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笔山人
梦笔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8,488
  • 关注人气:1,0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18】姥姥语录|倪萍著

(2022-05-25 08:17:2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转载18】姥姥语录|倪萍著
倪萍、程前

        给予是幸福,欠人家是受罪

       
        姥姥住在我这儿,永远是“杀富济贫”。她老家的人来电话了,姥姥总是拿起话筒只要听出是谁的声音,就急忙把电话放下:“挂了吧。”然后再不急不忙地拨上号码:“慢慢说吧。”
        哈,慢慢说吧,花我的电话费。
        “姥姥,你不是最偏向我的吗?怎么胳膊肘老往外拐啊?”
        “嗯,我这就是向着你,花你的电话费那就是你吃饭掉了个米粒,俺那场儿的人打个电话就是少吃一顿饭。”
        我们不用了的手机姥姥都把它们收起来,连同充电器,一对儿一对儿地绑好,说等回老家带给亲戚使。我说:“光有个电话没用,还得买得起电话卡。”姥姥说:“有了鸡还愁下不了蛋?这阵子买不起,往后还能老买不起?”
        那年姥姥过生日,她的娘家来了些远房亲戚。临走,我妈收拾了一大堆家里用不着的电熨斗、电饭锅、榨汁机、吹风机、电暖瓶什么的叫他们带上,有的连包装都没打开。
        东西被姥姥拦下了:“不拿。连个苹果都没有吃的,要个榨汁机弄么?摆设呀?再说这么些个人赶火车,滴里嘟噜地拿这么些破烂儿,那还能挤上去?”
        姥姥这一说,大家都挺尴尬的。紧接着,姥姥又加上一句:“有那个心,赶不上(不如)给个信封。”
        我赶紧打圆场:“对对,姥姥说得对,拿信封去。”
        信封里每家装上5000块,我交给我妈,我妈再交给姥姥,中国人的礼数真多呀。
        姥姥没接:“你大姑(我妈)嫌乎少,叫我给。不少,多少是多?多少是少?拿着吧,就是个心意!”
        姥姥看着各家都把信封拿到手了,又指着摆在地上的这一大堆“破烂儿”说:“这是你大姑的一片心意,费点事儿,都拿着吧,省得你大姑不高兴。”
        东西和钱都有主了,继而姥姥又转向我:“你大姐这个人打小心眼儿就好,都放心吧,她那个单位好买票,你大姐认识的人又多,她准叫那么些老的小的都躺着回去。要不这么远的道儿,那腿肿得还受得了哇?”
        哦,这是指挥我负责买火车票呀,而且要买卧铺——躺着回去。
        姥姥又大声地嘱咐她家那些亲戚:“回去赶紧把车票给你大姐捎回来啊,她单位能报销(哈哈,谁单位能报销呀)。”
        我说:“对对,太对了,姥姥说得对。放心吧,都躺着回去。车票都寄回来。”
        姥姥高兴了:“这么些个人在家吃饭,你大姐太忙乎了,叫她领着你们出去吃吧,她净认识些高级饭店,保准叫你们吃上你们都没吃过的东西。”
        这一句话几个指示,必须去个好饭店,必须点从来没吃过的,必须……我高高兴兴地按姥姥的指示办,皆大欢喜。姥姥从来都是这样,里子面子都让你舒舒服服的。
        晚上,屋里只剩下我和姥姥。
        “孩子,你这是替我还人情了,那些个年啊你妈、你姨、你舅脚上的那些鞋都是你姨姥姥大针小线缝的……可不敢忘了人家。这会儿咱有了,咱就该……”
        哈,老太太,这点道理你都说一千遍了。
        姥姥就是这样的人,给予是幸福,欠人家是受罪。
       
