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瘦金体|雪小禅

(2023-01-05 21:57:19)
分类: 图:书画影像
瘦金体|雪小禅
梦笔山人外甥女的瘦金体书法作品

        瘦与金,仿佛贫穷与富贵,凑在一起,居然有一种别致的味道和气息。
        是一个皇帝创造的一种书法体。
        但凡这种皇上,一定做不好皇上。果然,创造瘦金体的宋徽宗对书法和绘画的偏爱,让他沦为金兵俘虏。但正是心中这些对于书画的热爱,才使他在沦为俘虏时不至于落难到不堪的地步——人的爱好,在生死关头总会拯救他。因为漫长的时光是无法打发的,这些爱好,可以与时间为敌。
        喜欢瘦金体,是因为喜欢它的各色。
        就因这叫法,分外有几分落寞的荒意。
        像秋天长水,是寂寂的天空,有几声远走高飞的大雁,其实是含着人世间最饱满的情意的。远的东西总是充满了想象,而这瘦里,就有了山的寒水的瘦。这金里,又有了人世间最真实的沉重和亮色。
        第一次读到这三个字,就被吸引了。三个字里,跌宕出一种极为细腻的光滑与各色感。只这两个字联系起来,衍生出多么孤零的一种情怀啊。
        再看字,真是瘦。绝非牡丹的肥腻,而是一枝清梅的瘦。枯而不甘。我喜欢那支棱出来的样子,一撇一捺都彰显出不同凡响的意味。看着一点也不洋气,甚至有些乡土,可是,一腔子里的血全是清傲的。
        那份浓烈,那份傲岸,分外扎眼。
        也像宋徽宗这个人,偏偏不喜欢做皇帝,偏偏把心染在了琴棋书画里。
        另一个皇帝李煜,南唐后主,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诗词,一切如命,当然也会一江春水向东流。
        总觉得喜欢上文字或者绘画书法的男子或女子会徒增一种莫名的伤。于他的审美上或许是一种趣味的提升,于人生而言,并无多少益处。因为那样会使心灵过早地进入陡峭地带,过上一种看似平静实则颠簸的生活。虽然人生会因此厚了,肯定了,更值得揉搓和拿捏了,可是,它们带来的荒凉和皱折也一样多——这些人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对时间的交待和对生活惘然的品味。

瘦金体|雪小禅
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真迹

        就像瘦金体,看似锋芒毕露,实则是人生的无奈全在里面。
        能在哪里张狂呢?除了在文字中。在日子中,不得不收敛,不得从春到秋,从夏到冬。日复一日重复和交待的,其实是差不多的内容。
        那仿佛是经历过时光淬砺的女子,逆境让她一夜之间成长,被时光打击过的石头、铁或人,往往更加光彩夺目;很多时候,顺境让人慢慢沉下去了,而逆境,一经时间打磨,却可以散发出更加绮丽之光。即使是变得凛然了,突兀了,但那味道却是格外不同了。
        人们很难记得历史上那么多皇帝,却容易记得宋徽宗。金戈铁马是留给岁月尘烟的,一个书法体的诞生却是永远永远地留下来了。尽管想起时恍如隔世,可是,如果看起来,写起来,却仿佛昨天。
        看过一个朋友临摹的瘦金体,分外古意。
        却觉得并不远,仿佛可亲可近的人。贴在脸上,有温热感,放在怀里,是那亲爱的入。远远地看她写,那中式的长衫,那手中的毛笔,仿佛都带着一种阔绿千红的诱惑。在少年,我是如何抵触着中国文化,那么现在,我就有多么热爱着它——你曾经反感的,或者隔阂的,在多年之后。也许会成为最亲近的。这恰恰是岁月所赐。心老了以后,往往会喜欢一些沉静下来的东西,比如书法、绘画,比如戏曲。
        因为不再有生活的节奏和韵律了,也渐渐失去争先恐后去要什么的意味。人生到后来,是做减法了。一步步减去那丰硕的气息,像瘦金体,只留下些风骨和枝桠就够了,那风骨,却更吸引入。因为隔着八百多年的烟尘与风雨,我仍然能感觉瘦金体的凛凛风骨。
        那是一个男人的心声。
        他更愿意臣服于书画之间的时间。那是属于他个人的时间。没有年代,没有界限……他似乎早就料定了。其实,他一定会比别的皇帝更多地出现在后代的书中或者文人们的嘴中。因为文化,从来是穿破了时间这层膜,而且,年代越久,味道会越醇厚,越有气象。什么东西一旦有了气象,便离成大器很近了。
        因了宋徽宗,我偏爱着寥薄清瘦的瘦金体。又因为瘦金体,我更高看潦倒的皇上。有的时候,恰恰因为不堪和潦倒,才创造出一个个文字或书画里的奇迹,那些画牡丹的人,永远不会体味画竹或画梅的心境。潦倒,往往赐予人更高的灵魂品味和耀眼的光彩夺目,比如梵高,比如宋徽宗。
        破掉了富贵之气的瘦金体,就这样支支楞楞地入了我的眼——异数,从来就有着别样的动人大美。无论是书画、文字,还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