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011-11-01 19:33:59)
标签:

永安

丹凤门

宋体

含元殿

大明宫遗址

分类: 天南海北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登上大唐皇位,出于对父亲李渊的内疚,拟在今大明宫原址上建一座永安宫给父亲避暑,可就在开工后一年,李渊驾崩,父亲未能住上,就造给母亲住吧,于是,永安宫得以继续建造下去。

 

    那么大明宫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这还有一段历史传说呢。话说当年工匠们正在挖大殿的地基,忽见一物光芒四射,耀人眼目,挖出了一面巨大的古铜宝镜,这面宝镜就是著名的秦镜,它一直珍藏在秦始皇的咸阳宫中。由于有了这面宝镜,因此汉朝得以延续数百年!太宗看到挖出这面宝镜非常高兴: “夫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爱卿常进谏于朕,使朕得以明得失兴替,难道不是朕的一面高悬的明镜么!为记今日君臣们明镜之会,朕特改此永安宫为大明宫!”可太宗却没有享受到大明宫。

 

    现在的大明宫是在唐高宗时扩建的,是在唐王朝建朝的第45年后建成使用的,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李治和她的皇后武则天是第一任在大明宫的执政者。

 

    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五百个足球场。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堪称宫中之王啊!

 

    体味曾经的繁华,凭吊逝去的盛世,是这次西安之行的初衷。

 

    可是当我站在这个盛极一时的大明宫遗址前,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一望无际的旷野,曾经的辉煌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3左银台门,它是大明宫的东宫门。只有一个门道,宽约6米,进深约13米,有门楼。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4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5站在残垣断壁前,心潮起伏......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6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7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8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9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0丰腴的唐宫女嬉戏场面,让人恍若时光倒流......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1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2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3蒿草丛生,奢华不再......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4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5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6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7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8只有那些曾经的残垣断壁在述说着当年的繁华......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19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0三清殿旧址,那时唐朝还笃信道教。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1正在恢复造型的含英殿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2 微缩的大明宫遗址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3赫赫有名的含元殿,是整个宫中的最高点,可以想象其当时的居高临下的王者风范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4含元殿模型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5这是含元殿的龙尾道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6含元殿的残墙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7抚摸着千年前的宫墙,心中唯有一声叹息啊!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8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29含元殿的地基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30丹凤门已经采用钢筋混凝土在遗址上重建,台基部分为空架,将不会破坏遗址本体。现在已经建成了一座博物馆。丹凤门是迄今为止中国宫殿建筑中最大的宫殿门,一般的宫殿只设三个拱门,而它有五个拱门。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31这是丹凤门博物馆内的实物展。中间最大的一副照片是拱门的地基,可以看出有五个门道(由于相机角度不够不能全部拍摄下来),其余照片中实物为当时考古发掘时出土遗物,以建筑构件为主,尤以长方形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纹瓦当居多,也有少量的绿釉琉璃瓦、鸱尾、铁泡钉和石构件残块。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32经年的混战,大明宫几乎成为废墟。由于地势高,每逢发水,都会有大量百姓沦落到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大明宫遗址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贫民聚居地。各家的水龙头在外,家家上锁,其居住密度之大从上面的历史照片就可略见一斑,当时动迁难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33这是大明宫全景图


   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分为三个区域。所有墙体均以夯土板筑,底宽10.5米左右,城角、城门处包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角楼等。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34大明宫平面图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

均为三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着玄武门。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35气势磅礴的丹凤门(来自网络,电脑合成)

    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上图是经考古资料复原的丹凤门原图,可见其当年的磅礴之势。

  
与西安的第二次相逢——凭吊大明宫  36气势巍峨的含元殿(来自网络,电脑合成)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约600米处、龙首塬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外朝”。主殿面阔八间,进深四间,每间宽5.3米。实测殿基高于平地15.6米,东西长75.9米,南北长41.3米,四周有宽5米的副阶。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一条长78米、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分为中间的御道和两侧的边道,表面铺设花砖。在龙尾道的前方还有一座宫门,可能是牌坊式建筑,其左右各有横贯东西的隔墙。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龙首塬的高地,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诗句“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就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气势。上图是经考古资料复原的含元殿原图,可见其当年的巍峨之势。
 

 

    正是这个大明宫,留下了唐太宗的遗憾,孕育了武则天的女皇梦、上演了唐玄宗的玄武门之变、见证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旷世爱情、惨遭了农民军的抢掠、浸润了千名大唐官员的鲜血......,在经历了由盛至衰的二百四十年的血雨腥风后,最终于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

 

    站在这千年前的遗迹前,心中不禁吟咏起杜牧的《阿房宫赋》“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大明宫已经不复存在,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了解、凭吊那段历史,因为这块土地上留有它曾经存在过的深深的烙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