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灸艾图》:百姓总是看病难

(2014-12-03 23:10:36)
标签:

南宋大画家

医疗图李唐灸艾图村医

灸艾图村医图宋代绘画

宋代人文关怀人物画

李青友宋代艺术人的价

分类: 返本开新

宋代《灸艾图》:百姓总是看病难

□李青友

   唐朝绘画中的人物多是贵族阶层和宗教意象,宋代绘画中的人物则更多地来自底层。宋代画家之所以对底层社会人物倾注更多地关注,这源于其时代对人自身价值的重视以及其人文的关怀提升。我一直觉得南宋画家李唐的《灸艾图》(或称《村医图》),是最能体现宋代画家人文关怀的作品。

李唐的《灸艾图》描绘的是一位乡村郎中为村民治病的情形:一个郎中弓着腰,手持艾条,专心致志地在患者背后施灸;患者坐在地上,裸露着骨瘦如柴的上身,表情痛苦;旁边的人表情各异,配合郎中按住患者的手脚,使他不能动弹;一个小童子在郎中身后手持一贴膏药,正准备给病人贴敷。整个画面都有一种紧张的气氛,通过对灸艾治疗这一情节的朴实描绘,反映了当时时底层人物的低端医疗条件,其中是否还有作者的的寓意和寄托竟不得而知。

 《灸艾图》真实的记录中国古代乡村医生用灸艾法为病人治病的情景,画面中医疗条件简陋、患者表情异常痛苦、郎中治疗专注镇定、抓按患者老妇人非常用力、两个少年或恐惧或担心、拿膏药的童子非常认真,对此场景描绘得如此细致入微,这和画家对农村生活深切关心和细致观察不无关系。而这些,都是画家高尚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在今天看来,《灸艾图》中的行医场面足以说明了其医疗水平之低下。中古时期的底层人物在遇到疾病之时,他们根本也不可能像贵族一样享受到很好的医疗条件。于是在落后的农村,这种专业素质较低的乡间郎中、赤脚医生便成为当时医疗的主要保障力量。这种保障力量应该是微乎其微的。有学者统计了史书有生卒年的宋人寿命,得出生活于社会上层的人平均寿命为64.5岁。可是,又一组数据表明,整个宋朝的人均寿命还不超过三十岁。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底层社会的寿命远远低于上层社会,这多半和乡村、底层的低下医疗水平有关。

人文关怀总是普及生命和精神,而关怀生命又是最基础的,有了生命基础才可以谈精神。《灸艾图》对生命本身的关怀已细致入微,把看病难这个话题诉诸丹青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重要启示,那就是社会需要健全的医疗制度和完善的医疗体系。近些年来,“看病贵、药价高”现象倍受诟病,社会各方面对此都极为关注。尽管从不同的方面各界都有所阐释,但是在实效中却见效甚微,人们所需要的医疗服务难以得到满足,人们所支付的医疗费用难以承担,人们的健康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健全医疗制度,让有效的制度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最最见成效的。

     可以说,《灸艾图》反映出农村看病难的问题,是饱含着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的。                             2014-12-3

宋代《灸艾图》:百姓总是看病难

上:南宋画家李唐的《灸艾图》,又称《村医图》,是我国第一幅医疗题材的绘画。

下:《灸艾图》局部

宋代《灸艾图》:百姓总是看病难

宋代《灸艾图》:百姓总是看病难

宋代《灸艾图》:百姓总是看病难

宋代《灸艾图》:百姓总是看病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