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婴儿发育特点: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3kg。前6个月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kg,在头4~6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后6
个月平均每月增长0.5kg。婴儿体重可按下面公式估计,前半岁体重[a1] (kg)=出生体重+月龄×0.6;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部至足底的垂直长度。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在1
岁时增长约50%,达75cm。头围和胸围头围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它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男略大于女),比胸围[a2] 略大1~2cm。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lcm。胸围是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
(2)三大营养素:婴儿生长迅速,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婴儿比成人所需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大。6个月的婴儿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成人多5~10倍。除成人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外,婴儿早期肝脏功能还不成熟,还需要由食物提供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以及牛磺酸。人乳中必须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PUFA对婴儿神经、智力及认知功能发育有促进作用。参照母乳中的含量,FAO/WHO
于1994 年推荐婴儿亚油酸提供的能量不低于膳食总能量的3%。碳水化合物婴儿碳水化合物的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
4个月以下的婴儿消化淀粉的能力尚未成熟,但乳糖酶[a3] 的活性比成人高。4
个月以后的婴儿,能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婴儿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过多,则碳水化合物在肠内经细菌发酵,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如果蛋白质供给不足,则引起虚胖和水肿,导致营养不良。
(3)微量营养素
婴儿必需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主要有钙、铁、锌。此外,内陆地区甚至部分沿海地区碘缺乏病也较为常见。由于人乳中钙吸收率高,出生后前6个月的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并无明显的缺钙。尽管牛乳中钙量是母乳的2~3
倍,钙磷比例不适合婴儿需要,而且吸收率低。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前为300mg/d,6
个月后为400mg/d。足月新生儿体内约有300mg 左右的铁储备,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
个月内的铁缺乏。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铁储备相对不足,在婴儿期容易出现铁缺乏。牛乳[a4] 中铁含量约0.45mg/L低于母乳,且吸收率亦远低于人乳。婴儿在4~5
个月后急需从膳食中补充铁,如强化铁的配方奶、米粉、肝泥及蛋黄等。我国6月龄以上婴儿铁的每日适宜摄入量是10mg。锌在足月新生儿体内也有较好的储备。人乳中锌含量相对不足,成熟乳约为1.18mg/L。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前几个月内因可以利用体内储存的锌而不会缺乏,但在4~5个月后也需要从膳食中补充。肝泥、蛋黄、婴儿配方食品是较好的锌的来源。我国推荐0~6
月龄锌的RNI 为1.5mg/d,6月龄以上为8mg[a5] /d。婴儿期碘缺乏可引起以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不可逆性智力损害。我国大部分地区天然食品及水中含碘较低,如孕妇和乳母不使用碘强化食品,则新生儿及婴儿较容易出现碘缺乏病。
(4)维生素:母乳中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受乳母的膳食和营养状态的影响。膳食均衡的乳母,其乳汁中的维生素一般能满足婴儿的需要。用非婴儿配方奶喂养婴儿时,则应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母乳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用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不需额外补充。牛乳中的维生素A
仅为母乳含量的一半。用牛乳喂养的婴儿需要额外补充大约150—200μg/d 维生素A。用浓缩鱼肝油[a6] 补充维生素A
时应适量,过量补充会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D 中毒。出现呕吐、昏睡、头痛、骨痛、皮疹等症状。人乳及牛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均较低,从出生2
周到1 岁半之内都应添加维生素D。婴儿每天维生素D的参考摄入量为 (400IU)。因此,给婴儿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
的鱼肝油或维生素D 制剂及适当晒太阳,可以预防维生素D 缺乏所致的佝偻病。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维生素E
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加、及硬肿症。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 较少,容易发生维生素K
缺乏症(出血)。母乳[a7] 喂养的新生儿较牛乳或配方食品喂养者更易出现出血性疾病。
(5)维生素C: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从乳汁获得足量的维生素C。牛乳中维生素C
的含量仅为母乳的1/4,又在煮沸过程中有所损失,因此,纯牛乳喂养儿应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 的果汁如橙子、深绿色叶菜汁或维生素C
制剂等。
[a1]体重、身高增长的粗略估计公式为:2
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
[a2]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但增长速度快,6
个月至1 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
[a3]成人缺乏乳糖酶,故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症。4个月后可添加米粉,但不宜添加过多,否则会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典型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包括以水肿为特征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和以干瘦为特征的混合型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前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水肿、虚弱、表情淡漠、生长迟缓等。后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当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就是用米粉假冒奶粉导致的婴儿蛋白质营养不良。
[a4]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讲过,不但牛乳中铁含量低,羊乳中更低,因此长期食用奶粉的宝宝要注意预防贫血。
[a5]可以看到,6个月以下宝宝的锌可从母体中带出来,且需求量也较少,因此太小的宝宝,补锌不是特别必要。但人乳中锌含量不足,怀孕末期母体还需转移锌至胎儿体内,因此怀孕末期孕妇补锌就显得尤为iezhongy。
[a6]我们的鳕鱼肝油最大的特点是含量低,是伊可新的一半,更安全,不易引起过量。
[a7]复习一下维生素K的章节。母乳中维K含量很低,因此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初期要注射补充维生素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