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安娜——那是个生命力过度旺盛的女人,多的从婚姻这个浅盘子里溢出来,这样的女人亘古存在,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是会有,她们与婚姻制度平行存活。沃龙斯基?哈,不过是个适时出现与她配戏的男恋爱员罢了。她爱他么?当然她爱,然而不是他也会有别人的,她的爱比她爱的人重要的多,后者只是触媒罢了。然而这个触媒,好比一个鲜亮的背景,可以把你忍受了很久,并打算一直忍受下去的日常生活:你的儿子,你的丈夫,甚至你最喜欢的一件衣服,统统变成幻灭。就象是阿司匹林的药效醒了以后,痛阀回落,痛感又回来了。为什么女人在恋爱中最容易感觉年轻?那是因为那时我们的心,痛值最高。痛感的流失,就是真正的衰老所至。
突然觉得安娜就是长大结婚后的娜塔莎,她们的热情太多,多到危险,她们的热情是半夜快乐的睡不着,起来坐在窗台上唱歌,只是因为没来由的快乐,只是这个对生活的欢喜罢了,电影中的娜塔莎真把我激怒了,简直象个癫痫发作者,人们是这么理解热情的么?这样的热情对于婚姻真是太多了,对于外遇也太多了。而且这两个女人,都不是间接经验所能安慰,安娜一读书就不耐烦,娜塔莎也是,她们的成长,都必须结结实实的去通过直接经验去获得。去碰撞,去跌倒,去痛,安娜是把自己打翻了不能收拾,娜塔莎手气好些遇到比哀尔,这样的女子,我周围也有很多,她们的成长,会比很多人曲折。
这一次读的时候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安娜从哥哥家回来,她的儿子扑上来摩挲她,她觉出了“近乎于被爱抚的快感”,在文学作品中看到描写母子之间的混杂着肉体感觉的爱,除了托尔斯泰,我就只见杜拉斯写过。一般人都觉得杜拉写的最好的是男女之情,我却觉得是母子之情,在她之前,书里的母亲形象大概只有两种,一种是圣母,或中国式的慈母,一种是欧式小说里的,尽完了生理意义上的母职后,就把孩子扔给家庭教师和保姆,基本和孩子相敬如宾的母亲。不相信我的话的人,可以去参阅《琴声如诉》和《塔吉利亚的小马》。

突然觉得安娜就是长大结婚后的娜塔莎,她们的热情太多,多到危险,她们的热情是半夜快乐的睡不着,起来坐在窗台上唱歌,只是因为没来由的快乐,只是这个对生活的欢喜罢了,电影中的娜塔莎真把我激怒了,简直象个癫痫发作者,人们是这么理解热情的么?这样的热情对于婚姻真是太多了,对于外遇也太多了。而且这两个女人,都不是间接经验所能安慰,安娜一读书就不耐烦,娜塔莎也是,她们的成长,都必须结结实实的去通过直接经验去获得。去碰撞,去跌倒,去痛,安娜是把自己打翻了不能收拾,娜塔莎手气好些遇到比哀尔,这样的女子,我周围也有很多,她们的成长,会比很多人曲折。
这一次读的时候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安娜从哥哥家回来,她的儿子扑上来摩挲她,她觉出了“近乎于被爱抚的快感”,在文学作品中看到描写母子之间的混杂着肉体感觉的爱,除了托尔斯泰,我就只见杜拉斯写过。一般人都觉得杜拉写的最好的是男女之情,我却觉得是母子之情,在她之前,书里的母亲形象大概只有两种,一种是圣母,或中国式的慈母,一种是欧式小说里的,尽完了生理意义上的母职后,就把孩子扔给家庭教师和保姆,基本和孩子相敬如宾的母亲。不相信我的话的人,可以去参阅《琴声如诉》和《塔吉利亚的小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