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晏殊词作14首赏析(下)

(2023-12-12 21:08:55)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北宋·晏殊词作14首赏析(下)

        《浣溪沙》
        青杏园林煮酒香,佳人初试薄罗裳。柳丝无力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
        【译文】
        春天在一片挂满绿杏的园林里煮着美酒,美人第一次试着穿上了薄薄的衣裳。柳叶无力地低垂着,燕子也忙忙碌碌地飞着。
        这时候的春天,总是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天的,无人问津花开花落。因无聊而生的愁闷,使日子格外漫长。我又为了谁而消瘦,连脸上的光彩都减少了?
        【题解】
        这是一首伤春的词。词人借青杏园把主人公思春、伤春、在寂寞中流连光景的心理感受呈现给读者。这首词妙在“青杏”上,词人借青杏、佳人来伤春,将悲哀凄婉之情娓娓道来,让人容易接受。

        《踏莎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注释】
        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
        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这里指船。
        【译文】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无边无垠。世间无穷无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题解】
        这是一首晚春愁思之作。全词除“一场愁梦酒醒时”一句,其余都是写景。词人以极其细致敏锐的眼光,捕捉到暮春种种足以引人愁思的场面。全词看似写景,实是言情,一种幽怨的离情借景而出。最后一句“斜阳却照深深院”,看似仍在写景,而万种情思隐约可见,妙在其中。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注释】
        金风:秋风,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
        绿酒:古代土法酿酒,酒色黄绿,诗人称之为绿酒。
        紫薇:落叶小乔木,花红紫或白,夏日开,秋天凋,故又名“百日红”。
        朱槿:红色木槿,落叶小灌木,夏秋之交开花,朝开暮落。又名扶桑。
        却照:正照。
        银屏:屏风上以云母石等物镶嵌,洁白如银,故称银屏,又称云屏。
        【译文】
        微微秋风吹拂,梧桐树叶飘飘下坠。初尝香醇的美酒人很容易就有了醉意,只好在小窗前躺卧酣眠浓睡。
        紫薇花和朱槿花已凋落,只有夕阳斜照在楼阁栏杆上。成双的燕子到了将要南归的季节,镶银的屏风昨夜已微寒。
        【题解】
        这首词的特点是风调闲雅,气象华贵,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词人却把它统一起来,形成表现自己个性的特殊风格。

        《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注释】
        闻琴:据《史记》载: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于夜以琴挑之,文君遂与相如私奔。
        解佩:据刘向《列仙传》载:郑交甫行汉水之滨,遇二美女而悦之,二女便解下玉佩相赠。
        【译文】
        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随后也归去。这些可爱的鸟儿,一个个与我分离。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千头万绪。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如同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影踪。
        像卓文君那样闻琴而知音,像汉水江妃那样温柔多情,遇到郑交甫解佩相赠,这样的神仙般的伴侣早已离我而去,即使挽断她们绫罗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们的倩影。劝你不要再孤独的做一个清醒明白的人了,大家都在花前喝个烂醉如泥才是最好的。
        【题解】
        这首词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优美动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词作,为晏殊词的另类作品。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
        红稀:花儿稀少、凋谢。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红:指花。
        阴阴见:暗暗显露。阴阴:隐隐约约。
        蒙蒙:形容细雨。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译文】
        小路旁的花儿日渐稀少,郊野却是绿意盎然,高高的楼台在苍翠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细雨乱扑人面。
        黄莺躲藏在翠绿的树叶里,红色的帘子将飞燕阻隔在外,炉香静静燃烧,香烟像游动的青丝般缓缓上升。醉酒后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幽深的庭院。
        【题解】
        此词写送别与别后相思。古人因聚散不易,尤重别离。晏殊此词写别离情状,不仅写离别双方难舍依依,还写所骑之马、所乘之舟徘徊不前。写别后相思,不仅写断肠人,也写登楼所见波涛斜阳,如相思无穷无尽。是人有恨,世间万物皆不乐,自有其独特之处。

        《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注释】
        碧海:传说中的海名。
        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绮席: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
        附:带去。
        【译文】
        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
        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题解】
        此词写离愁别恨,作者回忆了过去的离别之景,表达了对闺中人的牵挂,凄哀婉转。全词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风格深婉含蓄,不脱大晏词风,堪称佳作。

        《蝶恋花》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廉海燕双飞去。
        满恨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黄金缕:指嫩柳条。
        钿筝:用罗钿装饰的筝。
        海燕: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生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称。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救枝。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
        六曲形的栏杆紧挨着碧玉似的绿树,风轻轻地吹,杨柳尽情舒展歼它黄金般的丝缕。是谁抚弄着钿筝奏起一曲?惊动了梁上燕子双双穿帘飞去。
        眼前到处有游丝和飞絮在飘飚。红杏花开,正值清明,下了片刻的阵雨。午间熟睡醒过来时,只听得黄莺在四处乱叫,是它惊破了我的好梦,这梦中的一切再也无处寻找了!
        【题解】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上阕写惜春之情,景语皆情语。下阕写送春之意,前三句仍是景语,四五句写人。全词浑成而隐约地表达出题旨,情入景中,音在弦外,篇终揭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