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豫剧传统老戏《对松关》与《虹桥关》

(2013-12-11 14:05:00)
标签:

豫剧

陈素真

对松关

洪月娥

娱乐

分类: 戏曲资料

 

 最近发现了陈素真生前演唱的几段戏,其中一段是《对松关》,虽然演唱时间很短,但她扮演的剧中人物是洪月娥,而洪月娥却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唐代女英雄。这不能不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到底洪月娥与这出《对松关》有何关系?莫非又和豫剧的《洪月娥背刀》有某种联系?为此,我从网络搜索到一些材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松关》是紧接《秦英征西》之后的一出戏

http://img.ph.126.net/CiYHBusNQ6L3ntipRv1EMQ==/3304516226583915958.jpg

     洪月娥是《秦英征西》故事中人物。在民间流传洪月娥的故事很多。如:《洪月娥做梦》.《洪月娥招亲》.《洪月娥背刀》等等。

     说《秦英征西》可能有些人没看过,弄不清楚讲的是啥事。倘若说到秦英就是豫剧《三哭殿》中那个闯祸的秦英,这里的《秦英征西》就是紧接着《三哭殿》而展开的,可能有助于你理解剧情。

     《秦英征西》讲的是唐朝秦琼之子秦怀玉随殿下征西,被番将苏海(苏定方之孙苏宝童)率兵围困。秦怀玉的公子秦英在金水桥附近打死仗势欺人的国丈詹太师,并训斥贵妃。秦英之母银屏公主绑子上殿请罪。皇帝要斩秦英,从沙场返回搬救兵的鲁国公程咬金坚决要求唐皇赦秦英之罪。长孙皇后讲情,公主赔礼,秦英戴罪出征救父亲。

     唐皇准备选将征西,开国元勋的公子们比武待选。驸马秦怀玉(秦叔宝之子)之子秦英举起两个石狮子,战胜了武状元詹虎等人,夺魁挂帅征西。 秦英征西,到对松关,罗章(罗成之孙)斩守将洪江、洪海。洪月娥为兄报仇,战罗章,却又爱慕罗章,故意不取其命。罗章受伤,在骊山老母之徒李月英家病愈,与李月英成亲。洪月娥去找罗章,也嫁给罗章。罗章与秦英大破对松关。而三阴阵又须洪月娥才能攻破,罗章回家求两位夫人出征破敌。薛仁贵之子薛丁山樊梨花率兵增援秦怀玉。罗章请了二位贤妻破阵。王禅老祖助阵,大败西凉军,苏海被擒。

    注意,网上豫剧《秦英征西》一剧,基本上还是《三哭殿》,最后加上一二十分钟的武打煞戏,根本看不出有《对松关》的戏,着实令人失望。相比之下,河北梆子《秦英征西》还有些看头,不过也吻合不住上述剧情。

 

二)陈素真先生晚年演唱的《对松关》唱段

      在《陈素真一生演出主要剧目》中有这样记载:1931年中秋以后,上演的戏有《秦英征西》(又名《对松关》)、《洪玉娥背刀》等。注意,这里在《秦英征西》和《洪月娥背刀》中间使用了逗号,分明这是两出戏。

    陈素真1918年出生,1988年整整七十岁了。她还要录制这段老戏,要演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唱词通俗,但唱腔设计比较花哨,把洪月娥初见她的意中人的感觉,虽唱词不多,但一股脑的宣泄了出来,这或许是为了怀旧吧!

     小宝突然想到豫剧老戏《姚刚征南》中,有黄金蝉初见姚刚一段唱词:“我一见小姚刚无从答话,不由得小奴家骨酥皮麻。他头戴着锁子盔,身穿连环甲,跨下白龙马,银枪手里拿。哎哟哟,娘的心,他是谁?他是谁家的个白娃娃!”描写少女之爱慕俊男之情态,几乎无多差别,然而词句之雅俗,则截然不同!

