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培训的收获
石门坎新中小学
刘颖
一.
身为教师的专业素养:
1.
必备心理学知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老师,除了有颗爱孩子的心外,最重要的就是专业知识,在北京培训中,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专业知识就是心理学。不了解孩子,不懂孩子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也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农村的孩子有城里孩子没有的天真,有城里孩子渴望的大自然,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发出有创造力的孩子。有了爱心,却不知道科学的方法,合适的方式,这样的老师不会优秀。孩子是在成长中的人,是最需要被呵护和爱护的人,每个阶段孩子在想什么,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什么,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我们没有认真思考过,除了完成教学任务,教授教学内容,这种心理的辅导和规范还非常缺乏,班会也成为毫无营养的讨论会。一名好老师,必须是个懂得如何塑造孩子良好品格的老师,老师首先必须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老师优秀了,有内涵了,才能教给孩子他们该有的品质。
2.
必备创新思维:教学要改革,必须先从校长开始,然后到每个老师,然后才是学生。只有上行下效,才能营造出能创新变革的,有特色的新中学校。放眼现在的新中学校,还是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老路,老师没有活起来,老师没有开放思维,教出来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特色,没有创造力。
3.
必备不断进取的精神:让老师们从繁重的改作业和备课中解放出来,多进行主题项目教学,让每个学期,每个月,每个班都有一个学习的主题项目,把这个项目学透,学扎实。各个科目的老师,都鼓励大家集思广益,鼓励大家出新点子,出新的教学教育方法,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孩子是否开拓了思维,学到了知识,能否灵活解决问题。
二.
给新中校长的建议:
1.
要有长远的新中愿景:只有有了未来发展的目标,漫漫长路才有明灯,才有方向。新中是什么样的学校?新中人是什么样的人?新中孩子的特色是什么样的?这些校长是否有思考过,从繁复的毫无益处的行政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的80%花在培训教师上,花在学校长远发展的思考中来。站在高处,放眼世界地发展。
2.
要大胆改革:新中学校有别的学校所没有的自由土壤,大胆摒弃那些毫无实际,脱离农村孩子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不要把考试分数排在第一,让新中的孩子成为喜欢阅读,爱阅读,爱自然的孩子,让他们能在各种拓展思维的学习内容中,有自己的想法,会大胆表达自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平台,这些方式方法及其内容的大胆革新,都必须成为新中校长的重点关注内容。
3.
不断培训教师:教师的流动性,不能成为学校的弱点,而该变成学校的优势,通过项目管理,让一年
左右的老师都能完成一个项目内容,让二年到三年的老师,能带出一个精英班级,在思维上,创造力上,都有所突破的孩子。不同的教师结构,都能带出丰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大变革,也同时开拓孩子的眼界和思维。思路决定出路,孩子的大脑不能禁锢。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没有差的学校,只有差的领导。
4.
充分利用资源,让老师成长,让孩子成长:活到老,学到老。老师不能停止成长,老师必须不断接受培训,接受再教育,校长可以成为这方面的带头人,有自己的一套培训方法和培训团队,不断努力打造出一支优秀的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出来的孩子必定优秀。
5.
多想多做的改革家:新中学校,要成为“贵州文化高地”的复兴者,这当中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如果培养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也能改变自己家庭,家族,乃至整个村寨命运的孩子,这不就是复兴,这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复兴吗!孩子的成就往往可以从小时候的意志品质,为人处世等等方面开始培养,这当中的意义不言而喻,新中能带给当地孩子的改变应该是全新的,全面的,有深远意义的,而不是现在的应试教育的内容。所以改革的大胆实践者,将成为新中未来命运的关键,也是孩子未来的关键。一位校长,一支核心团队,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必然成就一批优秀的孩子,重塑往日的“文化高地”,复兴昔日的辉煌成就将指日可待。
虽然我只是一名短期的志愿者,但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管理者,让更多的老师在教学中得到成就感,让更多的学生在有成就感的老师带领下成为思维开放,不断接受挑战的有良好品格的快乐的孩子。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
石门坎新中小学教师 张暄若
陈教授:
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这封总结.
首先非常感谢您这一次组织了这么棒的支教培训,我真的感到您如此用心的关注石门坎,关注它的文化,学校,老师与学生.下面我简单的写一些这一次我的感触,希望您多多指正.
