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体真假趣谈(2)|吴斗雷编著

(2024-01-27 20:50:0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人体真假趣谈(2)|吴斗雷编著

        耳屎真是没用的废物吗?
        假的!
        很多人认为,耳屎是没有用的脏东西,只要一有时间,总是将耳屎抠得干干净净的。其实,耳屎是人体耳道内耵聍腺产生的油脂性分泌物,又名耳垢,学名“耵聍”。它是人体分泌的一种保护耳朵的物质。
        要知道,我们的耳鼓膜是非常娇嫩的,极容易受到损害而破裂,导致失聪。耳屎富含油脂,它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耳屎和细毛还能防止昆虫等微生物对耳朵的侵害。偶然闯进来的小虫等会被密茸茸的细毛挡住去路,因为耳屎味苦,小虫尝到耳屎的苦味后,便会退出去了。
        此外,富含油脂的耳屎还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能对耳道深处的鼓膜不致干涸,从而使鼓膜经常处于最佳运动状态。富含脂肪酸的耳屎,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经实验证明,耳屎里的化学成分能抑制好几种细菌的生长、繁殖。
        我国民间还有不少关于耳屎的禁忌。人们认为自己的耳屎不能乱扔,如果被别人的脚踏了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不利。假如自己吞食了自己的耳屎则会变成哑巴或聋子。总之,耳屎虽然离开了本体,仍然能对本体产生奇妙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避忌。这虽然迷信,却也十分有趣。
        耳屎常会刺激外耳道的神经细胞,使我们产生痒的感觉。于是,不少人就总喜欢眯着眼,拿着掏耳勺在耳朵里挖来挖去。其实,耳屎自然干燥后在耳朵里堆积得多了,当人活动时,就会自行脱落,排出体外。所以我们没必要经常去掏挖它,否则不小心还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左耳和右耳的听力一样吗?
        假的!
        人的左耳和右耳的听力并不是一样的。无论是在哪一音频中,左耳的听力都要比右耳强一些,而且左耳对带有感情色彩的音响的辩识能力也要比右耳强得多。但用右耳听东西却比左耳记得牢,因为用右耳听到的信息传入大脑的左半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左半部的记忆功能比右半部要强。
        人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人们通常用赫兹来度量声波的大小。人讲话的频率范围一般为500-3000赫兹。多数年轻人的听力范围为20—20000赫兹。这个范围远远比不上狗和蝙蝠的听觉范围。而且,人的听觉范围到中年以后就会变得越来越小,所以老年人大多数都会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曾经有研究机构对20~79岁的579名健康人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人从40岁开始,听力就开始在高频区逐渐下降。50岁以后,听力障碍逐渐从高频区向中低频区扩展,而开始有耳背的感觉。但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具体到每一个人,耳聋的发生和发展是不同的。除本身体质、遗传因素外,也受疾病和环境的影响。血脂高、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老年耳聋的形成和发展进程可以加快。
        为了预防听力下降,我们可以经常吃一些鱼、瘦肉、奶制品、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红枣、香蕉、菠萝、芥菜、黄花菜、菠菜、海带、紫菜、杂粮、骨头汤、脱脂奶、钙片等,以保持耳部器官的健康。
        此外,还应注意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高音量的音乐,要知道,高分贝的声音会破坏捕捉并协助处理声音的耳内毛细胞。虽然这些细胞无论如何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死亡,但巨大的噪音会加速听力丧失。音量越大,听的时间越长,受损的毛细胞就越多,而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据调查研究显示,经常戴耳机、大音量(100赫兹以上)听音乐的年轻人将可能比他们的父辈提早耳聋30年!

