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瓶儿——情心似水坚韧至诚的女人(4)|曾庆雨

(2023-02-28 21:29:08)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李瓶儿——情心似水坚韧至诚的女人(4)|曾庆雨

        生死离别终有情
        母爱,使李瓶儿有了巨大的变化,她通情达理,解人困难。当潘金莲的母亲潘姥姥来到府上,李瓶儿视为自己的长辈,以礼相待,送钱送物,把潘老太太给感动得哭了,因为女儿潘金莲对母亲从没有这样好。李瓶儿对潘金莲嫉恨官哥已有察觉,但还是隐忍在心,不对人说。后来,潘金莲精心训练的雪狮猫,乘人不备时抓破官哥的脸,使孩子受到巨大惊吓而死。李瓶儿作为母亲,只陪着儿子在这世上过了一年零两个月,她的心全碎了。官哥的死使西门庆怒火万丈,他摔死了雪狮猫,以泄心头之愤。李瓶儿虽也悲痛万分,但仍然没对西门庆讲过潘金莲一字的不是。李瓶儿已太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她爱西门庆,她要维护这个家,她不愿为了她的不满和委屈,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李瓶儿长于忍让的品性,使人深深感悟到,家庭生活中的容忍,既是女人的柔弱,更是女人另一种形式的坚韧。
        儿子官哥的死,对于李瓶儿在西门府往后的日子而言,不仅意味着情感上将背负着永远的伤痛,更主要的是这同时否定了李瓶儿想要作为一个完整女人的理想追求。李瓶儿的精神垮了,伤不起的她已然失去了在夹缝里求生存的勇气和力量,她的心已经太累。李瓶儿整日泡在苦涩的泪水里,沉浸在深深的失子之痛中。虽有西门庆的劝慰与陪伴,可她已心如死灰。住在隔壁的潘金莲却很是心花怒放,情绪得意,她时常抖擞精神,指桑骂槐,幸灾乐祸。李瓶儿本可以利用西门庆此时对她的无比关爱之情,好好惩戒毒妇潘金莲,又或将事情原委对西门庆说,让西门庆为自己撑腰,以治住潘金莲。但李瓶儿却选择了沉默,凡事总是一副淡漠的样子。其时的李瓶儿已是看淡这些你死我活的争斗了,因为对她来说争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李瓶儿整日里噩梦缠身,恶鬼缠身,厄运缠身。她的身体垮了,血崩不止,心结难开。死,已是预料中的事。西门庆尽管心里明白李瓶儿是救不过来了,可他仍不放弃,求医问药自不必说,请神求佛,除邪解禳,把能做的都做了。
        一部《金瓶梅》中,西门庆如此用心地对待一个女人,一生中唯李瓶儿一人而已。这是西门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以真挚的情感、平等的态度、尊敬的心理去对待一个女人。西门庆在即将失去李瓶儿的时候,他才感受到自己对李瓶儿的爱。西门庆也十分用心地守着这份来得迟晚、走得迅疾的爱情。李瓶儿以一个女性真挚的深情厚谊、执着的痴爱之心,真正打动了一个流氓心底的柔软之地。李瓶儿用女人痴心的真爱把一个流氓也感化得如同君子一般,竟然生出了对他人的真爱之情。这种逆变,这种对人性的改造,算不算是女性的一种伟大且不说,最起码这是李瓶儿生命价值的一个体现,李瓶儿用自己一生的时间,终于让一个从来不懂得爱的人学会了对爱的感受和表达。
        李瓶儿与家人生死话别一章,称得上是中国传统章回小说各类题材文本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且看兰陵笑笑生对此一节的描写:李瓶儿先向西门庆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奴今日无人处,和你说些话儿。奴指望在你身边团圆几年,死了也是做夫妻一场。谁知道今二十七岁,先把冤家(指儿子)死了,奴又没造化,这般不得命,抛闪了你去了。若得再和你相逢,只除非在鬼门关上罢了。”(第六十二回)这番话说得西门庆心中悲切,他一边要人向衙门告假陪李瓶儿几天,一边对李瓶儿说些安慰的话,他告诉李瓶儿已派人去买最上等的棺材板,冲一冲晦气。李瓶儿眼见西门庆为她做的一切,忍不住拉着他的手,点头说道:“也罢。