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蟒台》,安云武饰王莽
“岑彭啊岑彭,你呀哈哈哈,(跟唱一样)你呀可比不得邓先生了。想当年孤王武科场内,中了你的相貌,不中那马武奇才”,你听,他是一个调门,都跟一会儿那唱是一个调门,“将你点为状元,又恐亏了将军之才,命你一同九梁王前去镇守棘阳。怎么?你也归顺了刘秀前来捉拿于我?你怎不学乐羊子之故,反学李陵背汉!你食我王莽的俸禄,却与刘秀办事。报应昭彰,孤可容你,只恐天不容尔!”所以就是说唱和念:“岑彭卖主去求荣,有何脸面见朕躬?田舍郎孤待你十分恩重,怕的是,怕的是小奴才你不得善终!”
这段叫【二黄碰板】,前面那段,跟邓禹那段叫【原板】,这就是人物关系不同,你恨他,因为恨,这说话的语速就要快,这个气愤也要怒,你恨他,所以就要有一个节奏的变化,板式的不同,情感的不同,唱腔的运用。这边又搭话了。“邓先生,这员将官他是何人?”
“他是邳彤。”
“邳彤?我前儿个刚命你去抵抗,邳彤?邳卿家”,他没先叫邳彤,他先叫邳卿家,这就是两个人物的关系,我刚刚派你去,他还没过来这劲,邳卿家,他首要任务问什么?急切地去问,“邳卿家,孤来问你,你家大元帅呢?”
“我来问你,你家大元帅呢?”
“战死沙场。”
“怎么讲?”
“战死沙场。”
“哎,卿家!”好,这又说明了咱们一个“盖”,我来问你你家大元帅呢?战死沙场。怎么讲?战死沙场。叫起来,卿家!所以这个叫,叫的这个【哭头】怎么叫起来的,但怎么铺垫起来?就是这一铺一盖,再盖再盖叫起来,这就是咱们老传统里边的最常用的一种办法,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办法怎么样把它用好,怎么样把这情绪顶上来,这时候顶到极点了,卿家!痛心。他这个几句话唱,要唱得非常痛心,非常地动感情,非常地悲痛,非常地绝望。“听说是九梁王遭了害”,所以他这音形是在哭,在哭泣,这个唱不是唱,他其实是在哭泣。哭着入,“好一似刀割肉箭刺胸怀”这完全是一句【哭头】,这段哭,这一句【哭头】,“好一似刀割肉箭刺胸怀”,这一句就像挖心一样,刀割肉挖心,乐队一停,大呼吸深呼吸,注意口形和音形,口形控制住不要穿,不要打开,随之打开,逐步地加强,加强音量,(唱)狠到了,再收回,(唱)感情宣泄的就要如此一般。特别是有一下杂音,(唱)透气。眼前若有苏献,收住,(唱)。好,我把那个锣鼓的运用。(唱)这是一般的,一般的观众的“入头”都是在末锣完了再入。
当初马先生教我们,这时候(唱),它入进来再顺着它,“岂容尔等”,这时候他恢复帝王之相:“打进孤的白蟒台!”节奏多急,因为他恢复了,“眼前若有苏献在,岂容尔等打进孤的蟒台。”我还是王莽。这时候再见邳彤换说法了,不叫邳卿家,“邳彤你到此做甚?”叫邳彤了,说完了苏献,这时候就面对咱俩,你今儿来你干吗来了?你到这儿来抓我,你干吗来了?来了,口气变了,邳彤你到此做甚?迎王接驾。“想你家大元帅既然战死沙场,你就该以马革裹尸还进京报上一信,孤发倾国人马,与你家大元帅报仇,方为人臣之道,怎么你也归顺了刘秀,前来捉拿于我,你岂不知”,得从“岂不知”这仨字,“岂不知”仨字多困难,就要特别靠前,“你岂不知豫让吞炭漆身,荆轲反刺秦庭”,又是两个典故。豫让吞炭刺漆身,荆轲反刺秦庭,“鲁夫痛汝,尚且忘身”
。这鲁夫痛汝就更没人知道了,我要不学戏,我不看这《东周列国志》我根本就不知道,鲁夫痛辱尚且忘身,况你身为大将,难道就不晓得忠义,枉生天地之间。这时开始换口,鲁夫痛辱尚且忘身,况你。开始,深呼吸。“身为大将难道就不晓得忠义,枉生天地之间,我把你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他已经开骂了,我把你们这一帮乱臣贼子,人人得而咔嚓,这么一个困境之中的一个老人尚有如此的气势。所以这个地方就叫贯口,这贯口就是一块板,一个尺寸,“况你身为大将难道就不晓得忠义,枉生天地之间,我把你这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原板】也不一样了,起一个【长锤】,这【长锤】夺头要特别精神。(唱)用了一个老旦过门。
