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外白渡站金陵码头站豫园城隍庙站观光车外滩 |
分类: 天南海北 |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以黄浦江为中心轴,江西侧人们曾把这里叫作“十里洋场”;江的东岸,曾经的荒凉落后之地,如今矗立起了一座新城,人们称之为“东方明珠”。
要想一天内浏览并了结大上海一些著名的景点,几乎不可能。
今年的9月17日,上海开通了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采用“旅游+交通”的运营模式。线路覆盖浦江两岸,全程大约80分钟,行程22公里,圆了我这样的建筑爱好者一日阅览大上海建筑的梦。
成人票价50元/人。
我们乘车的那天是周一,车上人特别少。
行程中共设五卅运动纪念碑站、外白渡桥站、金陵东路码头站、豫园城隍庙站以及东方明珠站五个站点,每一站都有专职的讲解员讲解一些经典建筑的历史和背后故事。
导游通常为乘客讲解半个小时左右,另预留15分钟左右的自由活动时间。随后,游客便可以在站点乘坐下一班专线巴士车,前往下一个站点。
我们第一趟时每个站点没下车,坐了一圈,大致对整个路线和周围景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从宽敞的大路到狭窄的小巷,再到过江隧道,我们选座在二层的第一排,视角开阔,美景尽收眼底。
一圈下来,回到始发点。准备按设站下车听讲解。
第一站五卅运动纪念碑站。
五卅运动纪念碑。
老上海地标建筑——国际饭店,邬达克的杰作。
大光明大戏院,又一座邬达克的力作。外部维修,参观了内部,今天看着依然富丽堂皇。
两部两个缓步台的大楼梯,这样的大空间设计在那个年代绝对是超前的。
墙面是奢华的意大利进口大理石。
室内喷泉。
站在二楼俯瞰,金碧辉煌。
沐恩堂,也是出自邬达克的手笔。
第二站是外白渡桥站。
这座棕红色的建筑——上海大厦,曾经是上海六、七十年代的一张名片,还多旅行包上都印有它的照片,虽然很模糊。
第三站金陵东路码头站。
这一站老建筑最多。
这座老上海的气象信号台,1907年建造,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台统高50米,塔高36.8米,为阿塔努布式建筑,据说现在世界上只有两座这样的建筑。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中,将它向东整体移位20米。
第四站豫园城隍庙站。
城隍庙大门紧闭。
庙外市场倒是热闹非凡。
老建筑修旧如旧不易,虽精工细雕,依然少了那一份年代的温润。
豫园遗风尚可。
到东方明珠站时16:15。
建筑可阅读专线车首班车为上午9:30,末班车为21:00,站点人工讲解服务时间为9:30—16:00,所以最后一站没有听到讲解,有些遗憾。
下午16:00以后,还可以凭卡免费换乘都市观光1线、2线、3线,这50元真是物有所值啊。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上海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