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的英语》研究性学习方案
(2010-04-26 22:09:41)
标签:
研究性学习发现身边的英语附表课题 |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
发现身边的英语 |
||||||
设计者姓名 |
曾秀浓 |
所在学校 |
惠阳淡水第三小学 |
||||
所教年级 |
六年级 |
研究学科 |
英 语 |
||||
联系电话 |
134216****8 |
电子邮件 |
|||||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
|||||||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生活环境,使学生易学、乐学、会学、爱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
|||||||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
|||||||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关注生活,发现问题。 2、围绕所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充分开发学习的潜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 2、 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加强同学的合作精神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思维导图如下: |
|||||||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经过了几年的英语学习,接触英语的时间较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观察能力和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不仅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同时辩证思维较强。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
|||||||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
|||||||
师生教学理念的更新。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教外国人喜欢的bread
,milk 时,将知识拓展到我们中国人习惯的tea,
rice等;再如,学习了shop(商店)一词,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supermarket(超市)。这样,无形中就把“英语在我们身边”这种思想渗透给学生了。
热爱生活的同学们,关于“发现身边的英语”的选题,你们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下列项目中,你最想研究的一项是什么?请在括号内打“★”(每组限选一项): 3 电影经典英语台词 7 英语名著
|
|||||||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
|||||||
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们收集整理了不少资料。今天,“我们身边的英语”活动终于迎来了回报展示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吧! 小组汇报。 1.课外英语单词图片展 2.英语谚语 3.英语广告语模仿秀 4.英语歌曲演唱 5.英语故事演讲 6 经典英语台词 总结: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出色,展示的英语内容丰富多彩,讲述的故事引人入胜,英语资料收集充分,表演非常精彩,希望同学们一直保持观察、收集我们身边英语的好习惯,积累更多的英语知识,学好、用好英语。 |
|||||||
六、资源准备 |
|||||||
教师提供的资源:开放图书室,便于学生查阅英语课外书籍。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笔、纸、相机、摄像机、互联网等。 |
|||||||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
|||||||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起止时间 |
||||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
听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 |
激发兴趣,选定课题 范例引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1、 2、 |
第1周 |
||||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
提出和选择课题 |
全班讨论提出子课题(头脑风暴) |
揭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主要语言之一,它无处不在,随处可见。我们就走出课堂,寻找、发现我们身边的英语。 |
第2-4周 |
|||
成立课题组 |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
分组指导: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 |
|||||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
根据附表1,形成小组的实施方案 |
提供附表一:研究计划书 |
|||||
开题报告和评审 |
小组内部讨论、交换意见,小组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汇报方案 |
组织开题报告和评审 |
|||||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
1.摘抄、自主采访、参观、收集各方面资料 2.有条件可以拍好照片。 |
过程指导:研究方法的使用指导 提供附表二:我们身边的英语 |
第5---7周 |
||||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
|||||||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给定学生一个的主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绝大部分同学很有兴趣地参与其中,但也有极少数学生显得不积极主动,这时候需要教师们去鼓励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融入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来。 小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这样的方式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不足,某些家长自身英语能力的欠缺,导致某部分同学不能得到家长的帮助。 学生们经历了这次研究性学习后,热情高涨,各小组非常团结,因此准备在下学期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
|||||||
附表一
“发现身边的英语”研究计划书
小组名称 |
|
||||
小组成员及分工 |
正组长 |
副组长 |
发言人 |
联络员 |
资料保管 |
|
|
|
|
|
|
要研究的内容 |
|
||||
研究的方法 |
|
||||
成果展示的方法 |
|
我发现的身边英语的内容是? |
|
摘自哪里? |
|
怎样发现的? |
|
怎样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