你休要信着人,使那憨钱。将就使十来两银子,买副熟料材儿。把我埋在先头大娘坟旁,只休把我烧化了,就是夫妻之情。早晚我就抢些浆水,也方便些。你偌多人口,往后还要过日子哩。”西门庆听到这里,心中已是大恸,“如刀剜肝胆,剑挫身心”。西门庆为何如此伤怀?因为在他的生活里,从没有哪个女人,为他的家庭生计作过这样细致长远的考虑。李瓶儿对西门庆的关爱直以朴实的话语道出,那份款款深情包含其中。李瓶儿自嫁进西门府,对西门庆要求的少、付出的多,西门庆对此是再明白不过了。到了晚夕,李瓶儿不让西门庆陪她,她需要时间来安排其他的家人。西门庆走后,李瓶儿把箱中衣服和银饰拿出来,预付给王道姑,作为死后为她诵经的钱。接着叫来老家人冯妈妈,给了银子、绫袄、绫裙,以及一些银首饰,并说道:“老冯,你是个旧人,我从小儿,你跟我到如今。我如今死了去也,也没甚么,这一套衣服,并这件首饰儿,与你做一念儿。这银子你收着,到明日做个棺材本儿。你放心,那房子等我对你爹(指西门庆)说,你只顾住着,只当替他看房儿,他莫不就撵你不成!”交代完冯妈妈,又叫过奶妈如意,给她绸衣、绸裙和一件绫披袄,还有两根金头簪子,一件银满冠儿,说道:“也是你奶哥儿一场。哥儿死了……不想我又死去了。我还对你爹和你大娘说,到明日我死了,你大娘生了哥儿,也不打发你出去了,就叫接你的奶儿罢。这些衣物与你做一念儿,你休要抱怨。”如意本是个无处可去之人,李瓶儿的安排自是叫她感激涕零。最后,李瓶儿对她房里的两个丫鬟,也作了十分周到的安排。直到吴月娘来看她时,病势已很沉重的李瓶儿,还不忘对每个人都有所交代,尤其不忘对吴月娘进行忠告,她悄悄对吴月娘说道:“娘到明日好生看养着,与他爹做个根蒂儿。休要似奴心粗,吃人暗算了。”(第六十二回)李瓶儿这话吴月娘当然是心领神会的,李瓶儿临死前的这番忠告是对吴月娘把无人问津的她接进西门府中的报答,也是对吴月娘在后来的岁月里关照她的报答。李瓶儿临死终于把她对潘金莲的怨愤,转变成了吴月娘认真防范潘金莲的警惕之心。这也埋下了潘金莲在西门庆死后,终被吴月娘赶出西门府的因由。
        是夜,李瓶儿与西门庆最后话别,兰陵笑笑生写下让人十分动容的场面:
        那李瓶儿双手搂抱着西门庆脖子,呜呜咽咽悲哭,半日哭不出声,说道:“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并头相守,谁知奴家今日死去也。趁奴不闭眼,我和你说几句话儿:你家事大,孤身无靠,又没帮手,凡事斟酌,休要那一冲性儿。大娘等,你也要少亏了他的,他身上不方便,早晚替你生下个根绊儿,庶不散了你家事。你又居着个官,今后也少要往那里去吃酒,早些儿来家。你家事要紧,比不得有奴在,还早晚劝你。奴若死了,谁肯只顾的苦口说你?”西门庆听了,如刀剜心肝相似,哭道:“我的姐姐,你所言我知道,你休挂虑我了。我西门庆那世里绝缘短幸,今世里与你夫妻不到头!疼杀我也!天杀我也!”(第六十二回)
        这是生离死别极为感人的一幕。李瓶儿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终之时,她仍心有千千结。在弥留之际,心里最最放不下的还是西门庆和西门府的家事。西门庆听完李瓶儿这些体贴入微、感人肺腑的临终叮嘱后,如何忍得住,他顿足捶胸,痛哭不已。正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此时的西门庆已成了泪人儿,面对哭泣不已的丈夫,李瓶儿只得宽慰他,说自己不会立刻就死去,劝西门庆到吴月娘房里歇一歇。此一别后,但等西门庆再见到李瓶儿,她已永远地离开了这个让她爱、让她恨的悲情世界,也留下了她说不尽恩与怨的长长故事。
        在这一章节中,兰陵笑笑生以细腻朴素地笔法,描画了李瓶儿与众家人生死离别的感人场面。活现出李瓶儿温柔、善良、多情、重义、和顺的美好品格。面临死神渐渐走近的脚步,李瓶儿更多牵挂的不是自己,而是与她一起生活过的家人。李瓶儿对家中各仆妇婢子,不仅了解她们此时此刻的心思,还为她们考虑到了今后的出路问题。对老家人冯妈妈而言,李瓶儿就像女儿,对奶妈子如意儿,她像对姐妹,对小丫鬟们,她更像位母亲。通过写李瓶儿在自己身后对这些家中下人细致周到的安排一节,充分说明,李瓶儿平时很关注这些人生活中的细节和状况,很有心地把她们的喜、乐、哀、愁记在心里。否则,临死前的短暂时间里,李瓶儿也不可能作出如此周密而长远的安排。李瓶儿把自己临死前所有的一点精神、一点力气无所保留地都给了这些在她生活中亲近过的人。难怪她们哭瓶儿之死,哭得如丧考妣,难怪西门庆在李瓶儿死后很久很久,还心里阵阵作痛。面对死亡还记挂着要对生者有所交代和安排,要完成自己活着的最后一份责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高贵的人品。
