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少兰《吕布与貂蝉》饰演吕布
二十余年来,我曾观赏叶派小生艺术创始人叶盛兰之子叶少兰许多名剧。每次看他的戏,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他的嗓音甜润响亮,大小嗓结合得圆熟自如,在继承叶派“龙、凤、虎”音的运用上,以及道白、神情、做派,可谓酷似乃翁,深得叶派小生艺术的神髓。特别为精心塑造人物形象,下了很大功夫,给叶派艺术增添了新的光辉。文中以叶少兰所演的《吕布与貂蝉》、《周仁献嫂》与《罗成》三剧为例。
叶少兰在《吕布与貂蝉》一剧中饰演吕布,他的表演有自己新的创造。吕布这个“三姓家奴”,虽有天下无敌匹夫之勇,却是个勇而无谋、反复无常的好色之徒。对这样一个反面人物,叶少兰紧紧掌握住人物跳荡的脉搏,围绕吕布的身分、品性加以酣畅地发挥,角色的贯串线十分明晰。整个戏重点集中于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人头会”上的“斩张温”。叶少兰表现出了吕布依仗董卓的权势,为虎作怅、飞扬跋扈的姿态。董卓在群臣筵席上怒指张温私通袁术,刚说出“奉先”二字,“斩”字还未出口,叶少兰演的吕布已将宝剑拔出,一抹一砍,横身一劈,张温一个[硬僵尸]倒卧于血泊之中。紧接着,吕布抹去剑上血痕,宝剑入鞘,掏翎子亮相。只此不多几个动作,生动地展示出吕布的凶狠残忍。第二个环节是“小宴”中夸耀“虎牢关战绩”。吕布盛气凌人地来到王允府上,蓦见貂蝉,顿然神魂颠倒,如痴如醉,好色之态流露无遗。在王允的怂恿下,吕布为讨好貂蝉,忘乎所以地大肆吹嘘自己的战功。叶少兰此处先是大幅度抖袖,盔头珠子簌簌作响,随后,整冠长身,两眼左顾右盼,表现出吕布的傲慢轻狂,紧接他一掸帽穗,眼睛斜瞟貂蝉,得意忘形地掏出一根翎子,将雉尾朝貂蝉脸上轻轻一拂,立即纵情大笑。而吕布炫耀战功的那一大段
[娃娃调]
,叶少兰唱得跌宕铿锵,声情并茂,流溢出人物洋洋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第三个环节是“凤仪亭”。董卓掷戟,父子反目,王允设计使吕布刺董。王允下场后,叶少兰为展示吕布此刻的思想活动,运用了出色的翎子功。叶少兰先是“甩翎”、“涮翎”,然后使用了难度极大的“双立翎”、“抖翎”,这一系列繁难的表演技巧,有力地突出了吕布的气忿、狂躁与妒火中烧的精神状态。
叶少兰《周仁献嫂》饰演周仁
《周仁献嫂》是一出深刻刻画人物心理的悲剧。叶少兰饰演的周仁,感情真挚,含蓄深沉,他通过戏曲的唱、念、做、舞各种手段,从剧情出发,从人物入手,表达剧中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情绪,着力挖掘人物的心灵美与性格美。他在整个演出中,使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在的动作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使体验与技巧、生活动作与载歌载舞表演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捧冠回家”那场戏中,周仁被严嵩大管家严年胁赐冠带,更换官衣,逼他出卖盟嫂,此时,周仁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只见叶少兰在“哑笛”中上场,右手轻轻弹着纱帽翅子,左手抚摸胸际,步履迟缓,双目下垂,到台口左右张望,凝神端带,遥望远方,不禁悲从中来,低声呜咽地呼出一声:“仁嫂”,随即唱起:
“戴乌纱好一似头顶罪状,穿官衣好一似身入沸塘……”,这一连串表情动作,生动入微地传达出周仁此时此境的悲痛欲绝的心情。而后,周仁夫人冯素惠义愤填膺,毅然代盟嫂上轿,伺机刺杀严年。周仁夫妻诀别,周神色凄悲,木然无主,夫妻相对黯然神伤,默无一语,直至周妻刺杀严年未成,自刎而死,周仁猛然从昏迷中惊醒过来,扑倒在地,抚尸恸哭。此外叶少兰增加了一段[反二黄]成套唱腔,唱得凄凉怆悲,动人肺腑。叶少兰全剧表演深沉悲郁,他既寻求剧中人内心之“情”,又不忽略戏曲表演程式的形式美的探索,很好地做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从而使周仁的形象更增崭新的光彩。
叶少兰《罗成》饰演罗成
《罗成》是叶盛兰当年的载誉佳作,缺乏“高、精、尖”的表演水平是极难胜任的。“叫关”一场的[唢呐二黄],唱腔高亢激越,如鹤鸣九皋;论武,“出兵”一场的[起霸],英武大方,刚劲多姿,淤泥河“大战”则猛烈火炽,英气勃勃。叶少兰表演得神完气饱,卓尔不群,不少观众盛赞:
“恍若盛兰再世。”而叶少兰在“立功受责”那场戏里,当罗成一仗击败敌帅苏烈,并杀了他摩下二将,唐营主帅李元吉不但不加封邀赏,反而诬陷他私通外邦,背叛国家,李元吉在责打罗成八十军棍之后,恶狠狠地追问:
“我打得你可公? ”“我打得你可是? ”叶少兰这时咬紧牙关,咽下满腹怨懑之气,从齿缝间忍着屈辱迸出:
“公、公、公……”,“是、是、是……”,传神地显示罗成虽遭诬陷,然以国事为重,并不计较个人恩怨,展现出罗成舍私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叫关”那场戏,叶少兰精致而完美地发扬了小生的独特唱腔,于悲壮激昂之中别具苍凉凄婉。罗成再战苏烈部将,从辰时杀到未时,又从未时杀到黄昏,已是身心疲惫,饥饿难当,不料回营却是城门紧闭,只身难入。舞台上[唢呐]声起,叶少兰闷帘唱出[二黄导板]:
“勒马停蹄站城道”,然后转[原板]:
“银枪插在马鞍桥……”,他唱得极为高昂激壮,表现出人物败而不馁的英雄气概。随着剧情的进展,当罗成感到入城无望,只能写血书让其子罗春送往长安李世民处求救,叶少兰唱的首句:
“十指连心痛煞了人”,是那样苍凉激越,观众从他那以情带声的优美唱腔中,获得了小生声腔美的艺术欣赏。最后罗成为国捐躯时,叶少兰所运用的
[抢背]、[硬僵尸]
种种身段动作,干脆利落,使罗成的英雄形象更具立体感,尤为可贵的是,戏里为丰富罗成这一人物,增加了“不平则鸣”一场戏,添写了
[反二黄]唱段,表明爱国将领罗成尽管处于孤立地位,遭到主帅的阴谋暗算,但广大士卒却是明理识奸,担粮送水袒护罗成,这更激发罗成,不以个人荣辱为重,而视杀敌救国为己任,由于这一情节的增添,全剧的思想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个戏,三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叶少兰演得各具特色,如果不在艺术道路上进行艰苦地求索,那是很难达这种地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