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谈京剧《秋江》艄翁的表演(王庆刚)

(2022-08-17 22:24:08)
分类: 图文:京艺论丛
【转载】谈京剧《秋江》艄翁的表演(王庆刚)
        京剧《秋江》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一个追求自由,偷偷私奔的小道姑,与一个热心助人,风趣诙谐的老艄翁,相映成趣。表演方面,生活气息浓郁,情趣盎然,小道姑急于上船,又害怕小船的晃动;老翁只顾说笑,匆忙中忘了解缆绳……这一幕幕情景,扣人心弦,令人发笑。 
        《秋江》中的翁属丑行中的“老丑”类的角色。《秋江》中的老翁富有乐观精神,甚为风趣、诙谐,使人见了不仅可爱,而且可敬。演这种角色,似乎不需要什么程式,实际上,却需要坚实的腰腿功,要有武生的功力,再把它化为老年人的功架,才是老翁。
        京剧的《秋江》是向川剧学来的。京剧搬演过来之后,全念川白不是京剧,全念韵白没有风趣。韵白是京剧的语言风格,但由于上韵,有时严肃有余,诙谐不足,用在丑角身上更为明显。特别是老翁这个角色,性格虽然有多个侧面,而那风趣、幽默却是至为关键的一面,没了这个,就没了翁,就没了《秋江》的“主旋律”。张春华演《秋江》,用一种半是川白,半是韵白的念法,使《秋江》既是区别于川剧的京剧,又带有相当分量的四川特色。
        张春华演艄翁有两副面孔,一是他对陈妙常故作严肃,这是表相;另一方面则是他看到陈妙常纯洁、善良,忠于爱情,他从心底里喜欢这个热情的姑娘,他不能看着她一辈子独对青灯,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她,追赶情人。艄翁的表演要诚恳热情,洞察世事及幽默风趣等几个性格侧面刻画得逼真生动,入木三分。以桨代船,以台为江的虚拟表演,既要形象,又要真实。艄翁的出场即把观众带入到这种情境之中。老艄翁在下场门搭架子“喔啰啰……”, “哪里在喊我哟!”“喔嗬,来了呢!”艄翁云步从下场门撑篙上,向陈妙常招手致意。他在“琴歌”声中,双手用力撑篙,踢左腿,屈抬右腿,转身后退。老艄翁持篙撑船,篱竿撑在红氍毹上,人动竿不动,人走竿不走,只觉得满台是水,看那“船”如在水中,看那人在“船”上。重复两至三遍,至台中,左手握篙,右手捋髯。风趣地看着陈妙常。在艄翁与陈妙常具有风趣和逗哏的对白以后,又用形体动作来表示喜剧性的人物性格。
        来得及,来得及!他不慌不忙地解下腿带,掖胸前。左腿触到河水,赶紧收回〔轻击水声〕哎呀!好凉的水哟!喔啰啰……下船,背对观众,把船沿,使劲将船推向河心,船未动,〔水声〕喔啰……转向观众,背身把船沿,把船往上抬三次,船依然未动〔水声〕〔答答〕忽然发现缆绳未解,不禁失笑,我的绳子还未曾解开呢!
        此时,打击乐奏〔流水〕加南堂鼓,两人圆场至下场门,使船头斜冲上场门台口,继续划船。两人起圆场至台后中场。小船由后台中场直冲台前。小船上下颠簸,由慢渐快。
        老艄翁说:“姑姑莫慌,莫慌。待老汉我替你喊哪。二娃子慢走!老汉我赶你来了!”(乐止,起〔流水〕)老艄翁快速划船,两人快圆场一周。老艄翁转身面向陈妙常,两人作高低颠簸状,下场门下。
        《秋江》一戏,自叶盛章先生从川剧移植到京剧后,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张春华先生在继承叶派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革新,把所扮演的艄翁的人物形象的性格,表现得非常鲜明、完整和富有节奏感,现已成为众多后学者广泛学习的楷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