        在中国小说史上,描写生死离别场面比较精彩的,在《金瓶梅》之前有《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白帝城托孤,在《金瓶梅》之后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之死。但就笔墨的集中,铺陈的尽致,描写的细腻真切,以及从对众多人的临终嘱托的全面看,能如此明晰地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写得“一笔不苟,层层描出”而言,就悲剧场面的情感张力而论,《金瓶梅》中的“李瓶儿之死”是写得最好的。后来的《红楼梦》,在这类事件的书写手法上有所继承也是显而易见的。
        李瓶儿之死敲响了西门家族败落的第一声丧钟,后来的《红楼梦》写秦可卿之死,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描写西门庆为李瓶儿居丧和出殡的隆重场景,与西门庆死后丧事办得杂乱简陋的情景对比手法,在《红楼梦》中描写秦可卿丧葬场面极为奢靡和盛大,与贾母的丧事办理得简单又无序,便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不难看出,后者写作技法上对前者的承继和借鉴的印迹。当然,《红楼梦》毕竟还有着叙述上许多的创造、发展和升华,较之《金瓶梅》,是更为精致和典雅的优秀古典长篇章回小说。
        回顾李瓶儿短暂又可怜的一生,可知她曾经历了两次生死关头:一次是因相思成疾、命在旦夕之时被蒋竹山救活,为感救命之恩而嫁与蒋竹山,并以这次婚姻为开端,最终实现了她对西门庆的情爱表达。李瓶儿能被蒋竹山救活,那不仅是因为蒋竹山的医术神妙,更要紧的是蒋竹山还能喜欢她这样一个没了依靠的女人,这使她感到有活下去的希望。李瓶儿对生命意义的认定与潘金莲十分不同,李瓶儿身上表现出来的自信多于自卑,自爱多于自哀。李瓶儿不仅要求有表面的社会地位,她更要求有女性的实质性体现。李瓶儿追求做爱人的妻子、做孩子的母亲,唯此方能体现她的生命价值。李瓶儿做花子虚的妻子,她不爱也得不到爱。李瓶儿做蒋竹山的妻子,她不爱却被人爱。只有嫁给西门庆,才是她所希望的爱,她虽因为西门庆而受尽凌辱,饱尝委屈,但她终于做成了西门庆的妻子,她对此无怨无悔。李瓶儿为西门庆生下儿子,成了母亲,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她满足了,她成了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女人。这就是兰陵笑笑生笔下的李瓶儿,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心肠。在李瓶儿的生命里,唯有情爱,唯有孩子。情爱与孩子就是她的生命线,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会戕害到她的生命,使她的生存失去意义。这一次孩子死了,不能复活,李瓶儿也就再救不活了。爱她也罢,恨她也罢,人总该有个属于自己的最后归宿吧。
        李瓶儿的悲哀不只属于她个人,作为爱情的化身,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求之不得的爱,李瓶儿式的悲哀就会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

        (摘自《云霞满纸情与性:读<金瓶>说女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