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魂喜欢放声歌唱

(2020-01-02 07:46:31)
今年特别喜欢的几本书,有一本是个动物园饲养员写的。叫做《动物园的生死告白》。先说说这个饲养员,他叫阿部弘士,是北海道人,出身、学业都相当的普通,一个市民家庭的孩子,也没考上大学。但他热爱学习,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舅舅的钢铁厂里打工,他也常常去图书馆看书,一到节假日,就骑车到郊外去,带着速写本,四处写生。有次他无意中看到一本自然文学书,然后就萌发了去动物园工作的心思。接着他就去了!

动物园的活,他干得津津有味。但其实非常艰苦:每天清晨即起,打扫动物的笼舍、用大菜刀切菜,供大量的动物食用、给它们洗澡、喂食、清理粪便,准备室外活动场地(那是北海道,常年要清雪化冰),要干到晚上八点。还得冒生命危险,大象太郎牙根发炎、心情烦躁,把饲养员给戳死了。动物园的工作氛围,是粗砺的,管理员们用动物做菜剩下的白菜,做成味噌汤,在取暖的大火炉上烤土豆吃,午休时间,正专心观棋呢,耳边突然飞过一把菜刀,呃,不是凶杀案,只是一个饲养员拿它砍墙角的老鼠而已。

这样一个又脏又苦、高风险的工作,他却乐此不疲。

他爱动物,悉心考虑他们的需求,不怕打扫的麻烦,给它们的居所,从水泥地换成了泥巴和草地,像它们在大自然里一样。但无论怎么尽心照顾,饲养员说:“动物最有光芒的时刻,就是越狱成功、逃出笼子、重获自由的那一刻。”

每个动物都不一样:猩猩最接近人类,常常看到它们欣赏黄昏的落日的背影,其他的动物没有这个哲学家动作;水獭很调皮,会偷饲养员的钱包;大象的爱意比较内敛,在饲养员背后朝他扔雪球;西伯利亚狼,约翰,在他的爱妻梨香死去以后,恹恹不振,但这只狼,一直硬撑着停滞在弥留状态,它是在等着长年照顾它的饲养员出差回来,那个饲养员一回到单位就赶紧去看这只狼:“约翰,你还好么?”狼看到了想念的人,心意已了,很快死去——就像人类,老夫老妻往往也会在失去对方的短时间内,相继离去。并且会留着最后一口气,等到心爱的孩子到床前,再咽气。

除了医院之外,大概动物园就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了。有个新人,每天精心饲养可爱的小兔子,还给它们起了名字,阿部宏士一想,坏了,忘记告诉她,这兔子是喂老虎狮子的活饲料。最后小女生哭了,但也从此理解了死亡的意义。狮子老虎在自然界的生存率也不是很高,同样要经过物种淘汰,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使食物链保持完整。而在日本某地,因为狼群被大量捕杀,鹿群失去天敌,繁衍过度,把草地全啃了。所谓的热爱生命,就是对大自然的天然秩序的尊重。死亡,也是要感谢的。每年夏天,饲养员们都会请来神社人员,在动物的灵碑前念祷文,动物死去时,得知消息的市民,也会带着花来告别。就像对老朋友一样。

饲养员常常要撰写事故报告,为了方便阐释场景,阿部弘士就会把事故现场画出来。由此他被挖掘了绘画才能,改行做了绘本画家。六十多岁的时候,他还在每天创作不懈。他说之所以画画,是为了曾经触摸过的生命,要把它们画出来。而我钦佩的是,无论是在钢铁厂搬钢筋(“感谢辛苦的劳动锻炼了我的体魄”),还是给动物打扫做饭(“原来世界还有这么棒的工作!”),他都是那么兴致勃勃,原因何在?用他自己的话说:“永远不要收起那根兴趣的天线”,灵魂一直在路上,寻找并接收有趣的东西,无论是画画、读书还是养动物,最后,它们都变成了灵魂的放声歌唱。

这本书,用极为简单的,我家皮这样十岁孩子都能看懂的浅显文字,阐释了死亡、自由、爱这样深邃的生命主题——我很喜欢看非作家的书,看他去素笔白描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职业化的文字工作者,有种不自觉的技术化,类似于精加工食物,加工的调味,已经远远覆盖了食物的原味,而我更希望能接近粗糙无添加的原材料。 我发现,我所有的文学理念,全部是被非文学家给阐释了。当看到隈研吾说:“建筑不是一个孤立的房子,它是关系,与自然的生动关系”时,我想:这就是文学啊。

文学绝非耸立在精神地平线上以供大众仰望的冰冷的理论架构,它是温热生活溢出的汁液,带有血肉温度的活体啊,简言之,就是一个与生活的生动关系。 然后我又看到阿布弘士谈起他自己画画:“我喜欢‘描绘’,它和抚摸动物的感觉很像,小时候,我喜欢在大自然里抓虫子、捕鱼、喜欢呆在有动物的环境里,因为我喜欢触摸生命时的感觉”我看完这段话,愣了半天,从来没有哪个文学家,这么精准的道出我阅读写作的力量和动机,就是拿文字去抚摸生活和他人,所以,那些走脑不走心、既不牵系生命体验、也不动用情感能量的文字,从来不能打动我,我感觉不到那个手心的温度。

不,我理解的文学不是这样的!文艺是人人皆可亲之、为之、乐之的东西,每个灵魂都有它的歌声。我特别喜欢一个菜场摊主,常常到他家买菜,他的观察力和语言能力很好。那天我买了一个冬瓜,他拍拍那一排几个冬瓜,笑眯眯的对我说:“你看,它们几个是一家的,都长得膀大腰圆!”我一看,真的,这几片冬瓜,是同一个瓜上切下来的几截,腰围和身材都很接近,他那个形容词用的特别好。这是普通人的诗心和诗眼,我热爱的文艺,也是在这个层面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与美相傍
后一篇:记住你的名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