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中国最早、最平缓屋顶的木结构——山西南禅寺大佛殿

标签:
唐代唐塑安详鸱吻旅游 |
分类: 天南海北 |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距今1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俗话说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作为一名学建筑的对古建筑情有独钟,2017年的9月27日和先生一起到山西,最想看的就是这个古寺——南禅寺。
南禅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
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不巧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正在维修,好在终于可以进入院内,可是周围被施工围挡拦住,但怎么也不能拍一个完整的正面照。
上图是借用网上的一张主殿的外形图。从唐代到清代,年代越近,建筑的屋顶越陡峭。而其平缓的屋顶是唐代建筑的最明显的特征。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保存有不十分明显的墨迹:“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重建殿法显等谨志”,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证。
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比佛光寺还早七十五年。外观简洁,造型俊美、古朴。三间正殿高大雄伟,据实际测量,面宽十一点六二米,进深九点九米。整个大殿外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轮廓秀丽、大气,给人以庄重的感觉。
佛像为唐塑,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那天参观的人只我和先生两个人,管理员为我们打开大殿紧锁的大门,我们有幸瞻仰佛坐莲台,慈光四照,尊贵而端庄,严肃而安详,似在讲经说法。
据《中国文物报》报道,1999年11月24日晚7点左右,三名歹 徒 闯 进南禅寺,将保管人员打 伤 捆 绑起来,割 断电话线,砸 开佛坛的钢网门锁。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当 胸 挖 开,腹内宝物被 偷 走,文殊菩萨的后背也被掏 开,其余几尊塑像同样受到破 坏。唐代特有的两尊最美丽的“似宫娃”供养菩萨被锯 断劫 走,狮童塑像也从脚跟处被掰 断劫 走。被 盗的文 物如今杳无音信,令人不由扼腕叹息。
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
南禅寺的屋顶是全国古建中最平缓的屋顶,这是唐代建筑的风格,与明清时崇尚的“陡如山”明显不同。
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
上图是其中一侧配殿建筑。
纵观南禅寺,最普通的板门,最简单的直棂窗,屋顶只是一片静悄悄的灰色布瓦,除了鸱尾,正脊与垂脊上没有任何花纹装饰。
中国唐代多以木为结构的主体,经过几千年的沧海变迁、大多毁 于战 乱和火 灾,留存下来的完整建筑不多,南禅寺虽然规模不大,但我们通过它可以领略唐朝建筑、雕塑的风格,那就是大气、简洁、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