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看电视剧,却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尽量不看古装片,当然包括历史剧。因为看了往往为我们的编剧、导演以及演员们缺乏历史常识而感到羞愧,自己心里也不舒服。
去年刚纪念过“徽班进京二百年”,而徽班进京并不等于已经产生或形成了京剧。说京剧史是与近代史(即公元一八四〇年)同步形成的,大体不算错。然则无论如何,在乾隆一朝以前的人,总之是看不到京剧的。退一步说,即使乾隆时有了京剧,也不会立即出现马连良的《借东风》。
电视剧《雍正皇帝》是一部长达好几十集的连续故事,我反正是不看的。听看过的朋友说和收到不远千里之外熟人的来信,却使我惊诧咋舌。原来远在康熙帝还未死,雍正帝尚未即位,距离徽班进京的一七九〇年更是遥远的清初,我们的雍正皇帝(当时他只是四皇子)就已在欣赏出生于清末、大红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老生马连良所唱的京戏《借东风》了。
《借东风》一剧凡三变,最早所谓京戏的《借东风》只用暗场。后来程长庚、卢台子、徐小香等人排出了《全部三国志》,我所见到的《借东风》一折的剧本,诸葛亮是以念白为主的,二十年代大东书局出版的《戏考》(王大错编校,今已有影印本)所收的就是这个本子,并且同贯大元先生所藏手钞本(是贾洪林的演出本)基本上一样。至于马连良的《借东风》演出本,乃是萧长华老先生据旧本《三国志》改编,根据马连良在坐科时唱红的传统剧目《雍凉关》(这出戏以唱工为主)的路子,把它改成了一场唱工戏。一九五九年为纪念我们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又写出了新的历史剧本《赤壁之战》,其中虽包括《借东风》一场,唱词却颇有更新。
而雍正身为四皇子时,据电视剧所播放的,他听的乃是一九五九年以后改唱新词的马派《借东风》,或者叫做《赤壁之战》。在京剧尚未形成之际,电视剧中的雍正皇帝能听到京戏已属荒唐,而他所听的竟然是一九五九年以后在新中国传唱至今的马派《借东风》!我想问一句,我们的《京剧史》还要不要写?写出来连拍电视历史剧的编导都不看一眼,还有什么作用?有人出钱赞助,竟拍出这样颠倒史实、根本不知京剧演出史为何物的电视剧来,则所谓弘扬民族文化和振兴京剧的号召,究竟是在逐步落实呢,还是正在反其道而行?
此文写到这里,又接远方朋友来信,说在《雍正皇帝》电视剧中还出现了武打京剧《三岔口》。《三岔口》至少也变过一次,即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岔口》把老本子任堂惠住黑店改成店主刘利华为保护焦赞而怀疑任堂惠是刺客,摸黑开打只不过是一场误会。不知电视剧里雍正皇帝看的是老本《三岔口》还是五十年代改编本。如果是后者,那雍正皇帝完全可以穿西服革履跳交谊舞了,又何必看“京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