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战国铜屋优人伎乐
【倾杯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叠叠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李玉《千忠戮》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人对舞百万兵。
——戏台楹联
虚迹谈实事莫闲看镜花水月,假相传真情须认就暮鼓晨钟。
——戏台楹联
一
中国演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夏朝。那时宫廷里就出现了最早的演员,叫作“优”。“优”常常是一些滑稽可笑的人,甚至是生理有缺陷的人,例如侏儒——矮子,他们表演喜剧,给人带来欢乐。
从今天见到的材料看,“优”经常会进行一些似真似假的表演,是戏又不是戏。
例如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庄王心爱的马死了,他伤心不已,要用安葬大臣的规格来厚葬它。群臣一致反对,楚庄王发怒,下令谁反对就处死谁。
这时优孟来了,一进宫殿门就仰天大哭。楚庄王问他为什么哭,优孟说:“大王心爱的马死了,仅仅按照大臣的等级来安葬它,对它太轻薄了,我因此伤心。”
楚庄王问:“那怎么办?”
优孟说:“应该用君王的礼仪来安葬它。让士兵给它修建深坑大墓,用砖石砌墓室,用玉棺装殓,上面盖起辉煌的庙宇,派一万户人世世代代给它供奉香火。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大王以马为尊贵、以人为轻贱!”
楚庄王这时候才知道优孟是在劝谏他,说:“我错了吗?那应该怎么办?”
优孟说:“应该按照牲畜的规格来安葬它:用铜锅当棺材,用炉灶当坟墓,用佐料陪葬,用炉火祭奠,把它安葬在人的肚子里。”
于是楚庄王让厨师把马肉做了分给大家吃,人们都称赞优孟的机智勇敢。
这个时候的优戏表演,主要是通过滑稽的语言来逗人发笑,时而歌时而舞,也表演杂技,戏剧化程度并不高。每当宴会时,就会有优人和歌伎、舞伎一起表演助兴。
汉代宫廷里的宴会演出叫作“百戏”,表演各种歌舞杂技和优戏。这时出现了一个小戏《东海黄公》,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一场完整的戏剧演出。
演的是东海边一个叫黄公的人,年轻时能作法术降伏老虎。他用红头巾把头发扎起来,手里拿着红色铁刀,呼云唤雾,兴风作雨,就能把老虎打败。后来老了,气力衰竭,又饮酒过度,法术就不灵了。这时出现了一头白虎,人们请黄公拿着他的红色大刀去降伏它,谁知道老黄公作法半天,云雾不生,就被白虎扑上来吃掉了。
《东海黄公》有了一定的故事情节:从黄公能念咒制服老虎开始,到黄公年老酗酒、法术失灵而被老虎吃掉结束。剧情有开端,有转折,有结尾。演员至少有两个——黄公和假扮的老虎,按照预定的情节发展线进行表演。因而,它具备了基本的戏剧要素:人物、情节、结构和冲突。
唐代出现了“参军戏”一类的优戏表演,已经是像模像样的小戏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公元856年左右,淮南节度使崔铉在他扬州的家里享乐。阔大的金钉朱漆大门闭着,门口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客人。里面的正厅里却挂红结彩、灯烛辉煌,锣鼓轻磕、弦子调音,正在准备演戏。
崔铉以前在长安朝廷里当宰相,刚刚被贬官到扬州不久。他出身门阀世族——听说过唐朝四大家族崔、李、卢、郑没有?崔铉的家族博陵崔氏,可是四姓里打头的世族,早在汉朝就已经称雄天下了,比李姓唐王家族排得还靠前。
另外,崔铉已经在长安当了两任先后十年的宰相,门生故吏满天下,势力雄厚。所以出京时,连唐宣宗都亲自在太液亭为他设宴饯行,还写诗称赞他是“七载秉钧调四序”,对他第二次当宰相七年的政绩表示了充分肯定。
所以,虽然被贬官,崔铉也不太放在心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能上能下是为豪杰嘛!既然来到了天下繁华享尽的扬州——此前杜牧就在淮南节度使幕中当随员,不是写诗赞叹过“二十四桥明月夜”“十年一觉扬州梦”吗?这里正是享受人生的地方,崔铉于是整日钟鸣鼎食,品味人间的富贵荣华。
崔铉有一个特殊的爱好——看戏。他在长安宫廷里可没少看戏,当然那时的戏还比较简单,大体分为科白戏和歌舞戏两类,类似于今天的小品和小歌舞戏。
唐朝宫廷里盛行演戏,还得感谢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诛杀韦后集团抢班夺权登上皇帝宝座以后,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创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元盛世”。那时的长安城是世界最大的繁华之都,居货山积,公私库盈,熙熙攘攘,万国来朝,西域客商、东瀛遣唐使充斥,大有坐拥天下之势。
满怀忧患意识的诗史杜甫,唱出了这样的赞誉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一幅多么生机勃勃的盛世图画!
于是,李隆基开始骄傲了,要当太平皇帝了,做出了许多骄奢淫逸之事。除娇宠杨贵妃,使杨家兄弟姊妹“炙手可热势绝伦”,惹得天下侧目外,他还在宫中开设内外教坊,建起梨园戏班,供自己演戏娱乐,致使唐宫乐人达到了数万人之众。
敦煌莫高窟唐445窟壁画乐舞图
李隆基亲自调教艺人演戏,宫苑之内整日锣鼓喧天、丝竹绕梁,最终导致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国力遽衰,民不聊生。挨到崔铉供职的宣宗大中年间(847—859),唐朝早已不复往日气象了!
崔铉当然也无力回天,而且已经下野,不管国家之事了,顾自个儿风流享乐吧。于是他买来一班家童,又花重金聘来知名乐工当教师,教家童们演戏。
……
此外,由这段记载还可以看出两个情况:第一,其时官僚贵族家庭中已经拥有戏剧家班,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练。第二,李氏以为戏里演的偶尔与自己平日所为相合了,所以久久不敢发怒,可见当时日常生活小戏盛行,李氏已经见怪不怪。这表明了唐代优戏演出在民间的普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