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陈道明: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2022-04-26 08:16:00)
分类: 图文:粉墨人生
【转载2】陈道明: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63岁时的陈道明-摄于2019年

        03  励志做凡人
        陈道明曾在做客节目中说:
        “我跑了7年龙套,但毫无怨言,对于这个行业戾气,我从没有过。”
        是的,跑龙套的日子并不好过,要是换别人,早就撂挑子走人了。
        还好老天不会辜负每个努力执着的人,跑了7年终于在1988年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出演《末代皇帝》中的青年溥仪。
        凭借这个角色,他荣获了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不管是演什么,他首先考虑的是我是否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和成长。
        不演戏的时候,他从没闲着,学钢琴,练书法,看《鲁迅全集》,阅读各种书籍,让自己的精神变得充实和厚重。
        其实他也曾有一段浮躁的时候——
        有一次,他去拜访钱钟书。一进屋,发现老人家深居简出,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满屋子都是各种各样的书。
        唯一出声的,是煎药的药锅。一到时间,药锅就“噗噗”地响。
        连续跟钱老先生谈了三次话之后,陈道明在那种书香的氛围中,突然发觉自己贫乏、可怜乃至丑陋。
        在文化人面前,学问面前,自己那点名气连屁都不是!
        后来由于父亲的去世,让他感悟到人生无常,所谓的荣耀都是过眼云烟,他开始觉醒,他励志做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
        之后的日子他真的变成了低调又有内涵的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苟富贵,不慕名利,让自己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方能成就一个更加从容与自由的自己。

        04  比起演员,他更像文人
        陈道明弹得一手好琴,他说:“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
        钢琴对他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无用的钢琴练习便成了排解心中不平的利器。
        陈道明在书画方面的造诣非常深,书法和绘画技艺也都被评为是“娱乐圈中最好的”。
        他曾说过:“进入中年后,我迷上了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
        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然后打开地图,回想多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画好后贴在书房的墙上,一遍遍观赏、对比,直到自觉不错了,这幅方才作罢。”
        又有言:“书画不分家,后来我又觉得书法很精妙,慢慢也迷上了,我现在最喜欢用毛笔抄写《道德经》之类的古籍,一边抄写,一边默读,入脑入心,很有意思。”
        陈道明也相当钟情棋艺。从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到军棋、跳棋、斗兽棋、飞行棋、五子棋、华容道棋……
        真的是琴棋书画无所不会。

        05  低调夫妻的动人生活
        事业上的他从来都很低调,工作之余,他不喜媒体采访,也不爱参加宣传活动。
        拍完戏,别人都会出去喝酒唱歌,他却总是一句“没事别找我啊”,转身就回了家。
        在这个欲望泛滥、诱惑横行的时代,人要懂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他曾说:“工作中,我的疆场是摄影机前的大千世界;生活里,我的舞台便是家里的方寸之地。”
        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是一个恋家的男人,他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陪伴妻女身上。如同他曾说的那样:
        “不一定要大男子主义,但大事发生要拿得了主意。”
        他从不参加真人秀,炒作自己的私生活:台上已经是在演了,台下就免了吧。
        有人曾问,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
        陈道明的回答是这样的:
        “比起抽烟、喝酒、打牌、去酒吧和迪厅,我更乐意的是,在家跟妻子同坐窗下,她绣花,我给她裁皮包、给女儿做衣服。毕竟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才是最大的幸福啊!”
        陈道明曾说:“遇见妻子,才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福气。”
        陈道明已经位列“国宝级演员”,可他却仍愿意把这一切荣耀,归功于自己的妻子。
        谈及妻子,他会自豪地说:“第一,她不以学识看人;第二,她不以金钱看人;第三,她不以地位看人;第四,她不以外表看人。”
        他们初识在四十多前,杜宪出生于书香世家。
        父亲杜庆华是清华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她成为中央电视台做《新闻联播》的主播。
        她端庄高雅的气质,宛若芙蓉出水。落落大方的主持风格,又似清风拂面,在拘谨呆板的新闻环境宛如一股和煦的暖流,吸引了大批观众。
        而陈道明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陈宗宽毕业于燕京大学,后来在天津医科大学执教。
        他自己刚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两年,刚开始在一些剧组跑龙套,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艺人。
        1978年,杜宪到天津看望自己的舅舅,一向对陈道明欣赏有加的舅舅便将同单位的他介绍给自己的外甥女,他们一见钟情。
        那时的他,每个星期都会给杜宪写上一首情诗。彩笺频寄,纸短情长。还别出心裁的录制一张情歌卡带,里面收集了10首情歌,其中大部分歌词都是他亲自创作的,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杜宪只要有空就往北影跑,当时的北影和电视台靠的并不近,但杜宪每次都满怀喜悦,一周一次,然后再匆匆返回。
        起初杜宪的父母对陈道明的职业并不满意,并不同意他们交往,但拗不过女儿的执着,终于同意他们交往,他们也顺利的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杜宪一直做他坚强的后盾,三年后他们的女儿陈格出生了,但陈道明每天都忙着拍戏,脱不了身,照顾女儿的重任就落在了杜宪身上。

【转载2】陈道明: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陈道明一家

        要主持新闻节目,还要到语言学院进修英语,晚上回来再带孩子,就这样熬过了5年,杜宪工作调动到了经济部做幕后编辑。
        随着陈道明名气的增长,杜宪渐渐从传媒业隐退,1992年她辞去了她的工作,在家专心相夫教子,陪伴陈道明度过漫漫岁月。
        陈道明说:“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杜宪看上我,说明我太太一点都不功利。只能说是她的伟大,不是我的光荣。”
        幸福无非是如此,柴米油盐的琐碎,不需要太多责无旁贷的欲望和物质贪念。
        幸福就是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日常,在一起相处的很舒服。
        他们的生活一直很低调,杜宪的消息也鲜有人知,直到2014年,一张杜宪近照流出来,才知道原来退隐的杜宪被聘请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教授。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她仍精神矍铄,眉宇间仍是清朗毓秀,整个状态都十分好,一看就是幸福的女人。
        在这个分手看起来很随便的娱乐圈,陈道明和杜宪就像一股清流。
        几十年来,在他的身边站着同一个女人,他们从未放弃彼此,俩人共同成长、彼此陪伴,从青春欢畅的时辰走到暮年岁月的痕迹。
        如今杜宪也依旧能幸福地说出“如果从头再来,我还是想要嫁给他”,这大概就是最美好的爱情了。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要是说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哲学,仅仅能想到四个字,化繁从简!
        生命包含物质和精神,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
        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前者是身安,后者是心安。
        (文源自诗词天地;图源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