     若与京剧之《虹霓关》东方氏所唱“赛韦陀……似吕布……”那段唱词作比较,更显得粗俗。

 

豫剧皇后陈素真《对松关》之“听小将把话表”唱段    1988年录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Y7PDFkZp0o/

【匹配唱词】

听小将把话表,洪月娥喜在眉梢,

世袭国公位、祖祖辈辈在唐朝。

他祖也好,他父也好,生下这个小孩儿正是好。

他穿的好,他戴的好,好似韦陀下九霄。

好好好,嗯哪嗨呀、额哪嗨呀,好一个罗门小将来到了。

 

 

三)《洪月娥背刀》(即《虹桥关》)也是豫剧的传统老戏

     《洪月娥背刀》(即《虹桥关》)与上面说到的《对松关》应该是两出戏(可能剧情相关联),小宝都没有看过这两出戏,网上虽然找到了《对松关》的简介,但小标题中所讲的《洪月娥背刀》之剧情,无论如何搜索也搜索不到。无法进行比较,我说它们是两出戏未免有些武断。希望对豫剧有研究的专家给予指点。

     关于豫剧《洪月娥背刀》文字资料倒是不少。且看以下文字资料:

1、有着豫剧第一戏篓子、豫东第一花旦之称的男旦苗喜臣,他在《洪月娥大背刀》这一出拿手好戏里,背刀时刀尖朝下,边走边唱,边玩刀,历来为观众乐道。

2、1962年豫剧名老艺人座谈会演期间,老艺人陈连堂演唱演唱了《洪月娥背刀》,并由张北方记谱。

3、阎立品10岁时,母亲将她送到开封永安舞台义成班学戏,拜著名豫剧艺人杨金玉、马双枝为师,学演了《咬箭头》、《洪月娥背刀》、《烈火旗》、《玉虎坠》等几十出戏。

4、豫剧名旦徐艳琴,14岁在巩义市搭周银聚戏班演唱,先后主演了《玉虎坠》、《红月娥背刀》、《老征东》、《樊梨花征西》等。

   这出《洪月娥背刀》,豫剧名演员中演过此剧的还很多,不在一一列举,但有两位演员不得不提,就是下文提到的常香玉和慕水旺。
http://img.ph.126.net/cwn-ZDM_tjGah2HXDwxXaA==/2690056352440676690.jpg


左图是一张洪月娥与罗章阵前交战的图片

     5、常香玉1932年首次登台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铡美案》,在剧中饰演英哥(娃娃生,无唱词)。接着开始学的第一出戏就是《洪月娥背刀》(又名《虹桥关》),在剧中饰洪月娥(刀马旦)。这是她父亲张茂堂(艺名张福仙,是豫西调老艺人,男旦)亲自教她的,他父亲虽不识字,但脑子特别灵,能把《洛阳桥》《虹桥关》等几出戏里的唱词背得滚瓜烂熟。常香玉回忆说:“爸爸从《洪月娥背刀》的前四句戏教起,他一字一腔的哼,我一字一腔地学。第一句八个字,整整学了四天,还是唱不准,我急得心里冒火。爸爸说‘你平素胡溜八扯惯了,改过来就是不容易。你的嗓子不算赖,一开始学戏就要规规矩矩地学,踏踏实实的练,越急越上火,反而误事。’说起来真是吓人,这四句戏我竟学了一个多月。”当然无需说明,常香玉学会了这出戏,成为她的第一个戏。

     6、慕水旺不仅花旦戏唱得好,而且武打戏也十分了得。他在《洪月娥背刀》中以武旦行当,扮演了巾帼英雄洪月娥。有文字记载,那时豫剧舞台上的“出手”还很罕见,但他却在自己的表演中,出色的运用了,有一个动作十分精彩:他把大刀直立,尾部置于脚尖,用手把刀环一拉,大刀立着在脚上转圈。然后往上一踢,大刀在空中来了个360度大旋转,之后又稳稳地落在靠旗与脑袋之间,用手接住大刀,观众惊叹不已,给他鼓掌,并称之为“绝招”(以上引用了张金保老先生的文章)。

     行文至此,作为戏迷,我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如今陈素真、常香玉大师已故去多年,这两出戏又是她们的启蒙戏,如果她们的弟子及传人,能够复排这两出戏,当是缅怀两位老师,也是继承两位老师所创立流派艺术之举。

                                     (2013年9月23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