去悄悄地买下来。今天,这只木盒仍陈列在巴黎雨果故居展览馆里。
        爱是无私的,经过了一段忧伤的岁月之后,雨果将怨恨化作了一种内心的安宁,这种安宁也就变成了一种高层次的美。
        生活中,一个爱情的悲剧需要我们的原谅和包容。毕竟,诅咒、仇恨只会让人永陷痛苦的深渊中。

        多个敌人多堵墙
        动物王国的某公司里,狮子经理上任的第一天,便把前任经理的秘书斑马小姐叫到办公室,说:“你本身就够胖的,还成天穿着花条纹衣服,一点气质都没有,这样下去有损我们公司的形象。如果你还想当办公室秘书,就得换身衣服来上班。”
        “可是,我……”斑马小姐刚开口解释,狮子经理便恼怒地一挥手,斑马小姐只好含泪离开了办公室。
        狮子又叫来业务员黄鼠狼,并对它说:“你是业务骨干,为了体面地面对客户,从今天起,你不准放臭屁。”
        “可是,我……”黄鼠狼刚要解释,狮子经理不耐烦地一挥手,黄鼠狼只好委屈地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狮子刚走进公司大门,发现公司里冷冷清清,原来公司的员工集体辞职不干了。
        狮子经理的无端指责,不但没有获得它所想象的效果,反而因树敌太多,大家都离开了它,使它成了“孤家寡人”。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要轻易地指责他人。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道,多个敌人多堵墙。”你树敌过多,就会寸步难行。即使是正常的工作,也会遇到种种不应有的麻烦。
        要避免树敌,首先得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绝不要去指责别人。指责是对别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它只能促使对方站起来维护他的自尊,为自己辩解。即使当时不能,他也会记下这一箭之仇,日后寻机报复。
        人往往有这样一个特点,无论他多么不对,他都宁愿自责而不希望别人去指责他。所以在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首先得记住,指责就像放出的信鸽一样,它总要飞回来的。指责不仅会使你得罪对方,而且对方也必然会在一定的时候指责你。
        在生活中,凡是无关紧要的是非之争,要多给对方以取胜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树敌,而且还会使对方的某种“报复”得到满足,可以“以爱消恨”。

        以爱回报恨
        世间什么力量最大?忍辱的力量最大。拳头刀枪,使人畏惧,但不能服人,唯有忍辱才能感化强者。孟获臣服蜀国,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此皆忍辱所化也。
        人际交往中,竞争不能阻止竞争,仇恨不能平息仇恨,以怨报怨只能使事情进一步激化,导致更大的仇怨。反之,忍之、耐之,以不争息争,以德报怨,使人不能与之争,使人无法与之恨,就能很好地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矛盾,进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人生究竟应该以德报怨,以怨报怨,还是以直报怨呢?答案是应该以德报怨。唐代娄师德的涵养就是以德报怨的典型代表。
        娄师德的弟弟要出任官员,临行前来向哥哥问询为人处世之道。娄师德问他:“如果有人骂你,并且往你的脸上吐口水,你打算怎么对他呢?”
        他的弟弟大概以为自己的修为很好,非常自信地说:“无论他怎么骂我,我都不还口。他吐口水我也不骂他,我把口水抹掉就是了。”
        娄师德一听,觉得弟弟的涵养还没有那么高,于是告诉他:“别人往你的脸上吐口水就是对你有怨恨,他是借口水来泄愤。如果你把口水给抹掉了,那么他泄愤的目的就没有达到,你不但不能抹去,还应该把你的另外半边脸伸过去。”
        这正是以德报怨:你对我坏,我还是对你好,你打了我的左脸,我就把右脸也凑过去,直到最终感化你。

        送一轮明月照心房
        有一位修行的禅师住在山中茅屋,散步归来,眼见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时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了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且早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中。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了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禅师在温暖阳光的抚摸下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禅师送了小偷一轮明月,这轮明月照进了小偷黑暗的心房。
        有人开玩笑地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以德报德,虽无所失,但也无所得;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是怨气的平方;以怨报德,只能使怨气由无到有,平添仇恨;唯有以德报怨,宽以待人,方能消除怨气,化干戈为玉帛。
        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宽容才能化解世间的仇恨,也只有宽容才能成为慰藉心灵的良药。现代的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也不主张对人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恨对方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恨不得剥他的皮,吃他的肉,而其结果则只能是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