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老泉畔有晋祠

(2017-10-12 08:31:33)
标签:

晋祠

圣母殿

盘龙雕柱

难老泉

夫妻树

分类: 天南海北
难老泉畔有晋祠

       俗话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山西太原,晋祠胜境,一定要去拜谒。

难老泉畔有晋祠

        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逢金秋,晋祠公园正在举行菊花展。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晋祠依山而建。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现代雕塑,唐太宗李世民的及他的开国臣僚。

难老泉畔有晋祠

      西周之后的汉朝晋祠曾经受到地震的破坏,南北朝之后进行维修,之后的隋、唐、宋不断的对原有的宗祠进行扩建,所以现在祠内有几十座不同朝代的古建筑。终于到达晋祠的核心区了,也就是真正的晋祠。拜谒晋祠要有一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执着。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三晋,从地域来讲就是特指现在的山西。这里有一座名泉——难老泉。耐心跟着我向里面走就可以看见了。直到这里你就会明白这晋祠的选址真是厉害——依山傍水,是一个风水宝地啊!

难老泉畔有晋祠

       进得园中,我的眼睛开始应接不暇,一座座古建筑,雕梁画栋,细部结构更是拱斗交错,飞檐高跷。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上面照片中的建筑是一座古代的戏台。据说台阶下面四角埋着几个大水缸,是为了产生回声共鸣,这样声音就更加的高亢并传的远些。

难老泉畔有晋祠

       每一座建筑都有年代,也都有一段历史。这座“对越坊”,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精细。“对越”的 “对”,意为报答;“越”,即扬,意为宣扬。“对越”两字合起来,意为“报答宣扬祖先功德”,在此处意为“宣扬母德高尚”。

难老泉畔有晋祠

       这座对越牌坊,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相传明代书法家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久治无效。在吕祖庙求签得“添砖加瓦”四个字。高应元于世想在在晋祠建一建筑,仔细观察发现这里殿、堂、楼、阁、亭、台、桥等应有尽有,唯独缺少牌坊,牌坊建在何处为宜?金人台西,献殿东的这块空地最合适。高应元想,将来牌坊落成后,殿、台、坊组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定会收到消灾的效果。高应元原计划建造一座简单的小牌坊,没想到在破土动工的第二天,他母亲的病就好了,因而感念神灵的庇护,决定改建成大牌坊。牌坊落成后,命名“对越”,由高应元执笔,墨迹气势磅礴,被列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难老泉畔有晋祠

       这个建筑是晋祠最古老的建筑——殿。建于大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的外形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飞檐斗拱交错,内部空间宽敞,且四面没有采用砖墙,全部为木结构格栅,方便通风,因为这里是存放祭品的地方,可以起到防腐保鲜,是一个天然的冷藏箱

难老泉畔有晋祠
 
      透过殿,人们驻足观看的就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圣母传为叔虞之母邑姜。
      
难老泉畔有晋祠难老泉畔有晋祠难老泉畔有晋祠难老泉畔有晋祠

       圣母殿为北宋年间建筑,整个建筑位于一座高高的平台上,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平面接近方形琉璃瓦屋面,显得巍峨壮丽。

难老泉畔有晋祠

       大殿门前就是那个传说的鱼沼飞梁——中国最早的立交桥,现在已经全部重新维修,但是底下的木桥墩依稀还可以找到当年的痕迹。

难老泉畔有晋祠

      走进大殿,牌匾雕塑比比皆是,古韵盎然。

难老泉畔有晋祠难老泉畔有晋祠

        大殿前面有八根柱子,柱子上是木雕盘龙,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

难老泉畔有晋祠

       盘龙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色彩已经斑驳,但鳞甲须髯依然清晰生动。

难老泉畔有晋祠

       圣母殿的中央供奉的是圣母——“邑姜”,面目表情和善慈祥,但是塑像除了脸上,其他部位遍布灰尘。对与原有的建筑和雕塑应尽量保持原滋原味,但及时清理灰尘还是有必要和应该能做到的吧,感觉晋祠的管理部门有些懒惰不尽职啊!

难老泉畔有晋祠

       左右两庑有40多位侍雕塑。他们分别是宫廷中尚室、尚膳、尚玺、尚宝的侍女和歌伎、舞伎等。几乎都为真人大小,恭敬朝拜而立。

难老泉畔有晋祠

       的这5尊应该是唱戏的侍女,当中最著名的是这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侍女,从一侧看她喜溢眉梢,含羞带笑;可是从侧面看去,隐约可见其低眉酸楚,泪含眼角。据传梅兰芳大师拜谒晋祠时曾在此尊侍女像前伫立良久,反复品味她的内心和动作,且大加赞赏。人生悲喜同时表现在一个人的脸上,确实堪称绝世之作

       只可惜圣母殿现在已经不能进去参观,那个侍女也只能看见半边脸,究竟那一侧脸是什么样只能凭想象了。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圣母殿外两座高大雕像,神态栩栩如生。

难老泉畔有晋祠

        上面的所有建筑都位于晋祠的中轴线上,也是整个晋祠的精华所在。

难老泉畔有晋祠

        从圣母殿出来,左右两面也有很多建筑和古迹。

难老泉畔有晋祠

        著名的唐碑,传说为李世民亲笔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可惜石刻已经斑驳。

难老泉畔有晋祠

       上面这块被看似一个无字碑,其实在光影下可以隐约看见李世民的画像,拍照下来仍可以看见李世民模糊的身影,头戴长翅官帽,身着长袍,手捧腰带,神态悠闲自若,闲庭信步的感觉。大家如果去晋祠,一定要亲眼去看一下这个碑。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传说的神泉——难老泉。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晋祠初建的当年附近水势应该非常的丰沛。发现一个碑帖为郭沬若咏难老泉的一个小散文“既可可疗疾。翠绿宜睡莲冬季异睛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难老泉畔有晋祠

       晋祠里有两棵千年柏树,盘根错节,相互绞缠,于是被人们称作“夫妻树”。导游热心的为我们拍照,还让我们做各种造型,有些尴尬,照片出来看我们两个人的表情都有些僵。

难老泉畔有晋祠

        晋祠的古建筑之美令人难忘,可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口难老泉井,古人和我们今人一样或者说更甚,那就是对生命长度的渴望,平民百姓和王侯将相皆如斯也。

难老泉畔有晋祠

       有山,有水,凭此风水宝地之后才有的晋祠。

       鞠一捧难老泉入口,就这样一起慢慢变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