我想,这次来了北京培训过后,我明白了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虽然现在的程度并非深刻读懂.也算是皮毛见解吧.
在这之前,我仅仅怀揣一颗有热度的心.想在拥有青春的时候去做一件自己认为非常有意义有爱的事情.对于从小成长在城市中的自己,不明白这个世界的反差,不懂得珍惜,日渐麻木虚浮的浑噩度日.所以选择去到石门坎,被那里的孩子们好好上一课,让他们来触动我的灵魂,重新唤起我的生命.真正是他们对我来进行一次教育,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来到北京,经过了接近一周的培训.我对教育两个字才真正的开始认识,明白做支教老师不仅仅需要一颗充满爱与善的热心,还应该具备相当的责任感和正确教导孩子的方法.除了日常的授课之外,该如何更加贴近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做他们的朋友与导师,发现他们的独特性并尝试着挖掘出来.我个人一直认为小学生是最难教导的,因为这是他们打根基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个时间段恰当的放下一粒种子为孩子一生深根发芽能起到正面的作用,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问题.
在这一次所有的课程中,说实话,各个老师都非常有资历,每堂课都很精彩.不加吹嘘.从我个人感受出发,印象最深的有主内弟兄郑老师的《教育的本质》,徐老师的《漫谈中国教育的实践》,宛老师的《6A教育原则》,林老师的《拓展训练课程》,马老师的《情商管理》以及在柏莱沃古典音乐俱乐部的《委内瑞拉音乐拯救计划》都非常非常的触动我,受益匪浅.由于我是一个基督徒,以爱为本.郑老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从爱出发,建立爱的关系.我非常认同.这不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乃是人与人之间的法则.其中王老师与严老师的心理学课程,让我们每一个人更加的了解了自己现在的性格与小时候成长各方面的关系,也建立了该如何正确、关爱性的去引导孩子,走出传统教育孩子的弊端,正确的带领与沟通的教育观念.从内心上走进他们,而不是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法,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对孩子们的爱,而不是仅仅完成课程内容与学校的任务指标.
我从未接触过老师这一行,更不能来与您谈论教育这个话题,仅仅是这接近一个星期的学习感悟,非常希望能听到您的修正及更深刻的见解.最后再郑重的向您道一声谢,这一次真是触动了心灵的培训,有价值的培训,充满各方人士爱的培训.感谢您与您的儿子陈实哥哥,魔豆文化传媒公司的徐总和陈晨石雪,感谢各位专家老师,感谢各个赞助商的用心与支持.
我将带着你们对我们的爱,去传播到石门坎新中小学的孩子们.以爱去爱,力量无限大.
北京培训总结
威宁县迤那镇合兴小学校长 程
磊
2012年8月7日至13日,有幸参加了陈老师组织的北京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为期七天的培训,让我们找出自身的差距,更进一步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做的不足之处。
郑志文老师把教育的本质给我们作了精彩透彻的陈述,让我知道生命才是真正的教育本质,让我们对自身的教育方法与郑老师所述的教育的本质进行对比,从中去领悟教育的本质,去努力改变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徐剑一老师所讲的中国教育的实践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的差距,但就现状来说,我们别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太大,与国内的发达地区甚至平均水平相比我们都有很大的差距,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师资匮乏。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的教育发展。我们能做的是在现有的教育资源下要让教育超常规的发展。而如何超常规的发展却是我们身上的重担。
让我受益最大的是王郢老师所讲《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王老师告诉我们教育不再是循规蹈矩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去讲解,成功的教育在于有所创新,但创新源于自身的知识素养。她讲述的20以内的加法所用到的方法使我大开眼界,其中有我们常用的,更有我们从没想到的。我将把她所讲述的方法用于实践,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共同探讨,力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创新。
宛春宁老师的《六A的力量》更是让我产生了很多共鸣,但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实在无法去领略更多的《六A的力量》,带回来的这本《六A的力量》,我将组织全校老师认真学习,尽可能的把它应用到教学中去,让更多的孩子能真正的成才。
七天的培训,时间太短,内容却很多,要想全部融会贯通,我觉得不太可能,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能有一次飞跃,开拓视野,并能以此为指导,找出突破口,我相信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能否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是一大难题,关于应用,我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再向陈老师汇报。
加载中,请稍候......