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于清明小长假前去北京出差,我忙完了手头工作,随身带了两套衣服装进一个大包,只带手机不带沉重的相机,轻装上阵,和先生汇合在北京,开启了小长假模式。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的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彼时的东北沈阳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而北京的四月春未尽,春正浓,正是人间四月芳菲起的好时节。
回来后就一直想把这段时光记录下来,可是琐事缠身,未能成文。马上就要立夏了,工作和生活也暂告一个段落,今天终于把手机中的照片整理出来,重温一下曾经的四月芬芳。
春游北京,第一天,首选当然非颐和园莫属了。
皇家园林,高端大气,历史景点众多。可是在这春日里,看青山、看绿水,看桃红柳绿,嗅漫天芬芳,才会不负春光啊!
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桃正红,柳正绿。








一树繁花,香飘四溢,在落英缤纷的树下留影,每每看到照片,就会嗅到满心的芬芳。
一路走走停停,傍晚从颐和园出来,不远处就是声名远播的后海酒吧一条街。
迷离的灯光,喧嚣的音乐,还有暧昧与躁动的氛围,这些早已经不属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路过,看看热闹而已.......




走出酒吧一条街,回过头才发现这还是一条老街——荷花市场,可是现在可能只是空有其名吧。
第二天,我们计划走一走北京的胡同。
先是到最近炒得非常热的景点——南锣鼓巷。

主要小巷人头攒动,几乎不动,没办法就和先生捡偏僻的枝杈小巷走。


小巷深处,春意正浓。古树已经发出新绿,粉嫩的桃枝也从宅院的墙里探出枝丫,红粉与新绿相映成趣,别有洞天。



中戏,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这所大名鼎鼎的艺术学府也藏匿于这巷子的深处,呵呵呵.......,看来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帽儿胡同有一个小书店,厚厚的白布蓝底的门帘,隔绝了内外,仿佛也挡住了时光,感觉它好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

进得店内里,发现店内可谓小巧玲珑,但却透着一种方寸乾坤的情怀。随手抽出几本书浏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

看看还有闲暇时光,就准备再逛一逛八大胡同。


走了一小段,看到有三轮车夫吆喝,想想坐着“洋车子”逛北京老胡同应该是最应景了。


纪晓岚故居,作短暂停留。其他的诸如小凤仙故居、婉容故居等等,都是走马观花。

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修旧如旧,难得有一处原汁原味。文革把这座城市乃至全国的文明古迹摧毁殆尽,今天看起来还让人感觉心痛不已。


到了北京,除了逛,当然不能忘了吃,吃是最能反映地域文化的。
我们第三天下午回沈,所以中午决定找一家地道的北京菜馆,享用一顿纯正的北京菜。
最终被我们选中的这家菜馆叫做“北平食府”,有着老北京的装饰,还有着地道北京菜。
来北京一定要点的老北京炸酱面。
相信大家都认识吧,对,芥末墩,入口后会让你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

这道菜叫乾隆白菜,麻酱味的,看来今天百姓和以前皇上的口味也没什么大不同,可以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品质真是有了空前的提高啊。
这道菜应该是创新菜,很有艺术范,叫做“北平味道”。
当然还有成就一段外交佳话享誉世界的北京名菜——北京烤鸭。

四月的北京,春意正浓。
街头巷尾一片勃勃生机。
春去春来,花开花谢,人生如此,一代一代.......
珍惜每一年、每一季,每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