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神:阿斗和阿哥|杜德华

(2022-10-29 22:35:07)
分类: 图文:京艺论丛
喜神:阿斗和阿哥|杜德华
“喜神”是京剧及有些地方剧种舞台上所用的一种道具,即为木雕娃娃,亦称之“大师哥”或“彩娃”。喜神地位尊贵,仅次于梨园祖师爷,是过去戏班子里的吉祥物,又被尊为“戏神”。

喜神:阿斗和阿哥|杜德华
《长坂坡》窦晓璇饰
糜夫人

        京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或者说它有一个美学原则,就是一切艺术手段都要服务于剧中人物,服务于演员的表演,使演员能够全面展示自己独特的唱念做打技巧。观众看戏,看的也是演员的表演和“绝活”。因此,即使京剧舞台上出现了一些不合生活情理、不合历史事实的现象,剧作家、演员和观众对此也心有灵犀一点通,欣欣然而乐此不疲。在诸多京剧剧目中的一个道具——“喜神”的运用便是一例。
        喜神,又叫“彩娃子”,一般戏箱只有一个,遇到一出戏要同时用两个,还会临时简制一个。可见,它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道具,但是它在剧中的作用却不可小视,是京剧表演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符号。
        京剧《长坂坡》和《截江夺斗》这两出戏都用了喜神,代表阿斗。我们知道,这两出戏讲的故事发生的年代相隔六七年,可是阿斗长不大,从婴孩到六七岁的儿童都是用同一个道具娃娃代表。这出戏,要看的是赵云,阿斗没有戏,就让他还是一个道具吧。这显然不合事实,不合情理,但合京剧法则,合京剧表演需要。可见,阿斗在这两出戏里只是一个艺术符号。
        赵云在长坂坡救阿斗,七进七出,杀得曹营个个皆愁。他抱起糜夫人放在地上的阿斗,把阿斗放在自己胸前的战袍里。舞台上,赵云背过身去做了一个放阿斗的动作,就表示把小阿斗藏好了。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演员并没有把道具娃娃放进战袍里,他扎的是大靠,还要唱念做打,也无法把这个道具娃娃放进战袍。这时候,演员和观众都明明白白知道没有放,可是又认可赵云把小阿斗放在胸前了。演员要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的技巧表现当时赵云的精气神,观众要看演员的表演,看赵云如何单枪匹马杀出重围,谁也不会去计较那个阿斗是怎样藏放的,那个喜神现在何处。把娃娃藏到胸前铠甲里的情形在《武昭关》里也能看到,伍员将马昭仪放在地上的孩子抱起,藏进自己胸前的铠甲里。这就是京剧的奇妙之处,也是京剧虚拟性和程式化表演美学原则的生动体现。

喜神:阿斗和阿哥|杜德华
《四郎探母》丁晓君饰铁镜公主

        《四郎探母》里则用一个喜神代表阿哥,第一场“坐宫”、第二场“盗令”和最后一场“回令”都因为它而有戏。阿哥是杨延辉和铁镜公主的情感纽带,是铁镜公主盗令的由头,是四郎探母后即刻返回北番的重要原因和说服母亲、弟妹的重要理由,是四郎最终能够赦免死罪的关键因素。同时,这个不会说话、不会表演的道具在演员手里成了人物联系的媒介,成了活跃舞台气氛、营造喜剧氛围的元素。第一场,铁镜公主猜破了杨延辉的心事,当四郎刚要述说自己的真实身份时,铁镜公主把阿哥撒起尿来。演员把假的做得像真的一样,表演得煞有其事,还把撒在自己身上的“尿”用手绢拂了两下。这阿哥撒尿一“打搅”,把刚掀起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下来,活跃了气氛,有了生活化的夫妻对话和交心。第二场“盗令”,铁镜公主先没有得到金鈚箭,她走出银安殿,在阿哥身上做文章,把他扭了一把,弄哭了阿哥,太后唤女儿回去问阿哥为什么哭,铁镜公主说小阿哥要金鈚箭玩。这时,台上台下都知道这一托词是何等荒谬,因为那阿哥抱在怀里,他哪里会说话。可是,我们全不计较这一“荒唐”的表演,都默认它的真实性。这样的艺术真实,是京剧特有的。
        欣赏京剧时,如若把握住了京剧表演艺术的特质,抓住了演员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就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剧中人物,理解各种艺术元素的奇妙运用,也就能够更进一步的理解京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