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宋鹏君教师工作室: 说出我的故事

(2011-05-05 08:44:06)
标签:

李理

宋鹏君

教师

工作室

故事

教育

分类: 教学感悟

http://s15/middle/66b3a67dha27cb154009e&690说出我的故事" TITLE="【小学语文】宋鹏君教师工作室: 说出我的故事" />

 说出我的故事

李理

没有斐人的成绩,没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平凡得如同一颗小沙粒的我已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十几个春秋。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在匆匆逝去的时光里,难忘那两次失败的经历。

最难堪的一节课

    第一次被教育组的领导听课,是在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三个月。

记得那一天午写课后,教导主任通知我们利用课间十分钟进行打扫卫生,我们满以为是检查卫生,哪曾想是检查教学工作的。本来第一节是数学课,可领导说要听我这个师范生的课。我顿时慌了手脚,铃声响了,我站在讲台上足足愣了好几分钟,才喊上课,感觉面红耳赤,整颗心都快跳出来了。要知道,昨晚准备的内容,早在上午讲完了,本想下午仅剩的一节课完成相关练习的,该怎么办呢?无奈,我一咬牙,把上午的课重上一次!那真是漫长的一节课呀!由于是学过的,学生提不起兴趣,更何况一些重要的内容学生已整理到笔记本上了,整节课味同嚼蜡,没有半丝灵动与生机!我暗暗叫苦:完了……”课后善良的老校长没向我转达那一大堆缺点,好心的老教师却叹着气告诉我:上老课,你犯了教学的大忌讳,小心一辈子呆在这僻远农村回不了家。吓得我老盼着人家再听我一次课。

难堪写在脸上,有好几天,心情沮丧。那一次听课,让我明白,课堂如一亩良田,它留给勤劳者硕果累累,留给懒惰者一堆杂草,唯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而唯有勤耕耘,才能使你的课堂焕发生机。

最失败的一节课

    我想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站在自己的领土上已十几年的我,却上了一节糟糕至极的思品课。

    去年三月份,已接了不少任务的我被请进校长室,校长笑眯眯地在我身上加了块砖——上一节思品课,参加县教研组长综合能力比赛,理由是这是全县的比赛,要为学校争光,其他老师没有上这一类课的经验。

 回到办公室,我立马向教思品的陈校长借来五年级的课本,一看懵了,我最怕那种没感觉的课,课本中的的内容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或不符教学实际,像《我是独生子(女)》、《我来当市长》之类的,最后我锁定了《多彩的民族》这一单元。整个单元由整体到局部分几个小节分别讲述了我国各个民族的分布情况,民族的文化,新疆风情,西藏风情,内容很简单,每一章节的内容连文带字不过一页多,如果真的就内容上课十来分钟就完成任务。如何补充教学资源,要上哪个章节,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成了我备课的最大的问题,稍不留神就把思品课上成语文课或政治课,思来想去,决定上《走进民族大家庭》这一节。

我自以为是地认为要把课上得出彩就应该把课堂弄得热热闹闹,要让课堂气氛热烈就该调动学生的强烈兴趣,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要全方位调动孩子的感官,给予其强烈的视觉刺激。因此,我一方面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各民族的资料,一方面张罗着怎样请电脑老师把课件做得漂亮些。在我的设计中,主线基本是这样:激情导语之后就是欣赏宋祖英的《爱我中华》,进而了解我国主要民族的分布情况和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情况,为了使学生牢记各民族的分布位置,我还准备了拼图,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手拼一拼,我简单地以为这样做,既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及合作的能力又能牢记这一知识点,课后我才发觉我把他们都当成过目不忘的天才了。接着依据课前请学生收集资料这一资源,我还举行所谓的民族知识小竞赛,什么出示一段赛龙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之后回答:这是哪个民族的的传统活动,请说出该民族的三个传统节日;欣赏一段竹竿舞,接着出示问题:这是来自哪个省的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要不就是看一段《阿凡提斗智》动画,然后又抛出问题:故事中的阿凡提来自哪个少数民族?该地区盛产的水果有哪些?类似这样的题目一共十道,占据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最后深情总结后让学生齐唱《爱我中华》。课上完完凭感觉知道砸了!我很敬重的教研员李主任劈头盖脸嚷道:大半节课玩知识竞赛,你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了吗?你带他们领略了没有?哪个民族有什么样的风俗民情,你的学生懂吗?这不是靠一段视频就能解决的!你看看你上的是什么课!另一位领导也说:这次你没运用你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这一优势!性格内向腼腆的我当时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那个星期,我一直在惴惴不安中度过,见了校长远远走来,我赶紧绕道走。

特级教师武凤霞说过: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不是课堂是否热闹,也不是举手人数的多少,而是学生是否在积极主动地思考。是啊,一节凌驾于学生之上,完全没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没顾虑学生情感需求的课,哪有不失败的道理呢?

    这两次失败的经历不足以构成我的人生,但已成了我不可磨灭的一段珍贵的记忆。

 

≌≌≌≌≌≌≌≌≌≌≌≌≌≌≌≌≌≌≌≌≌≌≌≌≌≌≌≌≌≌≌≌≌≌≌≌≌≌≌

 

来源:宋鹏君教师工作室

主编:王增海     责任编辑:刘海文    图文编辑:李嘉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