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皮皮给爷爷抱出去显摆,吹风受寒了:( 真的很象啊,一样的情节配置,度假地,花开将凋,半老未老,或是说不甘于老的一个女人,和一个权且搭伴的,却完全没有交流欲的男人,之间的爱能不对称,所引发的失意感。太象了。连布景我都看着眼熟。都是海边,海明威那个海,是满蓄风雷的海,澎湃不止的海,哗哗雨声中的海。海明威到底是个男人,下手决绝的多,一点点温情的润滑剂都不涂抹,这么狂暴的雨声压顶中,人的寂寞也分外脆薄吧,共生天地间,昼处一室,夜共一榻,可是,心和心,咫尺就成天涯,那个女人看着雨水中潮涌的大海,她就在那里不停的絮叨,我要去把那只雨里的猫抱回来啊,我就是想那只猫啊,你知道一只猫在雨地里独自呆着的滋味么?男人就淡淡的说,你去吧,去吧,别淋湿了,眼睛呢,一刻也不离开他的书。 贝蒂的海,却是灼灼夏日中燥热的海,中产阶级式的,饱食过度的闲愁。那个男人呢,和自己爱恨纠缠了半生,分分合合,现在大家都老掉了,疲掉了,他自顾自写作,让他写去吧,偶尔搁笔的一瞬,给我个敷衍的回眸也行了。他是一个固守着自己的沉默,对事不关己的话题一概疏于回应的自恋之人,自恋造成的负面结果是:他懒得解她,正面结果是:他也不会顽强的硬解或是误解她。这是一个呈黯然守势,并且学会把疏离当作一种安全感的女人,《雨地里的猫》里那个女人,还会孩子气的任性蛮横,垂死挣扎一下:“我就是要一只猫!要是我不能有银烛台,不能有漂亮衣服,不能有长头发,不能有任何有趣的事物,我就要一只猫!“猫在这里,是隔绝在雨地之外的阳光地带,某种明媚生活的可能性,而在《在阿默菲》里的这个女人,却是干脆连反抗的劲都没有了。 我在想的事情是,这两个美国人笔下的,美国女人,其实是一根藤上的瓜,在海明威写完《雨地里的猫》之后的半个世纪,贝蒂接过了他手中的棒,贝蒂笔下的这个个女人,也就是〈雨地里的猫〉里那个女人的老去。 <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
2007-05-20
10:14:00 |
我和朋友谈到哈代,我说我只喜欢《贝坦的婚姻》,他震惊!!作为超级哈代迷,他!居然!没有这本书!!!我感到他口水滴答起来,就继续和他说,我说你看完这本书就知道,一.哈代是英国人,二.哈代是诗人,他的行文,是典型的英式冷幽默。TD激愤了,说“不可能,不可能!!哈代是最温情的!!”那口气象我对哈代做人身攻击似的。
|
2007-05-14
23:25:00 |
《酒红冰蓝》,洁尘的第一部小说,我算是洁尘的资深粉丝了,从《艳与寂》开始,追随她差不多十年了吧。个人比较喜欢博客之前的,比较室内,幽闭气息的洁尘。作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平民仰视的智力明星,过分的亲民,容易把那种“星味”稀释掉。且内向的视角和生活,比较滋养一个人的性灵。 再说回小说吧,很多人都说她的小说不如评论写的好,我想文体本身的质感落差也是一个原因吧。评论要求的文字紧实,意象密度大,有凌厉的观点,所以比较容易有劈面而来的惊艳感。而小说是重耐力而不重爆发力,满纸珠玑,字字经营的文章,反而很容易让读者疲劳。好的评论一定要有浓郁的原创味,但小说的主观却要淡。人造布景,或是时时插一只手进来摆布人物,实在是干扰读者的视线和注意力。这点上,我觉得洁尘处理的很聪明。小说的文字松弛,是本“软小说”,三两个钟头就能看完,但在旮旯里还是泛着洁尘式的智性光斑。它们散落在对话,心理解析之中,把情节拉动起来,并使它带着洁尘式的讥诮和伶俐可爱。这种供咀嚼的开胃小点,使用的很适量。小说整体还是口感清淡的。 觉得她是一个识事理的人,我如今真是年岁大了,凡是不合情理的书,首先我就无法进入。在洁尘的笔下,“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爱情真是肆意疯长的一棵野草,带着暴虐的面目,和沙尘轻触嘴唇的粗砺痛感。何丹,夏城南,这是两个用了十五年时间斗智斗勇的痴男怨女,奋力争夺自尊心至高点的敌人,他们对对方的关注和恋恋,其强度之大,耗时之长,不得不称之为爱了,但是,你把这个“爱”字换成“恨”,好象也没什么不可以。 这本书的角色不少,但从处理感情的方式而言,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能够剪裁感情,使之吻合自己的人生大格局的。比如赵啦啦,她把夏城南和自己的关系定位的很清晰,就是性伴侣式的密友,一旦这种关系面临衰竭,她把最后一点郁郁的情绪底色抹掉,就跟着男朋友去美国了,这是一个懂得取舍,对幸福的方向感清明的女人,还有何丹的丈夫林强,他对何丹,先是投资了一点清淡的小喜欢,发现对方并不投入,没有积极回报的意思,马上就及时止步了。避免了更大的感情资源浪费,这是一个务实的,所以也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 另外一种呢,就是象何丹和夏城南这种人,他们对自己的情欲,无还手之力,不懂得经营和策划自己的感情,何丹这个女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简直一无是处:自恋,时时都要占据战局的优势地位,只能她和N多男人边缘式爱恋,如果夏城南也风流种子四处播,她就恼怒不已。任性:做事没有底线,在人情世故上,坐标意识极端模糊,不懂得于人于己留下转身余地,这种人,说好听点叫做率性而为,说难听点就叫做忒不识趣。小美和夏城南上了床以后,她居然对着丈夫哭诉别人抢了她的情人!纵情:平时幽闭无波,一旦爱情机制被启动,就失却分寸感,澎湃不已.有点"无度".一听说夏和别人上床,她马上就草草结婚,一在异地重逢,她就要飞速离婚. 这样的女人总是很分裂。就好象十八岁初恋时,她的身心所倾是夏城南,可是她为自己设计的理想爱情模式,是一个可以在经验上覆盖她的兄长,她找了一个合适的演员,流浪诗人野崖,来和她出演这场对手戏。她奋不顾身的把自己代入那剧情,才发现完全没有得到预计中的满足。原来自己是个喜欢清洁感的女人,可是已经不是原装处女身,弥补这个受挫感的,是她对夏城南的信心,她知道,他是她的底线,他总是在那里的。跌宕起伏情节化的爱情经验,她要,无污染的牧歌式初恋,也得为她保留,完全没有顾及对方的心理挫伤,真自私啊,夏城南当然也是少年意气,毫不示弱,还手无力,干脆北上求学,类似的争夺自尊心至高点的斗争,差不多是二人交往的主旋律,在错位之中彼此追逐,又互相失去,这二人真是堪当对手,都是南方人曲径通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