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识

(2020-05-01 12:22:38)

 

 

出门时,发现下雨了,懒得回家拿伞,就坐在树下躲会儿。空气里,是梧桐絮微微呛人的刺鼻味道,象伊丽莎白玫瑰的前调,这支香水的主题,是描述玫瑰战争,它的前调是榛叶,有雨季的霉味,并不让人愉悦,一直到熬到尾调,散发出的才是战斗硝烟之后的恬静木香。这香水,就是调香师拿气味元素来记录一场战争的跌宕——有些香评师写香水,干脆就是把香水直接串联在故事里,溶解在情节中来解读的。

 越来越觉得,闻香很象读小说,事实上,也有很多香水,就是以小说为灵感并以之为名的,比如有支香水叫《黑暗的心》,是调香师读完康拉德的同名小说之后的读后感,调香师以雨林腐木味和烟草味、酒气为纲,用气味重现了他脑海中的那个热带故事。 有些商业香水,象心灵鸡汤一样,甜美却不耐读。好的香水,层次丰富、让人回味,又表达有力、一语中的。比如有的玫瑰香水并不甜,倒象玫瑰几近凋零时带着枯意的淡香,我马上就会想到玫瑰失水时的疲态,象女人的脆弱,别有味道,又想起Laura Makabresku,这个女摄影师擅长表达伤害与脆弱,及危险。这个由气味引发的思考空间及内容物,平时都是折好收纳在意识深处的,把它们翻出来又抖开的过程,实在太有趣了。

和书本一样,香水并不都是香的,有些香水,虽然不能说是臭气扑鼻,但确实是对人类嗅觉的调侃甚至冒犯,比如有些特别喜欢烟熏味的调香师——类似于小说也有惊悚暗黑系的,读下来,恐惧之余,也能对人性多点纵深了解。 并且,识香力,象文学鉴赏力一样,首先,有天赋的不同,有人天生官能敏锐度高,而且不易嗅觉疲劳(一般的香水学校学生一天能嗅十种八种吧,然后就要让鼻子,准确的说是大脑管嗅觉的那个区域休息,反复闻皮肤的气味,以便于回到嗅觉原点),其次,品香能力也需要训练。香评师,能解读出的香水层次,比一般人多很多,她们真正能做到与香水师信息对称。

 最近看一本调香者的书,他不是职业调香师,但这人有趣,学建筑出身,因为爱野鸟做了生态画家(他的香水书里的小瓶子上,都画着长睫毛的猫头鹰,)又迷上调香……他写的香水书,也不仅是调香指南(这些年芳香疗法、香水鉴赏之类的书太多了,它们是奢华和品味的标签,还有一些古代香道书复出了,也是定位为雅士阶层专属的修养),而是把香气当成是一种心境的记录和表达,他制香、赏香是在深入山林或散步途中,边观察鸟类,边釆撷香花,完全是平行于生活的日常化操作,追随的,是内心的那份喜欢,有的凝香体,用年份为名,是将生命中不可恃的时光凝结成晶,一打开瓶盖,那日的天光、水影、笑声都会还原于眼前,同样,一抹飘摇的木兰花香,也会让他想起彼时友人摇摇欲坠的婚姻正为趋于解体的婚姻而都会声色鲜明的历历重现吧?

这位调香师,很像过去年代的自然制香者,跋涉深林,收集发香植物,有次连续三个夏天去找焦糖甜香的山林投,又有时为了萃取理想的栀子香,要等上一年。他觉得海洋香是聪明的少女,骑着野狼125在烈日下的海边奔驰,香草则是古代翩翩君子……他的调香之旅,是人文风景,完全不是足不出户,用化学香精去合成香气的现代调香师。

不仅是艺术,包括科学在内,都不能失衡。这几日,在读萨克斯医生的自传,少年萨克斯的理想居然是一个化学家,但是注意,他所说的化学是十九世纪的化学,也就是化学家有大量的声色光鲜的一线实验室工作的那种,不是量子世纪的抽象化化学,他从小就在家里开辟了实验室,一睁眼居惦记着今天要做的试验,想着拿零花钱去买化工原料,假期都泡在自然博物馆里看矿石,用好几年时间收集全了一套元素周期表的公交卡。他喜欢的,是与具体的化工材料接触,看、听、嗅各种化学反应,正因为化学的现代化发展,越来越趋近于抽象理论,所以,他最后放弃了这个爱好,转而投身于神经学科,但即使是在医学研究中,他也热衷于与患者交流,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情态,努力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为他们写了很多书。

我想,我爱的一切,正是科学、艺术、文学之中,与的交接地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鸢尾手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