        “十聋九哑”的说法是真的吗?
        真的!
        我们经常听见人说“十个聋子九个哑”。可为什么是“十聋九哑”而不是“十哑九聋”呢?
        我们通常说的哑巴,是指不会说话的人,但他们并不是不能发音。聋人不会说话就和瞎子不会画画一样。盲人不会画画并不是他的手不会动笔,而是因为他看不见笔画的效果,当然就无法确定下一步的动作。即使原来画技超俗,一旦眼睛失明,也就无法再画出好画来了。说话也是一样道理。正常人在说话时,无时无刻不处在自己耳朵的监听之下,从儿童时代学说话开始,人就是边听边说的。当他的发音正确时,就能马上得到应有的肯定,当他说错时就会被否定。慢慢地就知道各个词语的含义以及发音,通过边说边听逐渐学会说话。可以说,人类的语言就是在模仿中进行的。如果一个人根本就听不到自己的发音,也就无法判断说话的效果,所以自然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了。
        生理学上将这种聋与哑的关系叫做“语言的反馈”。人体中有一套精巧完美的语言反馈系统,随时监听自己发出的每一个音。如果发现音调偏低,就增加了声带的张力;如果发现单不准,就及时调整相应的发音部位,直到满意为止。有的人不是先天性哑巴,而是因后天疾病或语言中枢病变导致变哑的,这样的人虽然不能说话,但他们的听觉完好,耳朵并不聋,所以“十聋九哑”的现象就出现了。

        人真的有两个鼻孔吗?
        假的!我们都知道人有两个鼻孔,但实际上,人一共有四个鼻孔。其中两个是我们能够看见的,还有两个是我们看不见的。
        之所以平时我们总认为自己只有两个鼻孔,是因为我们的那两个看不见的鼻孔已经退化到了脑袋的内部,医学上称之为“后鼻孔”,希腊语则叫做“漏斗”。这对鼻孔与喉咙连接,可以使我们通过鼻子来呼吸。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鼻孔指的就是前两个鼻孔。
        那么,前两个鼻孔是统一工作的吗?目前,对它们工作的协调性有两种说法。一些人认为,鼻子和眼睛一样,两个鼻孔工作是一致的。但另外一些人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两个鼻孔是轮流工作的,一个鼻孔在工作时,另一个鼻孔是在休息的,它们轮流值班。
        人的鼻孔大小不一样,对人体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经实验证明,大鼻孔的人呼入的空气多,心脏得到的氧气就多。这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反之则不然。
由于人是在时刻不停地进行着呼吸,所以鼻孔里就难免进入灰尘等污物。有的人就经常用手指挖鼻孔,自以为是在保持清洁,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手指经常要接触外界,带有不少灰尘和细菌。用手指挖鼻孔,就会把细菌带入鼻孔内。而且,手指甲很可能会破坏鼻毛、鼻粘膜和鼻腔内的毛细血管,对鼻子造成损害,减弱鼻子的功能。
        另外,有关鼻孔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用两个外部鼻孔来探测不同的味道,并根据吸进空气的多少来创造出一种立体声的鼻音。相声演员所表演的口技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只不过并非人人都能模仿得那样惟妙惟肖罢了。

        人的鼻子里真的有“指南针”吗?
        真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鼻子里确实是有“指南针”的。
        美帼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在人的两眼之问、鼻梁后方的筛骨中,有一个小小的、发光的磁石晶体。磁石是一种带磁性的矿物质,信鸽、洄游鲑鱼、海豚、蜜蜂和蝙蝠的身上也有该种物质。事实上,甚至在某些细菌体内也有线状的磁石晶体发挥生理功能。根据科学家的说法:“这些小磁石如同微型指南针,引领着细菌在地球磁场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并游向泥土中它们的快乐老家。”动物体内的磁石晶体似乎有助于它们辨别方向,并且有助于有迁徙习惯的物种在地球磁场中成功地迁移。
        然而受到现有科学技术的制约,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没有完全弄清楚这具体是怎么回事。不过,一些专家认为,不管怎样,至少在人类身上,磁石晶体是通过提高筛骨对地球磁场的敏感性从而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个“指南针”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它可对迁移和捕猎起到一定的作用。

        鼻子的高低真与食物有关吗?
        真的!
        鼻子的高低大小不仅与先天遗传有关,还与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有所关联。只要你看过头盖骨都知道了,人的头骨中央即相当于鼻子的部分有一对圆开的洞,但并没有鼻子那么高,因为鼻子的相当一部分完全是软骨。而鼻子的高低与硬骨无关,是由上述软骨的发达与否来决定的。东方人的鼻子一般要比欧美人低,就是由于这种软骨的发达较差的缘故,这是民族性的遗传因子在起作用。
        东方人,尤其是我国人和日苯人喜欢养份高的食品,所以容易降低甲状腺荷尔蒙的作用。近几年经济状况更好了,人们的伙食也改善了,所以年轻人的鼻子大多要比老年人的高,这也可能是受饮食生活的变化和影响所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