“在阵前死了。”这句双翻的,往高双翻的这句唱腔,徐校长当初也讲过这一类唱腔,叫“满江红”,这句要接前边的贯口念白的气势,要接【长锤】的气势,(唱)“在阵前死了大元帅,你就该单人独自奔回京来,去报冤仇把人马带,方显得大英雄做事有才,孤道你是忠心耿耿邳天采,有谁知你归顺了刘秀,带众将进孤的蟒台,这是你的大不该!”你真不该,所以他对他是一种斥责,责备他,你真不像话,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搞的呀?是这么一种态度。所以这个唱腔从前面的“满江红”到后边的最后不该,低处,低处徘徊,高和低,一头一尾互相照应,互相呼应。邳彤再接,接完几句,姚期有点不耐烦了:“邓先生,这员将官絮絮叨叨他是何人?”“他就是姚期。”眼睛,我从来没见过姚期,他就是姚期,“事到如今啊,孤又想起一桩公事来了”。见着姚期他可就想出,“当年得了江山之后,苏献一本奏道,河南郏县鬼神庄有一英雄,名叫姚期,叫孤聘请来,大小封他官职,那时孤未把此事放在心上啊”。自责呀,我怎么就没听苏献的话呀?放在心上,“到如今归顺了刘秀,做了架海金梁,这是孤错在当初,悔在今日呦”。悔,你看,这一个悔字,说明了王莽自责呀,后悔呀,我没听当初,同时把感情基调垫好以后,你这个念白你就知道你怎么念了,我把【四平调】唱一下。
《白蟒台》,安云武饰王莽
“孤王当年选将才”,苏献。进入,鼻腔进入假声了,“苏献一本奏上来”。苏头一出去,控制特强,(唱)点,这个唱不是在唱,是在点,像敲击键盘一样在点,(唱)“鬼神庄现有姚期在,哪把此事—”。您听着我刚才这无伴奏,您听着我给点最本质的,那点掏心窝子东西全告诉您了,就这么唱,有乐队裹着,不洒汤不漏水,还给你包裹得很好。(唱)“哪把此事放在”这儿又一口气,多等会儿。这地儿就别再绕了,别再啃了,你再啃就多了,(唱)第一跟此句不符,哪放在心怀,是后悔,是遗憾,是不那么的强烈。所以偷要有偷的道理,就在这里。这时候(唱)“见一将怒冲冲坐在台外,邓先生,这员将他是谁?对孤说来。”这时候他的要命的冤家就来了,他就是湖阳的马武。“怎么?他就是湖阳的马武?”
“俺不是湖阳的马武。”
“俺是五殿阎君要儿老命啊”。
“不,不好了,听说马武到,叫孤心内焦,汉将俱在此,哀告把命饶。”所以有规范,有要求。“哀告把命饶!”(唱)还是再放里面,“列位将军哪,众位将军,今日有汉家臣子,也有我王莽的故交,我有一言,望列位容我告禀。”哀告!“当年毒死平帝老王,并非我王莽之过,都是那苏献与徐世英定计,你等重整汉室,正合我意。”你瞧这多假,“望列位将军,开一线天高地厚之恩,放我一条生路,容我在此蟒台看经念佛。话已讲完,不知列位将军意下如何?”再用这个水袖蘸眼泪的时候,拿这余光我再瞧他们都有什么反应,这哭是假哭。“我乃皇亲国戚,看你们谁敢拿我。”又来了,蛮不是这个困境之中,又来了,所以王莽不怂,不孬,这个横劲又来了,这时候两人蹿了,将他撤下蟒台,这时候又侧面下,然后出门“一顺风旗”,这一个哆哆步可不是一般的哆哆,老生的哆哆步他是脚,前脚掌在跟得挠步,这么走。
封杰:安老师,完了最后就是这个“云台观”了。
安云武:对。
封杰:著名的一个唱段,就是“八月十五把寿拜”。
安云武:对了。
封杰:那您再给我们详细地说说这个?
安云武:吸足气,“八月十五啊”,这几个字要快一点,这儿不要拖沓,“八月十五啊”,还是我前边讲的,就是说【散板】要有板,【导板】也是在【散板】以里,【散板】的范畴之内,所以要有板。这样又显得精神,同时也能够保证你拖腔出去还有足够的气力,如果前面那么黏拖得那么长了,自我否定了,你前面也黏了,后面也没气了,该垛就要垛下,该拖腔就要拖腔,拖腔的地方然后保持住,用深厚的气力保持住,保证那音型很集中。然后一过门,“把寿拜”。所以这一个大【导板】,中间只有一个过门,“八月十五”上板,没有气口,“把寿拜”也是一而贯之,没有气口,这儿等于是个比粗和姚期、马武双方在,他俩龇牙咧嘴,你冲他们不示弱,这时候唱【回龙】。“满朝中文和武”,这“武”字一定要唱假声,真声唱不上去,“满朝中文武拜寿在金阶”。这个唱腔要控制住,还要准确,还要能够把持住,然后再放开,然后过来。“老王莽拜寿君不睬”。这是用【原板】的板式唱了一个【慢板】腔,所以不好唱,“君不睬呀。”这儿一磨,它不是一般的不睬呀,这就一般了,不睬呀。
所以不是说马先生那个潇洒在哪里吗?像唱腔里,此处乃潇洒也,我刚才说的【慢板】腔,老王莽去拜寿,是君王。这就是一个慢半腔,所以这个处理,就是【原板】里边像这样的处理,其他的戏不是的。“含羞带愧回府来,徐世英定计把平帝害,苏献碰巧安排,我坐江山十八载,内有九载起兵灾,洛阳死了大元帅。”这个关门点,(唱)这关门点要套着打下来,跟胡琴配合,加上演员三个人很密切地合作,把这唱腔收住,保持,控制,“云台观外”。这又是和鼓点密切配合。(唱)“这是我谋朝篡位的大不该。”
封杰:通过安老师的讲解示范,使这出《白蟒台》至今已有百年的剧目得到了保留,这也是安老师学于北戏、回报北戏的一个行为,谢谢您安老师。
安云武:应当的,应当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