        姥姥说,当年她家老房子上梁那天,不算外请的木匠,光村里邻居本家帮工的就有几十口子。姥姥说看着这么些个人愁得她呀,这光馒头一顿就得蒸上百十来个。为了盖房子备这些麦子面,姥姥东屋的那台石碾子磨半个月都没停。人推累了驴推,驴不走了人又推,姥姥那三寸金莲有时一天转上几百圈儿。推完了扫,扫完了箩,箩完了又分批往笸箩里装。磨出的面分三等,一等雪白的面是给客人吃的,二等发黄的面是过节吃的,三等就是黑面了,自家吃。
        五颜六色的笸箩也都是姥姥自己做的。先用废纸泡成浆,再用石模子套胚,晾干以后用好纸一层一层地糊,最后把剪纸贴在上面做装饰,剪纸的花样也是姥姥自创的。家里盛粮食的、放点心的、装针线的都是姥姥自制的笸箩。谁家结婚了、生孩子了,姥姥都会做一对儿高挑的笸箩,贴上一对红喜鹊送去,人家都欢喜得不得了。姥姥说,省了钱办了事儿。
        为了这五间房,姥姥备了十几个大笸箩,笸箩里都装上了满满的麦子面,来多少人都能富富余余地吃。那气派真是要办大事了!
        按照习俗,房子要在正午时分把大梁架上,姥姥说那天鸡叫头遍她就起来蒸馒头了,把两个炕烧得像火炭儿一样,热得姥爷起来坐在被子上睡。
        三大锅馒头六笼屉,数了数一百多个,姥姥想怎么地这也够吃了。谁承想到中午停工吃饭的时候,屋子里、院子里只剩下那外请的七个木匠了,人都走光了。抬出来的六大笼屉馒头就摆在院子中央。姥姥说她当时那个泪呀,顺着脖梗子往衣服里流,擦都擦不净。人家谁不知道二子媳妇(姥姥)为盖这五间房子从去年就开始备这麦子面,每一个馒头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谁舍得吃呀?姥姥的好人缘啊!
        一百多个馒头姥姥一个也没动,孩子们也不敢吃,晚上姥姥挎着小篓挨家挨户地送。不光是房梁上上了,姥姥心里的那个梁也上上了啊!五间草房子把姥姥的心永远地留在了水门口。
        “房子没有梁早晚得塌了,人要是没人帮着,你有多大能耐也活不起呀!”
        五间大房子盖起来了,姥姥一家吃了一年的地瓜面儿。姥姥说:“撑上面子,豁上里子了。”姥姥实际上挺要面子的。按照姥爷的想法,盖三间草房先住着,姥姥非咬牙盖五间。
        “仨儿子仨闺女眼看着就知道羞丑了,不能老挤在一个炕上。闺女得当闺女养,小子得当小子养。肚子不怕吃屈,今年屈了明年有了再补上。有些东西今年赶不上,这辈子就赶不上了。”
        “穷讲究”的姥姥一辈子就这么过的。很快,他们一家又在老房子前盖了五间大瓦房。
        姥姥是办大事儿的人,是有前瞻眼光的人。姥姥说,五间锃明瓦亮的大瓦房往那儿一摆,三个儿子还不到二十岁就有人上门说媒,娶媳妇那还愁啥呀?
        姥姥真有心眼儿。真的,我那两个舅妈都是大高个儿,一个一米七一,一个一米六八。大舅妈是大坛公社的团委书记,二舅妈是台上刘家的村团支部书记,两个人都是共产党员。在那个年代,她们都是很漂亮的女人,大舅妈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干部。
        姥姥一年中最忙的就是秋天收苹果的时候,家里那两棵和我母亲同龄的苹果树好年景都结一千多斤苹果。白天摘苹果,晚上挨家挨户地送。
        小时候我老问:“为什么要天黑以后送呀?”
        姥姥说:“有和咱近的,也有和咱远的,有咱欠人家情欠大的,有欠小的,咱这苹果也就分大筐小筐,天黑了大筐小筐不就看不出来了吗?”邻里之间就怕个厚薄,本来小筐就挺高兴的,一看那家是个大筐,你这小筐就变味儿了,变成意见了,好心就办了坏事了。”
        “姥姥,你这么活着一辈子也够累的。”
        “习惯了就不觉得累,老辈子都这样。家里长工上山种地去了,俺妈在家偷着给俺爹卧个荷包蛋,不给人家吃也别当着人家的面儿吃。长工可不敢慢待,粮食收成好坏都在长工的肚子里,叫人家吃不饱你试试?来年收成就好不了。早上几点去撒种子,埋种子的沟挖多深,几点浇水那都在长工肚子里。人心都是人心换的,长工穷,心可不缺一块儿,你怎么对待他他都有数。”
        哦,姥姥,这都是你的传家宝呀!
       
        姥姥心里记着所有帮过她的人,她心里的那些感动都是特别小的事。姥姥泪窝子也浅,动不动泪水就夺眶而出。
        有一回我姨姥爷(姥姥的妹夫)听说我放假回水门口了,就从自家的菜园子里摘了一筐黄瓜送来了,十几里的山路老头儿一溜小跑,进了门喝了瓢凉水放下筐就走了,下午生产队要上工。那时候一个整劳力才挣8分,少干半天就少挣4分。
        我当时也就七八岁吧,姨姥爷刚走,我就一手拿一根黄瓜,左手咬一口,右手咬一口,吃得那个快乐呀!吃完了我才看见姥姥倚在炕前用围裙抹眼泪:“穷东西(指她妹妹)真是不知道过日子,这都还是些黄瓜纽儿就摘了,怎么下得了这个狠心!不就是个孩子吗,急么?等个十天八日,这一筐黄瓜能长出四筐。”可不吗,有的黄瓜纽儿小得都麻嘴。
        那时的我哪明白,这点事姥姥还哭?长大了才知道这叫温暖。日子过得比姥姥还紧巴的姨姥姥、姨姥爷不比姥姥更知道再等十天八日的就是四筐黄瓜吗?就我算不清这个账!
        这些小事的温暖都积攒在姥姥的心里,姥姥又影响着她的后代,于是我们一辈子从心里觉得欠人家的特别多。心存感激,心里歉疚,人就不敢张扬,不敢学坏,不会发狠。
        几十年过去了,姨姥姥、姨姥爷都去世了,姥姥还惦记着他们的两个女儿:“秀棉、秀君过得不好啊!”
        姥姥有些话在我面前都是点到为止,看我的悟性了。按姥姥的心愿,我每月给这两位在农村没有工作的表姨每人寄去1500元“工资”,我也承诺了,这每月的生活费我会一直发到她们离开这个世界不再需要钱为止,让她们放心,也让她们的姨妈——姥姥放心。钱不多,一筐黄瓜在我心里滋生的温暖远比这多多了。
        九十九岁的姥姥秤还是那么准。
        不敢忘却恩情,脑子里记着的都是美好的东西。美好抵御着邪恶,不断修正着人性的弱点。
        “姥姥,我怎么改正了一辈子,错误还不断地犯呀?”
        “孩子,人就像种麦子,秋天撒上种子,一直到收成,如果都是大晴天,不下雨不刮风连个阴天也没有,你试试?来年收的麦子都是瘪的。人啊,啥事都得经历,错儿也得犯才是个真人,没有错儿那是画上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